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2 / 2)

何堪以圣心偏颇为官之升例分,陛下始登极,当遵循祖例。

尽数谏言皆在公心。

新帝一概不理会。

见状,有些人不再上折子,有些人再接再厉,无论如何也要要朝廷知道自己的一片殷殷报国之公心。

终于皇帝开口:“你们不知道他的父亲是怎么去世的?要朕再说一遍?”

“臣不知。”有臣子梗着脖子大喝。

其他的臣子则是连忙拉住这位,你一言我一语的让他不要再说了,就这样吧~

毕竟这位连中三元的大理寺少卿自入职大理寺后也是为朝廷办理了不少大案要案,年纪轻轻的又是只剩下孤身一人,先帝和陛下对他偏心一些也是情理之中。

多少都点了“大案要案”的字眼。

这就已经查了不知道多少家的底细了,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逼得皇帝再查下去,这一朝臣大概会是大乾朝中换的最快的一朝。

最终那些臣子也只能闭上嘴。

“……他们也是一心为了朝廷的忠臣。”苏棠感慨。

“忠臣是,但是不是为了朝廷就未必。”陆静渊道。

“为何?”苏棠问。

陆静渊道:“方先生说若是孑然一身无牵无挂,或许是真的会为朝廷不惜己身,可若已有了家业有了子嗣亲朋难免不会有所牵扯,尤其是到了一品大员之位的官阁老,哪个不是七窍玲珑心?或为名或为利,总归不会是为天下大公。”

苏棠脑中闪过几张她那个年代曾经熟悉的面孔,不置可否。

陆静渊似有所觉,道:“或许也会有,但屈指可数。”

“所以方先生才执意不肯入仕?”苏棠问。

陆静渊摇头:“这我就不知了,不过这些时日方先生过的很是畅快。”

苏棠眼角微微的挑了下。

她也有所听闻,自从陆静渊被升为大理寺寺丞之后,方夫子就有些放飞自我了,每七日总要往各处的宜兰怡翠之地流连几日,简直就是各处的红人。

不知道的只说是方夫子教导出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心满意足,实际上方夫子也给陆静渊提供了不少的消息。

青楼楚馆之地的消息可是比街头巷尾的更可能是真的。

而如今江南近乎肃清,太子和四皇子都已经倒台,前江南御史的案子彻底平复,方夫子则是真的松快了下来。

几乎是夜夜宿在了那些烟花之地。

别的不用说,说就是“你们小夫妻亲亲我我的,叫我老人家干看着?真是笑话~”

哈~不说自己不娶妻?

不对,娶妻了只能和一人亲亲我我,若是不娶妻,不就是可以和很多人亲亲我我?

苏棠看向陆静渊,问:“你觉得是畅快?”

陆静渊头皮顿时发麻:“先生觉得畅快,我并不以为如此。”

苏棠微笑。

陆静渊正色:“先生曾说过‘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先生有先生的畅快,我也有我的畅快。”

苏棠点头:“你的畅快是什么?”

陆静渊眼中泛起朦朦的光亮,就好像是苏棠的系统树上的朦朦光亮一般。

“为大理寺卿,得偿所愿。”

“有妻如棠,心间所畅。”

“还有呢?”苏棠问。

陆静渊微怔。

苏棠道:“天下无冤啊~”

陆静渊的心间被狠狠的撞了下,不自觉的伸手牵住了她的手。

苏棠笑眯眯的看着眼前这个年岁尚轻就已经是朝中四品大员的大员,嘴角扬起皓齿微露。

“所以夫君还是要努力哦~”苏棠道。

“是。”陆静渊道。

“我也会努力的。”苏棠道。

“为何?”陆静渊。

“总要让那些人知道‘无欲则刚’的道理~”苏棠。

陆静渊肃然,对着苏棠深深一稽。

“辛苦媳妇了。”

苏棠微笑,接下。

*************

大乾文和元年。

新帝登基第二年。

惊蛰。

“快快,银行的利息又涨了,赶紧的去存钱啊~”

“我家里上回的存钱还没到期呢,没法再存。”

“这你就不知道了,银行有了新规,说是能零存整取,零着存进去整个的取出来,利息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