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450节(1 / 2)
“你过来云峰。”
走到跟前,把头指着桌上铺的纸说:“这是我管李爷要来的洛阳周围山势图,你看看地图,能看出来什么?”
当时没有高科技,现在这种山势图都可以用卫星地图看。
我皱眉看了几分钟,开口说:“把头,这一圈是崤山,熊耳山,九臬山,外方山,玉屋山,嵩山,北边隔着伊河,洛河,邙山被包在了最中间。”
“嗯,继续说下去。”
我点点头,指着地势图继续说:“从风水上看,北邙山处于中间尊位,处于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这叫古称中土,控御四方,坐望黄河,背山襟水,紫气升腾,帝王之所啊。”
把头砰的一拍桌子,瞪眼道:“胡说八道!你说的什么玩意!”
尴尬的笑了笑,我说:“对不起啊把头,我是瞎编的。”
“哎….”
把头无奈叹了声,指着地图左半部分说:“你看,这里是邙山北,从地图上看山石多,石头多,东汉西汉,有身份的人都习惯挖山建墓,掏空山体建墓,所以这片地方,大概率出汉墓。”
“在看这里,这里地势平坦,有片柿子树林,宋代古墓多是砖墓,最喜欢埋在这种地方。”
“嗯….没错把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把头拿起圆珠笔,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大圈说:“这片地方,属于是宋氏兄弟的范围,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们不要去挖,要避开这里。”
“那么….这一片地方就是最合适的了。”
把头手指点在地图上的一处地方。
这个地方,如果徒步进山的话,非常深了,叫“黄谷沟。”
第191章 黄谷沟探墓
“保鲜膜买了吗?”
“买了,两卷应该够了。”
“水和吃的?”
小萱翻了翻手中的小本本,看着点头说:“也准备好了,足够咱们几个吃十天,另外手电,还有蚊香,我都准备好了。”
“好,”把头点头:“那就今天晚上11点半出发,多吃点东西,保证体力充足,希望这次能顺利发点小财。”
傍晚7点多,我们吃完了饭,正在院里乘凉,元宝突然找了过来。
他穿着长衣长裤,手里提着个大包,进来就说:“兄弟,咋们都是圈里人,我说话就直接说了,你们把我带上吧。”
“我在邙山下长大,对山上比较熟,认识很多守墓人,绝对能帮上你们。”
我看了眼把头,疑惑转头问:“元宝,李爷应该不会让你跟我们去吧?”
“是啊,前年大扫荡,后沟村一次被抓了三十多个人,后来我爷就不让我碰这行了。”
他拉过来小马扎直接坐下,数着手指头,笑着说:“你看啊,我孩子在过几个月就出生了,买童装要钱吧?小孩儿衣服都贵,奶粉要喝和兰进口的,还得买玩具,大点了上幼儿园,到处都要花钱啊。”
“你管这些干什么,李爷又不差钱。”我无语说。
他大声道:“我爷的钱是我爷的!我自己没点存款怎么行!男人一定要养家的!不能兜里没钱!”
“你们不是今晚就动身?那我先去村口等你们,到时候汇合。”说完他便提包离开了。
人走后,豆芽仔挠头问:“峰子,能带他吗?”
把烟掐灭,我想了想说:“元宝是本地人,对邙山肯定比咱们这些外地人熟,另外他说的没错,山上住着不少守墓人,一定要避开,他能帮上忙,反正是圈里人,带上他吧。”
邙山的守墓人分为两类,时至今日,依然存在。
一类是某个墓主的直系后代子民,这种占比小一些,大概百分之20,他们自愿守着自己祖宗墓,都随身带土枪,要是不守着祖墓,百分百会被盗。
另一类是指考古队已探明发觉的古墓,由当地林业局出工资,请这些老人住在古墓附近帮忙看守,山里有野猪野狗,很多也有土枪。
90年代末到2000初,邙山周围非常乱,如果细心的人翻看那时候的地方小报纸,经常能看到这种标题的新闻。
“某某某,因为进山盗墓被发现后逃跑,被守墓人开枪打死或打伤。”
我们提着大包小包,只敢深夜上山。
为什么?因为晚上人要睡觉。
现在就别想了,人守墓老头都学会了用无人机,晚上坐在屋里看着屏幕嗑瓜子,遥控着无人机在天上巡逻,别说挖土打盗洞,只要古墓周围亮个手电,都会被看到。
然后,他们床头上都有个红色按钮报警器,一按下去,很快就有人过来,当场抓你个现行。很多人铤而走险,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这晚11点半,三十里村只能听到狗叫声和树上的蝉鸣声。
我们准时出发,提着包悄悄赶到村头,黑咕隆咚的,元宝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我招了招手,他快步跟了上来。
…..
“别打手电,你们看那里,看到了没?”
半山腰上,元宝指着远处山尖儿,那里亮着点点星光。
他说亮光的地方都是庙,吕祖庙,土地庙,还有个鬼王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