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641节(2 / 2)

“好了吗别哭了,没人,那就是个稻草人,不信你看。”我举着手电照过去。

“不!不是稻草人!”

大小姐惊恐说:“我刚才看到它头也动了!就像人一样,来回扭脖子!”

“怎么可能。”

我强行拉着她走过去,仔仔细细打量这东西。

“你看,这全是干草,怎么会是人?它吓着你了,我给你报仇。”

说完,我骂了一声去你妈的,一脚踹在了稻草人身上,把地上插的木桩都踹歪了。

“咦?”

“这什么东西?”

从稻草人身上掉下来个东西,白白的,像塑料袋。

我弯腰捡起来一看,真是白塑料袋,收成了一团,里头包着什么东西,触感发软。

我咬住手电筒,双手撕开塑料袋。

有好几层,到最后吓了我一跳,立即把这东西扔了!

碎肉。

白塑料袋中包的,好像是某种碎肉!

认不出来是什么肉,时间不短了,几乎风干了。

我脸色难看,又试着踹了稻草人一脚,结果又从它身上掉下来几个这种收成一团的白塑料袋,里头装的全是风干碎肉块儿。

“妈的,这都什么啊这是。”

我胆子肯定比她强,走近些研究,我发现稻草人身子是用干草扎成的,在其内部,用细麻绳吊着这些白塑料袋,之前没注意到,是因为稻草人套着件破衣裳。

大致数了数,这种装了碎肉块儿的白塑料袋,一共有二十多个。

这谁放的?

“云峰!你们都没事儿吧!”

鱼哥听到动静声赶了过来。

听了我说的,又望了木桩上的稻草人一眼,鱼哥皱眉说:“会不会是当地人的某种风俗?我之前见过一次,这里有些藏民会拿碎肉喂鸟。”

我想了想,或许鱼哥猜的有道理,康定这里属于藏汉混合区,藏族人有种自己独特的丧葬方式,说不定,花田这里某处可能有个坟地。

大小姐受了惊吓,但好在没出什么意外,回去继续休息。

后来我起来一次,趴在窗户上打着手电朝外看,发现稻草人附近落了十几只黑乌鸦。

我睡不着又跑去看,看到一地狼藉,乌鸦在啄食塑料袋中包着的碎肉,我赶走乌鸦群,将塑料袋用土简单埋了。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小萱和把头才带着生活用品回来。

他们昨晚在县城宾馆住了一晚,这些生活用品我们在次进山要用,算算时间快差不多了,焦爷说过,等那具红棺中的古尸烂完,就不会在生尸毒。

“把头,这是什么?”

“是干皂荚和芝麻油。”

“做什么用的?”

把头解释说:“过去老辈人用这法子,用干皂荚煮一锅水,倒半瓶芝麻油,人喝了,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中尸毒。”

“把这些东西都带上,我有预感,这次肯定会有所收获,另外,那富家千金你赶快打发走,我们和她不是一路人,不宜和其纠缠过深。”

我说五百万啊把头,成功了顶咱们干大半年活呢。

回去我问大小姐,“之前答应你的,还看不看烂棺材了?看完了记得给钱啊。”

她先摇头,又点头说:“我想看!”

我笑了,说那等我消息,我去看看哪里有。

骑上摩托车,我开始绕着山路跑。

外行人想凭空找个古墓很困难,因为不得要领,但对我神眼峰来说不难。

之前讲过望闻问切,现在我以自己的经验来看,总结三点小窍门。

寻山包,望庄稼,看石头。

一座地势平坦的山上,如果看到哪里隆起一个包,要格外注意,可能是坟包的封土。

这里有两种情况。

第一,如果土包上有树,并且长的格外好,大概率有古墓,因为地下是活土,活土能让树木长势更好。

第二种情况,是土包上光秃秃的,连根草都不长,这时候,要看周围有没有人种地,如果没地!没树!全是草,那可能遇到大墓了,土层中有膏泥,树根扎的深,会碰到膏泥层无法存活,所以附近只长草,一棵树也不长。

最后一个看石头,除了汉代的皇陵,古代几乎没人凿山造墓,太费时间,要凿好多年,所以远看着石头很多的山上,就不用去了,几乎没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