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717节(2 / 2)

最后一步,把油性记号笔的笔芯抽出来,混入清水中做成一锅油汪汪的黑水,将这种油汪汪的黑水沿着大罐子边缘均匀倒下去。

盖上盖儿,找个阴凉地方埋三到六个月,取出。

大功告成。

这样做出来的钱罐子,无论怎么看,质地,包浆,磨损,排列,老化,全都和东北出土的真罐子一模一样,除了做罐子的人,专家都看不出来。

提到这里,我不妨再说个行业秘密。

早年筒子钱,唯一做不出来的效果就是朱砂锈和千年结晶锈,但后来这个难题被广西人攻破了。

有几个广西仔花了十几万,从北京某某化工学院找了个教授,配出来一种化学药水,可以完美的生成结晶锈。

至今为止,那几个广西仔每年还在大量的做假罐子。

这些罐子真假难辨不知道坑了多少人,我初步推算可能涉案金额过亿了,主要销路是北上广的私人收藏家和一些网络直播间中。

所以,如果有谁玩这个,一旦知道罐子是从广西过来的货,或者是从某个广西人手里卖出来的,那就别玩了,全他妈假的。

就这样,搞到了两千块钱,我先买了部二手手机,先跟把头报了平安,然后买了身新衣裳。

本来打算回正定,但是突然我改了主意。

我在佳木斯买了张开往四平的车票。

范神医还在我老家。

四年多没回去了,我要回漠河,去看看我奶奶。

第271章 乡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呢,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啊…..”

这句歌词对也不对,最起码我老家不是这样的,我们那里漫山遍野都是种榛子,木耳,和蓝莓的。

很多年轻人为了看一眼传说中的“极光”,奋不顾身就跑漠河去了,结果到地方一天就冻成了狗,灰溜溜回去了。

我的建议是,除了来前准备好必备的帽子,棉耳机,手套等家伙事,一定要穿双大一号的鞋,因为冬天到漠河,必须要套上三层厚袜子才不冻脚。

我告诉诸位,极光固然好看,但我的家乡最好看的景色并非极光,而是“白昼”。

夏至时节那几天,漠河的白天非常长,要到晚上9点左右太阳才会下山,那两天的晚上,太阳会挨着月亮挂在天上,风景宛如油画。

早年漠河车站非常漂亮,有白墙,长楼梯,风铃,现在这些都不见了,车站改成了纯欧式风格的建筑。

出了车站,坐大巴车往西走两个多小时,然后我下车步行,一路上踩着厚厚的积雪。

哈气呼出来,转瞬在眉毛上结了一层冰霜。

不久,看到路边停着辆马车,我心头一喜,忙快步走过去。

“大哥,车走不?”我大声说。

“呵呵,大兄弟你哪疙瘩的啊?”

我指着前方,笑道:“我大草甸村的。”

“呦,还知道大草甸!一看你就是咱本地人,在等会儿吧,看看有没有人,要不单拉你一个人不划算。”

我忙说:“别啊哥!这样,我一个人给你三个人的车费,咱能走了不?”

“哦了!大兄弟你要这么说那就上车吧!”

这种马车也叫排子车,我小时候常坐,那时候我在北极星学校寄读,夏天还好,我都是坐船顺水路回家,要是冬天了,就只能坐这种排子车。路很远,要走一天半,比如今天早上离校,要明天上午才能到家。

北极星村相信各位都有所耳闻吧?现在可是网红的雪村,aaa级景区,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那里以前不叫北极星村,叫拉马村。

而我的老家在北红村,没开发旅游业前叫大草甸村,北极北红,这都是后来改的名。

到现在,旅游的人来了都他妈去北极村住了,都不知道下头还有个北红村,所以北极村这几年靠旅游业赚的盆满钵满,我们北红村顶多能喝口热汤。

一个多小时后。

“呦!这谁啊?你是…….你是小峰子吧!”

“是我,刘婶你好啊,吃了没?”

“真是你小子!得有好几年没回来了吧?都窜这么高了啊!”

我笑着说刘婶你忙,我先回去了。

“去吧去吧!你奶看见你指定高兴!”

到了家门口,抬头看了眼房顶上厚厚的积雪,我深呼吸一口,推开了木门。

走入院中。

家里一切还是老样子,没变化,灶房那里有个人在烧火,这人穿着大头棉鞋裹着大衣背对着我。

“范神医!”

她一转头,脸上沾了不少锅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