第562章(2 / 2)

一时间,很多人都带着草药往县城涌。

他们带来的草药有些是可以收的,有些都坏了不能收,珍珍把人组织在一起,让药童教他们如何简单炮制药材。

告诉他们医药局会一直收药材,他们处理好了再送来卖,价钱会高一些。

还告诉他们,可以把草药的种子撒到山林里,这样他们就会有采不尽的草药了。

珍珍不鼓励毁林种草药,故而只让他们往山林里撒草药种子,没有让他们开辟田地专门种植草药。

不过她还是提醒了村民,也不能只撒种子别的什么都不管。

至少你撒种子的那片林子,杂草还是要除一除的。

这些话村民们都听得进去,也愿意尝试,为什么不尝试呢?又不占用耕地,家里养猪养鸡本来就需要草,去林子里除草根本就不耽误工夫。

草药能卖钱啊!

一种叫三七的药材,竟然还能卖高价!

敢问谁不心动。

珍珍和顾遇这么一搞,寨子里的男人们就跑去修路,女人们采药,撒药种子,种三七。

老人们带着孩子们种地,每个村寨都热火朝天。

一股搞钱的热潮席卷了整个永昌府,以至于那些争权夺利的人想煽动下面煽动不了,只有自己的嫡系在打来打去。

当然也有人强迫手下的村寨出人打仗,这就招人恨了!

拦人发财如杀人父母啊!

老百姓们原来是恨朝廷,现在因为有了府城发生的事儿打底,他们开始恨那些剥削压迫他们的头人了。

有些地方路修好了,朝廷的兵就能长驱直入,什么地方发生逼迫老百姓的事情,朝廷的兵马开过去,懂事儿的就放弃,不懂事儿的打一架,输了就跑。

百姓们这下对朝廷的印象分儿直线上升。

御史考察团到永昌府的时候,听到的全是百姓们夸赞顾遇和珍珍的声音。

一名年轻的御史在村寨里看过之后就跟梗脖子的老御史感叹:“老大人啊,咱们真是弹劾错人了!”

老御史:“哼!”

“沽名钓誉!”

年轻的御史道:“沽名钓誉老百姓也得了实惠,这就够了!”

“您看,每个县城都有免费的学堂,都有医药局收药材,给百姓义诊,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温暖,两相比对之下,他们更愿意效忠谁?”

“顾大人这招釜底抽薪玩儿得是真不错!”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老御史的脸色有点挂不住,但他也无法反驳。

他就不信了,他还抓不住顾遇的小辫子!

“又是修路,又是修学堂,顾遇哪儿来的这么多钱?还不是民脂民膏!”

“他在东海的时候,不知道搜刮了多少!”

“你们莫要被表象给迷惑了!”

其他御史们:……

纷纷后退几步,离老御史远点。

他们看了一圈儿之后,走过修缮好的驿道,和尚未修缮好的驿道,总算是体会到一条好的驿道有多么的重要。

那些尚未修缮的驿道坑坑洼洼,走上半天就能把人颠簸出毛病来。

而且速度奇慢。

第755章 乱来(3)

他们总算是能理解兵部尚书说的话意义何在。

驿道就是朝廷掌控西南的生命线。

弄好了,将会让朝廷和西南联系更为紧密。

不像现在,拿着是鸡肋,不拿又威胁到大靖的安全,属于捏着鼻子拿,两府的赋税都不够养这两地的兵马,每年朝廷都在贴钱。

抵达了永昌府,御史们就要去拜见顾遇。

顾遇见到他们十分热情,给他们在永昌府最大的酒楼接风洗尘。

老御史姓谭,吃好喝好他还琢磨着顾遇这钱一定是贪来的,回头他要狠狠地奏他一本!

顾遇扫了一眼老谭御史,依旧保持着笑容。

“让侯爷破费了,如今侯爷正是四处用钱的时候,这般招待下官们,下官们惶恐!”

有御史起身端酒敬顾遇,顾遇跟他喝了一杯,他笑道:“你们安心吃,吃不穷本侯!”

“你们别忘了郡主有钱!”

“在京城,郡主给达官贵人们看一次病,少则上千两,多则上万两!”

“王爷还给郡主在东海置办了很多产业,郡主在东海还有一个船队……”

“若不是郡主嫁妆丰厚,本侯便是再想修驿道,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