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1134节(1 / 2)

卢庚坐电梯上楼,找到自己宿舍,刷卡进门。

房间宽敞到几乎有些浪费,依旧豪华单人间,书房、阳台、卧室、浴室,各种家具一应俱全,甚至配了按摩座椅和按摩浴缸,智能马桶自带尿液健康检测功能。

卢庚老练地把所有智能家具功能测了一遍,确认没问题后在手机上反馈登记。

和药院新生开学流程一样,星际探索学院也在书桌上放了一个大礼盒。

“开学礼物!大家猜猜里面会是什么?”卢庚表情期待地舔舔嘴唇。

他把拍摄镜头放在桌角,自己动手拆礼盒。

盒盖缓缓打开,里面先冒出两样东西。

一颗紫红色的星球模型,带着星环,像篮球一样大!

卢庚目瞪口呆,拉近镜头拍摄星球模型,做工无比逼真细腻,陆地和海洋的轮廓蜿蜒曲折,缭绕的云气盘旋在星球表层,星环由众多碎石构成,在星环里甚至还悬浮着一些人造卫星模型。

另一件东西则是小号的生物标本罐。

玻璃罐子里一颗奇异瑰丽的球形生物,水母般垂着细长的触须,头部一层红紫色苔藓般的毛发,前方一颗细长的小眼睛,后脑勺是响尾蛇尾巴一般的嵌套角质环结构。

卢庚看愣了,张着嘴巴半天没反应。

直播间网友也看傻了,一时间满屏的问号。

“不是?这特么啥啊?”

“卧槽,这什么鬼东西!”

“给我干哪儿来了?这特么是地球生物吗?”

“啊?别告诉我这玩意儿是真的!地球上绝对没这东西!”

“是模型还是真标本啊?这做的太逼真了?别告诉我宋河偷偷搞到外星人标本了,还打包成新生入学礼物!”

直播间人数狂涨,升破百万,卢庚手里奇特的生物标本有种极端妖异的美感,绝大部分人看到后只会大脑一片空白。

终于,他反应过来,拿起星球模型底下的说明书册子。

“牛逼,知道这是什么了!”卢庚表情震惊,先指了指星球模型。

“这颗星球名叫丁云-816a,五年前观测到的一颗行星,也是迄今为止找到的9000个超级地球之一!”

“模型显示它的平均温度约为40摄氏度,表面和星环极可能存在液态水或冰,最吓人的是,根据目前的光谱分析,它在500到600nm波段出现了反射率骤降的吸收谷,意思是说这颗星球表面有很大一块面积是紫色的!”

卢庚摸了摸葡萄紫颜色的星球模型,继续看说明书。

“紫色很可能来源于什么?紫色色素!譬如视黄醛!”

“微生物最容易演化出来的光合系统,不是依赖叶绿素,而是依赖视黄醛!有些理论认为,地球上曾有一段时间遍地紫色生物,那段时期从太空俯瞰,地球陆地上大面积的紫色,千万年后才被绿色植物取代!”

“这颗星球的环境非常接近地球,同时光谱出现紫色特征,很可能意味着它上面已经诞生可以光合作用的简单生命,遍地繁衍紫色生物!”

卢庚又拿起标本罐,继续看说明书。

“这个标本罐里,是一个推算制作的外星生物标本!”

“首先取了一些特定值确定丁云-816a的环境,由于这颗行星围绕红矮星运行,红矮星主要发出红光和红外线,那么紫色色素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实现最佳光能利用!”

“同时又假设行星富含锰,进一步加剧生物群落的紫色外观,类似紫色非硫菌的外星微生物在浅海里大量扩散,于是这颗星球没有像地球一样发展出绿色植被,而是一直停留在遍地紫色植物的生态系统里。”

“假定这颗星球上出现了高度发达的智慧生命,发展至掌握核武器阶段,武力制衡失控,打过大规模核战之后生态系统逼近清零,漫长等待后,生命又重新在充满核辐射的废墟里复苏。”

“这个!”卢庚晃晃手里的标本罐,“就是核战废墟上,可能诞生的当地物种!名为1号辐射共生体!”

第1621章 外星生物标本

“它的特征包括以下几条!”卢庚啧啧称奇,“逻辑很严密,模样不是随机生成出来的,有理论支撑,我念给大家听听!”

“基因链为三链结构,在每年平均辐射剂量4600毫西弗的环境下,三链基因结构相比人类的dna双链可以降低99.9%以上的辐射突变,同时出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位点,基因链可以根据放射性同位素进行彼此纠错!”

“水母一样的触手既可以在浅水中滑动,也可以像根系一样扎入沼泽烂泥,吸收养分!类似于水流环境里的风滚草,在合适的位置扎根进食,不合适的位置就收起来随水流动,直到遇见下一个合适位置!”

“响尾蛇一样的多层尾部有两大作用,第一个作用是传声交流,另一个作用是基因储备!”

卢庚转了转手里的标本罐,拍摄罐子里的外星生物尾部特写。

“传声交流的设定很有意思,按照我们常规的想法,动物传声往往是遇到天敌时主动发出,要么警告捕食者别来沾边,要么提醒周围其他同类保持警惕。”

“但上面的设定说,核战之后绝大部分物种灭亡了,暂时没有像样的捕食者出现,1号辐射共生体的传声交流,主要功能是提醒辐射!”

“它体内会出现类似盖格计数器的器官,一跑到高辐射残留区,立刻猛振尾巴,提醒周围所有同类,这个方向辐射超高!”

“有些可以利用核辐射产能的生物,会被声音吸引过来,而惧怕核辐射的生物,则可以小心避开喧哗区域!”

“基因储备就更有意思了,身为三链基因生物,它自己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极小,虽然这种稳定可以让它在充满铯-137和钚-239的沼泽地里不至于天天突变,但一成不变的基因也意味着进化停滞,环境稍有变化很容易彻底灭绝!”

“所以一个储存病菌的病变尾部出现了,尾巴内部由它的免疫系统畸变形成,每次感染环境中的病菌,它都会把一部分病菌的基因储存在尾部,并利用这些病菌基因形成部分新细胞,在尾部夹层里测试新细胞能否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够存活的新细胞有概率逐渐覆盖它的本体,完成进化!”

“有意思!”卢庚啧啧感叹,“非常有意思!绝妙的设计!”

直播间网友们听的一愣一愣,片刻后炸锅:

“细思极恐啊,前科大是在做核战研究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