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356节(2 / 2)

一星期后,6篇论文完成修改,蓄势待发!

师徒俩坐在电脑前,讨论这6篇论文的最后问题。

“老师,咱俩挂共同一作吧?”宋河手放在键盘上,“您放前面,我放后面。”

“荒唐!”安玉龙斩钉截铁地拒绝,“你第一作者,我第二作者。”

“或者咱俩共同一作,我前您后?”宋河退了一步。

“你一作,我二作。”安玉龙重复了一遍,端起茶杯轻吹茶叶。

宋河为难,“怎好意思让您挂二作?课题是您带我做的,您都做到8000个路口的规模了!这事儿传出去,学生我岂不是成了侵吞导师成果的恶学生?”

“谁会觉得学生能侵吞导师的成果?”安玉龙神态平静,“写吧,你一作,我二作。”

“可……”

“不要有心理负担。”安玉龙喝了口茶。

“半个月前,我一看到你的脑路模型理论,就有种预感,你会很快做完整套模型。为什么?因为你的思路有灵气,年轻人的灵气。”

“贝内特金奖的领奖通知发给我的时候,我纠结过,如果我花时间去领奖,回来以后你肯定完工了,这套理论最终会以你为主。”

“但想了想,我决定把这个机会留给你。”

“我老头子,名利双收了,你年轻人,没拿过数学奖,人生漫漫,你更需要这东西。”

“所以,写吧!”安玉龙喝着茶,用眼神示意电脑屏幕。

宋河心中一动,不再推辞,深吸一口气,郑重地敲上论文作者名,把自己列为第一作者,安老师放在第二作者。

原来安老师早打算好了,要把成果让给自己。

以安老师的水平,如果不去领奖,完全能抢先完成上万路口的模型构建。

而且贝内特奖往届的规矩是,哪怕得主不到场,奖金奖牌不会取消,依然会邮寄到得主手里。倘若安老师不去日内瓦,完全可以鱼与熊掌兼得!

所以,安老师不是去领了一份奖,反而是放弃了未来的一份奖,把奖项让给了学生。

“论文发出之前最后一个问题。”安玉龙开口,“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第450章 战争与和平

宋河马上猜到,“选什么刊物?”

安玉龙悠然点头:

“你之前发生物论文,开辟了顶刊论文全中文的先河,所以我猜你对于论文的发表是有一定选择的,你会和期刊谈判,不像普通学者一样,一味地低三下四,求着顶刊给你发。”

“所以我想问问你,关于河玉龙道路模型的论文,你打算发在哪里?”

宋河没正面回答,反问,“老师您有什么推荐吗?”

安玉龙想了想,开口:

“发海外期刊,这6篇论文拆的太散,而且不算特别顶尖的创新理论,很难像你的生物论文一样谈判出全中文刊发,最后应该只能发外文版。”

“好处是,能让你的名字迅速在世界数学圈冒头,说不定很快会有国际奖项找上你。”

“发国内顶刊的话,可以雨露均沾,多挑几份刊物发,坏处是对你的名气加成局限在国内,要花一段时间才能翻译并传播到海外。”

“好处是一些国内数学期刊会感激你,因为你的论文将来价值巨大,会直接提升期刊的名声,属于互相成就。”

宋河连连点头,认真思虑。

“当然了,也有剑走偏锋的方式,个别数学家就喜欢在野鸡刊物上登出重磅论文,发酵一段时间照样能拿数学大奖,但委实说我不理解这种做法,是某种恶趣味吗?还是私底下有什么交易?”

说完,安玉龙好奇地盯着爱徒。

“老师您如果没啥想法,纯让我决定的话,干脆发几篇国内顶刊得了。”宋河说,“但我的考虑点不在您说的那些事情上。”

“哦?”安玉龙眉头一挑,“那你考虑什么?”

“学校招生。”

“招生?”

“前沿科技大学今年夏天就要招生,首届生源非常重要!因为咱们是打硬仗的研发型大学,如果第一批学生来了成果井喷,很快会成为名校,但如果第一批生源差劲,成果寥寥,就会沦为二流大学!”宋河解释。

“如果我发国内顶刊,尤其是发各大顶尖高校的刊物,能迅速形成广告,帮学校扬名,让备考的学子们都知道,夜墨市有一所新建的前沿科技大学实力强悍,成果屡屡霸榜各大顶刊!”

“好!”安玉龙恍然大悟,笑道,“前沿科技大学收了你这个学生,倒真没收错,还没毕业就准备报答母校了!”

说罢,安玉龙拿过一张纸,在上面快速写下一连串的数学期刊名。

宋河接过那张纸,扫了一眼。

一眼扫过,他敏锐地意识到了一种东西,派系!

数学家也是分派系的,派系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师承,比如高校竞争,比如研究方向的冲突,比如国际竞争。

国内数学家有三个大派系,下辖诸多小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