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556节(1 / 2)
“同时,由于返老还童药尚未通过完整的药物上架审批,目前还无法直接购买,只能网上预订。”
“明晚八点钟,乘黄公司官网会开放返老还童药的预订窗口,放在显眼的位置。”韦理群宣布。
“产能实在受限,第一批货大概是二十万支,预订前十万名可以购得一支,剩下的十万支则在所有预订名额里随机抽签,所以大家尽量早点预订,没抢到前排也别灰心,后面依然有机会抽到!”
“全国有上百家三甲医院和我们签订了定点合作,预订成功的朋友可以自由选择医院位置,按时前往。”
“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假货,这次采取了特殊的防伪包装,四层防伪识别,哪怕有一层防伪措施失效,请立即向我们反馈,我们会给举报假货者高额现金奖励!”
现场又是一阵掌声,弹幕都在感叹新兴巨头的严谨和考虑周到。
“好!今晚发布的全部新品,到这里就介绍完毕了!”韦理群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
“最后还有一些重要的题外话。”
“高考刚刚结束,大学也处于毕业招聘的时段,很多学生要开启人生的新阶段。”
“乘黄公司正在进行大幅扩招,需要各种岗位的大量优秀员工,我们的薪资待遇大家或许有所耳闻,在全世界也是极为领先的。欢迎广大毕业生和社会人士向我们投简历,进入乘黄绝不会让你失望!”
“高考生们,请在报志愿的时候,多了解一下前沿科技大学和京海大学,这两所学校的一些专业可以轻松进入乘黄工作,甚至在上学期间就能有所作为。”
“譬如乘黄绿洲公司,就是前沿科技大学脑科学院的几位本科生创办,获得了乘黄的大额投资,经过他们的坚强打拼,目前已经在海外取得不俗的创业成果!”
“我们也鼓励乘黄公司的员工进行创业,优秀员工可以向公司创业投资部提交商业计划书,经过审核之后,公司会给予大额投资和指导意见,由衷希望乘黄能走出更多造福社会的企业家!”
“最后,在这个毕业季,给予毕业生们一些小小的福利。”韦理群露出一丝笑容。
“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们,到乘黄官网办理会员,可以获得200元优惠券,用于购买乘黄出产的一切产品。”
“感谢大家收看乘黄新品发布会,下一次发布会我们再见!”韦理群挥舞手臂。
阵阵掌声和密集的弹幕中,发布会圆满结束!
相晓桐忍不住笑了,“这就是你的安排?给骂你的高中生们200元优惠券?”
“绝对管用老师,过两天我就统计一下买东西的高中生数量,他们父母会通过他们的号下订单的。”宋河恶趣味道,“我倒要看看他们是怎么抵制乘黄的!”
“真坏啊你!”相晓桐捶他。
宋河的预估没错,发布会结束后两天内,一千二百多万高中生和大学生领到了200元优惠券,优惠券的时限只有七天,于是七百多万毕业生下了订单,要么买现货,要么订购。
订单数额超过八百的毕业生,乘黄还专门送了小礼品,印着“前程似锦”的小保温杯,造型做的很精致,俨然时尚单品,甚至杯盖还能镂刻名字。
很快,网上到处都是晒保温杯的学生,把坚决抵制乘黄的高中生们给整破防了,无能狂怒起来:
“说好的把乘黄销量打下去呢?怎么乘黄本月销量创新高了!”
“我还以为都是大学生在买,前两天高中同学毕业旅游,好几个人把乘黄保温杯掏出来喝水,我他妈气傻了!”
“离谱了,有优惠券买点也能理解,薅一波乘黄的羊毛,结果都下大额订单是什么意思?买八百块才能拿杯子赠品,到处都是杯子是不是太过分了?”
“你们数学考的很好是吧?抵制乘黄的方式就是狠狠下订单?试图把它们生产线给累瘫痪?让宋河赚钱赚到羞愧?”
“你们高三的考完宋河卷走人了,我们高二的怎么办?就不能帮帮学弟学妹吗?”
好在很快有新闻出来,澄清今年数学卷出题人并非宋河,而是北大数院某位老教授,于是大部分高中生顺坡下驴,不再提什么抵制乘黄的事情,毕竟周围人都投了,再坚持只会显得有点蠢。
也有少部分高中生依然在孤独呐喊,声称高考数学卷的地狱时代自去年开始,风气都是被宋河带坏的,还得抵制!
宋河已经不关注这些乱七八糟的声音了,他有更重要麻烦的事情。
第771章 云奶奶的大事
京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三期工程区。
漆黑的专车从崭新的公路上疾驰,后排车窗摇下,宋河的目光专注看向路边,仿佛在检查自家房屋的装修。
道路两侧,浩浩荡荡的工地正在动工!
大群挖掘机和水泥车来来去去,成千上万的工人头戴各种颜色的安全帽,沙尘滔天,像正在进行大会战的野外战场,只不过没有喊杀声,只有施工机械的轰鸣。
邻座,相晓桐的目光也在往外看,“你们乘黄扩张速度够快的!竟然能让京海市专门给你们开一期开发区,牌面比世界五百强都大!”
“不止一期,三期四期的绝大部分面积都是我们的。”宋河得意道,“四期工程明年动工,规模比三期大两倍,因为我们大兴土木,好多本地企业的工程都延后了,本地商会老板们天天怨声载道的。”
“本地企业工程延后?你抬价雇工人?把全市的建筑队都抢来了?”相晓桐一怔。
“一是工钱抬价,二是乘黄结工程款痛快。”宋河神色得意。
“其他企业的工程款都拖拖拉拉,最后指不定结出什么奇怪东西,卖大枣的企业就拿大枣结款,卖罐头的企业就拿罐头顶钱。”
“我下过死命令,乘黄的工程款坚决不拖一天,必须全额现金,不拿乱七八糟的货充数,谁把事情办砸了立刻开掉谁,各个流程都有监控和签字,哪个位置卡住,马上会有人问钱为什么没动。”
“给我们做过工程的建筑商都很服气,一直保持联系,抢着给我们干活。京海市绿藤市我们大兴土木,本地的建筑商都是把别家的活儿踹了,专门等着我们的订单!”
宋河眉飞色舞,像百战百胜的将军谈论轻松打下的城池。
相晓桐回忆起了什么,感慨地点头,“我们神经元扩建工业区的时候一样,款子当天结了,把建筑公司的人高兴的晚上喝大酒庆祝,说这么准时准数的结款他们能高兴好几个月,看来干工程遇到拖欠是家常便饭啊!”
“我听韦理群聊过,拖个一年半载很普遍,之前我们在绿藤市高新区盖厂,隔壁罐头厂竣工七个月了,还有三成的款没结,天天打官司。”宋河冷笑,“有的企业就是又菜又抠,没钱你盖什么大工程嘛,穷比还想充大款!”
“话说你最开始不是在绿藤市办厂吗?怎么重心又移到京海市来了?”相晓桐好奇。
“没移,绿藤市的工地下个月开工,规模比这边还大一点,除了京海市和绿藤市,我们还在考察一些三线城市,打算在南方和大西北分别再开厂,南方工厂供应东南亚市场,大西北供应中亚和毛子市场,最好能离去欧洲的火车线近一些。”
“国内市场的需求还没满足,就准备大规模出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