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133节(1 / 2)
豆芽仔脸色尴尬,下意识移动两步,挡住了自己的排泄物。
进了小屋关上门,她才开口说:“短信的确是我发的,不过短信里的内容王把头在一个半月之前就告诉我了,之所以保密到现在,是因为有些事你们不方便知道。”
“一…..一个半月之前?玉姐你一个半月之前就和把头联系上了??”
我仔细想了想,如果没记错,那个时间段我们正在卖阿育王塔,应该刚从黑水城回来不久。
姚玉门点点头,“没错,我们其实三个多月前就到了银川,而且….这次我叔叔也亲自来了。”
“姚师爷也来了?他在哪?”
姚玉门挽了挽头发,看着我淡淡的说:“北派回关这么大的事叔叔怎会不知道,云峰,很多事你不知道,是因为你还没资格参与进来,王把头处心积虑的做局,相信我,他是为了你们好。”
“至于现在的情况吗…”
姚玉门眉头一皱:“厮杀已经开始了,你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守好这里,因为这个地方,是王把头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步。”
“不好意思,一声不坑把你们关在这里一个礼拜,按照原计划我哥和四伯的意思是现在还不能现身,你们还要在这里待上两天。”
“不过我了解云峰你,觉得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所以我说服了我哥和四伯,提前露面下来见你们。”
我听的似懂非懂,狐疑的开口问:“我们为什么还要在这里等两天,还有玉姐,水和吃的我能理解,把头要那么多小白旗做什么?”
姚玉门看向她四伯。
那人点了点头,“既然已经露面了,告诉这小子吧。”
姚玉门点点头,靠近我小声说了几句话。
我听的眼睛都直了。
这些小白旗作用真的是路标!
等我们插上白旗了。
到时寻着这些路标走过来的人,竟然是之前修阿育王塔那个人…..
廖伯。
第100章 白旗 接头
废矿洞下空间本就不大,现在挤了三个人更显捉襟见肘,在这样昏暗的环境中秘密讨论,倒有几分地道战的意思。
没外人在场,在场所有人都是干盗墓的,谈起话来便开门见山。
我问:“玉姐,白衣寺是你们干的?”
姚玉门表情讶意,说你怎么知道。
之前在庆阳路盗洞发现了内蒙特产烟的烟头, 我就知道……
北派从内蒙过来的这帮人。
高效,速度,胆大,专业。
这些人绝不是我和豆芽仔这种半吊子能比的,他们是真正的组织。
我又试探着问:“白马寺起货了?”
姚玉门脸色平静,开口说道:“是叔叔的意思,他最近毛病犯了手头有点紧,在加上我们这帮人在银川等的时间有些长,忍不住就做了,但明塔确实不如宋塔,更是比不上唐塔,还好起货出了一对“大宣”,也就保个本而已。”
反正姚师爷如今已经不在了,我跟你们说说当初怎么回事。
白衣寺塔建于崇祯四年,也就是公元1631年,最早叫白庵寺,白衣寺院比塔要早两百年,也就是说先有白衣寺,后有白衣塔。
玉姐口中的“大宣”,可不是说小萱这人名,大宣说的是明代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瓷,古玩行里说永宣不分家,只要是没款的,用苏麻离青钴料烧的青花瓷,统称大宣。她们得了一对宣德青花梵文高足供碗,这两小碗应该是以前放酥油的,好比佛前灯。
白衣寺塔地基下有个面积很小的地宫,面积不到十平米,里头有两件铜鎏金药师佛,一件木制经幡,这几样小东西加起来才十多万,若不是这对梵文大宣碗卖了高价,真不够功夫钱。
当时庆阳路兔子场对过就是工地,工地范围内有处废机井需要回填,姚这边儿领头的花钱买了关系,打洞倒腾上来的土都埋机井里了,这么一番操作,寻常人根本发觉不了。
至于那条盗洞,据我听说的是没有回填,到了后几年兰州大搞市容重建,那盗洞被翻出来了,因为赶工期嘛,最后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好在没人出事。
…….
临近傍晚,玉姐他们离开了,走时他对我这样交待:
“云峰你一定要记得,后天早上,你从矿洞这里埋白旗,旗面朝着西南方向下,每隔一公里插一面,直到插满30面为止。”
“你们一定要藏好,如果事情顺利,后天晚上会有一个人敲响洞口的木板,共敲十下,随后你问他是不是来串门的,他如果说是,那就是廖三丁,如果不吭声,或者说不是,这时一定要万加小心,对方可能不是我们的人。”
“我说这些你都记住了?”
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不解的问:“然后呢玉姐?要是廖三丁来了之后怎么办,他要是最后没来我们又该怎么办。”
玉姐想了想说:“如果廖三丁来了,你们就在这里等。”
“如果没来,证明王把头计划中有环节出了岔子,你们三个要赶快回银川躲起来。”
“云峰,现在咱们就像在踢足球,一场比赛有教练,守门员,队员,队医,替补,后援等等,王把头如今就好比有射门机会的前锋。”
“你一定要给他传好这一球。”
“球进了,就能笑到最后,把奖杯捧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