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668节(1 / 2)

我们一旦开棺,看到躺着的是男尸,那历史书或许要改写了,李現活在西夏时期,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流行于汉代的葬具?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合理解解。

防腐。

古代人认为,躺在这种玉棺中能永远保持尸身不腐不烂。还有刚看到的铜鸟,打磨工艺就和上世纪考古队在宁夏皇陵区挖出来的大铜牛如出一辙,我手摸在棺材上感觉冰冰凉,这都是天然玉特征。

墓主等级太高,我头一次心里觉得害怕了。

“开….开了把头?”

把头一辈子见惯了大场面,他当即冷静说道: “文斌,你和云峰一起开,其他人都躲开。”

玉棺是滑槽式,没打钉子,我和鱼哥对视一眼,直接推开了棺材盖儿。

低头一看,入目全是陪葬品。

各种精美的陪葬品,木器!金器!玉器!瓷器!漆器!等等等!陪葬品填堆满了玉棺内各个角落!

没看到李現尸骨,反而看到了一具一米六左右高的木头俑。

不对,不该叫木俑!应该叫木偶才对!

这东西柏木做的,颜色褐色,表面看起来明显刷过一层桐油,和成年人一样大小,四肢齐全,关节做的可以活动,木偶脸部被黑漆和红漆,描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五官。

最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木偶的肚子部位,就像衣柜一样,做成了一扇可以开合的小门。

豆芽仔一脸难以置信道:“草,怎么棺材里躺着个木头人?峰子,尸体呢?骨头去哪里了?”

我说我不知道,我又问把头这什么意思。

把头没来由叹了声,他皱眉开口说:“没想到啊没想到……墓主最后竟然选择的是火化,云峰啊,这种木头人在我们过去行里叫真容人偶,很难得一见,短暂流行在辽金时期,一般只有虔诚的佛教徒死后会选择用这类东西,木人肚子上的小门可以打开,里头放的大概率是麻布包着的骨灰。”

“啊?!把头,这么说李現火化了?”

把头点头说极有可能。

我听后,大着胆子打开木头人肚子上的小门,伸手进去一模,感觉摸到了一大团烂麻布,掏出来一看,真是黄褐色的骨灰和骨灰块儿,没什么特殊味道,只有淡淡的柏木香味儿。

把头说:“都别盯着看了,这东西不吉利,在过去手碰了这东西事后都要用鸡血洗手,赶快装东西,挑值钱的装。”

我和豆芽仔把真容人偶抬出来丢到一旁,立即找出麻袋,棺材里捡到什么就装什么,装满了就封口换新麻袋!

陪葬品种类太多,根本没时间一件件细看,反正各种样式的都能拿出去卖钱。

装满了整整四个大麻袋!

不光棺材里有,在墓室墙周围,还有很多掏进去的壁龛,壁龛里也有玲琅满目的陪葬品,各种碗!盘子!碟!陶俑!酒壶等等!

在康定辛苦寻找了大半年,就是为了这一天!

把头当即下令,让把背包里所有暂时用不到的东西全丢了,腾出空间装陪葬品,泡钉棺上的那些玉片也被豆芽仔全用刀撬下来装进了包里,大铜鸟儿太大太重!没办法,实在拿不动?

我们感觉不到累,一趟趟往外转运。

我说不要真容木偶,豆芽仔非得要,他把木偶的头和脚拧断塞进了包里,又用绳子把木偶身子捆紧背到了自己身后,说拿出去在组装好换钱。

……

上午9点多,土山坡上。

鱼哥快步跑过来,随后就听到他身后传来轰隆一声闷响,是把头下令让把盗洞炸塌了。

树下堆了一大堆麻袋。

我就坐在其中一个麻袋上抽烟,夹不稳烟,因为手在发抖。

第207章 理货

能挖到地下埋的东西是本事,能把东西变成现金是能力,人死鸟朝上!不死万万鸟!成功细中取!富贵险中求!这一年的冬天,我离自己的30岁小目标又前进来一大步,但是…..

弥药山试验田 。

门窗紧闭,屋外寒风凛冽,老郭守在火炉旁抽烟,都在等一个人。

忽然屋外传来喊声。

“舅!老舅我来了!”

老郭起身赶快开门。

进来位身穿羽绒服的年轻人,带着耳机,皮帽子,个头不高,微胖,看起来憨憨的。

“哎呦,冻死人了老舅!还是屋里暖和。”

老郭介绍道:“这我外甥,外号阳仔,他把你们送到琛园,事不宜迟,现在就走。”

把头拱手道谢:“郭老弟费心了。”

我们本想留在试验田,但老郭昨天接到通知,这一两天县里会派几位同事过来住,他们一起帮试验田树苗做过冬保暖措施,那样这里就不安全了。

我们现在需要个安全住处来处理这批货,包括清洗,分类,定档,杀青等等,起初我还发愁去哪里,没想到把头早有准备。

把头在一个半月前,花了两万块买下了新都桥一村的琛园招待所。

“阳仔!过来搬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