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219节(1 / 2)

“这是什么?”蔡院长吃惊。

“几何拓扑领域的新猜想,在现有四维理论的八分之十一猜想基础上加入了我的新想法。”宋河顿了顿,“哦,金陵理工的空高杰也有贡献!我打算跟他合发论文。”

蔡院长听呆了。

虽然他专心朝政,荒废数学,但基本的数学见闻还是有的!

拓扑领域存在一些猜想,有朝一日被证出来就会成为核心问题,但暂时没相关方法,五年十年也证不出来。

其中,11/8 conjecture就在此列,难度极大,而且更多是微分拓扑,宋河居然能在此基础上,跨界到几何拓扑领域提猜想?

蔡院长心中马上有判断:要么这将是一文不值的狗屁猜想,要么它将引发拓扑领域数学家的广泛关注!

“你学这么深了?八分之十一猜想你都能看懂?”

汪泰初也是大跌眼镜,迫不及待拿起那张纸阅读。

宋河在一旁默默等待,心情不可避免地有些忐忑。

蔡院长默默倒了杯茶,递给他。

宋河慌忙接过,“谢谢院长!怎好意思让您给晚辈倒茶!”

“别说倒茶了,能出世界级成果,我请你吃一个月饭都行!”蔡院长期盼。

汪教授紧盯猜想沉思片刻,呼吸明显急促,伸手扯了打草纸狂写!

写了几分钟,他骤然停笔,眼冒异彩!

“很好!非常有价值的猜想!”

汪教授脸颊微微泛红,“可以称得上世界级成果了,虽然不会引起整个数学界的轰动,但只要刊登出去,拓扑领域的研究者必然关注!”

“很顶吗?”蔡院长跟着激动了。

“很顶!此论文一出,咱们评先进单位胜率很大,计算机学院只能跪下!”汪教授望向宋河,“论文打算发什么期刊?”

“我还没想好,老师您有什么推荐吗?”宋河问。

汪教授想了想,“发北大吧!”

“peking mathematical journal,国内顶级的数学期刊了!”

“有菲尔兹奖得主、米国院士、柯尔奖得主曾经在上面发过论文,同时也鼓励初出茅庐的新人发质量过硬的文章,比你沙逊猜想发的那毛子期刊强得多!”

宋河一惊,他想过发一份好刊物,没想过能在这么顶尖的刊物上发!

蔡院长也连连点头,开口道:

“我在北大那边有点人脉,可以帮你催催审核,加塞把你的论文尽快审出来,这样你月城计划还来得及加分。”

“而且在北大发论文,国内数学圈子会对你有印象,对你未来发展也有好处!”

宋河点头如捣蒜,“谢谢院长,谢谢教授!那我回去写论文!尽快定稿!”

“去吧!”两个老头异口同声。

宋河转身就跑,飞速离开办公室。

蔡院长望着关闭的办公室门,感叹一声,“今年如果咱们能评上先进单位,这孩子最出风头啊!”

“何出此言?”汪泰初推推眼镜。

“生物学院和数学院,他出现在哪,哪个院就评先进!”蔡院长摇头失笑,“京海大学的先进院系取决于他啊!这还了得!传出去吓死人了!”

汪泰初心情震动地呆滞片刻,低下头去继续看那张纸。

他得重新验看确认一番,确保爱徒的猜想万无一失!

……

宿舍。

宋河落座,手机支在桌上,拨打视频电话。

短暂几秒后,视频接通,歪脖的空高杰出现。

“怎么样?新猜想给你教授看了吗?”空高杰上来就问。

“看了,写论文,投北大peking mathematical journal!”宋河敲打电脑键盘,“我把猜想内容发你,咱俩商量着写,说实话,数学论文我经验很少。”

“没问题!”空高杰爽快答应,“我论文发了四十多篇了,写作套路熟得很!”

两人一边视频交流,一边在两边不断敲打键盘。

宋河写一段发给空高杰,空高杰润色之后再发回来,双方配合默契,书写速度飞快!

锦绣文章一段段地织,很快宋河又有点缺氧了,从一旁抓过制氧机来吸。

嗤嗤的吸氧声,引得视频里的歪脖抬头。

“你在干什么?”空高杰问。

“吸口氧。”宋河说,“脑子累,吸一下能缓解很多。”

空高杰扶了扶眼镜,“牛逼!你让我想起聂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