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1143节(1 / 2)
赵依依回了个ok的小手势。
电梯开门,到一楼了,宋河却没有迈出去,抬手又按楼层键,电梯关门上行。
……
教室门口站着两个白老师,原本站姿松松垮垮,见宋河过来立马站直敬礼。
宋河诧异地脚步顿了一下,“跟谁学的敬礼?”
“军训教官。”白老师回答,察觉院长表情不对,“不……不行吗?”
宋河恍然,第一批军训教官这两天进校了,他们会和学生们一起坐包机前往北非,估计教官们互相敬礼被路过的白老师看见了,活学活用。
“以后别乱敬,以前战场上狙击手不知道打谁,瞄准镜里一有人敬礼,马上知道打哪个了。学校里虽没狙击手,也别把我搞得那么引人注目。”宋河批评。
“对不起。”两个白老师缩了缩低下头,知道自己马屁拍在马腿上。
宋河透过门板上的玻璃往教室里看,大教室内相当热闹,众多天才院神童们拿着马克笔在一大圈白板上狂写,吵的唾沫星子横飞,一些急性子手舞足蹈,简直要跳起来。
这帮高智商小天才已经隐隐有点疯子的模样了,符合刻板印象。
推开门,喧嚣声扑面而来。
有人眼尖看到宋河,一嗓子院长好,上百号神童扭过头来,院长好的喊声震耳欲聋。
宋河颔首,没等开口说明来意,小脸红扑扑的杨玉满面喜色跑过来,拉住他的胳膊往白板前拽。
“院长你来的正好!我们有些新进展,袁天罡回去睡觉了,我简要给您介绍一下!”
“好!”宋河点头。
有几个神童很有眼力见,飞速擦了一块白板,把两支马克笔各递给杨玉和宋院长。
“原先我们不知道怎么平衡超算的聪明和可控,现在我们有个想法,就是分开!”
杨玉说着,用马克笔画了一大一小两个方框代表超算机箱,中间用线缆连接。
“这个,我们称为意识主机!”杨玉用手敲敲小号机箱。
“这个,计算主机!”她又敲敲大号机箱。
“意识和计算分离开,一个主要负责聪明,一个主要负责可控,两者正常情况下可以连通,但失控时可以直接切断连接!”
“就像科幻电影里那种智能枪械,拿着执行任务时枪械可以击发,一旦在非任务时间被拔出,扳机会自动锁死!意识主机就是拿枪的射手,计算主机就是枪!”
宋河眨眨眼,“如果射手能暴力打开枪械锁,或者执行任务时遭遇敌人,明明该拔枪就打,却得花三分钟解锁,这种设计就弄巧成拙了。”
“我们有些同学提出了一些设计,确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会弄巧成拙!”杨玉相当乐观,“现在我们的分组有了一些变化,经过这几天的讨论,大家灵感梳理清晰了,基本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意识主机组,连接组,计算主机组!所有人分成三个大组,分别解决这三部分!”
“两个主机组是关键的大组,连接组是临时小组。”
“意识主机组,计划是打造和传统超算完全不一样新型超算出来,暂定的主流方向是仿脑超算的进化版,颠覆硬件设计,追求尽量还原大脑工作过程,试试能否出现真正的意识!让超算具备智慧!”
“计算主机组,则在传统超算的基础上做进化,改进制改硬件改设计改程序!最终目的是暴力推高算力性能,狠狠降低能耗!”
“其中计算主机组,目前思路梳理的最清晰,下辖三个小组也确定了!”
“这三个小组分别是……延续摩尔组、扩展摩尔组、超越摩尔组!”
第1636章 冲破摩尔定律
摩尔就是摩尔定律,宋河一听三个小组的名字,大概能猜出他们的方向。
“延续摩尔就是缩小晶体管,提高晶体管密度,同时想办法降低制造成本。”杨玉语速飞快,“现在技术节点发展到0.7纳米了,延续摩尔小组的目标是迈过0.5直达0.3,把仿脑超算性能翻五倍以上。”
宋河咋舌,“0.7纳米芯片的制造设备我记得国内就一台,而且还不算成熟,次品率居高不下,仿脑超算目前生产的版本用的还是1纳米到3纳米,越往前越难了,做0.3你们真觉得有把握?”
“大概思路已经有了,具体行不行还得试试。”杨玉用马克笔在白板上画,“晶体管结构前三个阶段,平面场效应晶体管、鳍式场效晶体管再到围栅场效晶体管,我们判断围栅场效晶体管最多到0.7就无法前进了,所以我们试着设计了六种进化版本的晶体管。”
“目前组内呼声比较高的是这一种,王吴刘-鱼栅场效晶体管。灵感来源于一种捕鱼的简易迷宫,层层喇叭口嵌套连接,让鱼出不去。”
白板上画出全新的晶体管示意图,导电沟道和栅极单独标注出来,比起已有的晶体管结构改动巨大,有种火绳枪跨越到机枪的既视感,复杂的吓人。
宋河皱眉端详,气氛微微紧张,周围神童们静静等待院长阅卷。
“设计倒像可行,加工很难啊!现有加工技术是做不出你们这种晶体管的,据我所知euv遇到大瓶颈了,你们和仿脑芯片公司那边沟通过了吗?”宋河道。
“现有的euv加工确实到瓶颈了,肯定要换技术,现在用的还是极紫外光加工,波长太长。”杨玉解释,“我们打算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抛弃现有的euv,尝试做x光和电子束的光刻机,这两者波长比euv更短……”
宋河打断她,“硬件制造我不算很懂,没有质疑你们的意思,只是问一问,前几年我听你们相院长提过一嘴,x光的同步辐射源很难搞,造出来可能成本是个天文数字,电子束的串行难以解决,所以这两者都不适合造芯片。”
“以前都是这么认为的,但这些年出现了一些新技术,我们粗略研究之后感觉可能会推动x光和电子束的应用。具体我们也不敢下定论,已经有三十多人派去物院和量子物院蹭课了,从头学相关知识,争取几个月内把本硕博的相关课程吃透。”杨玉道。
“另外我们相信euv的技术路线肯定走到尽头了,想有大突破必须敢走业界不看好的新路线,相院长上课时给我们讲过led的历史,业界都在研究砷化镓的时候,何伦亚克执着地去做磷砷化镓,当时的晶体工程师都嘲笑他,说如果他的学位是化学而不是电子工程,就会明白磷砷化镓压根不可能,结果最后何伦亚克一个门外汉真把磷砷化镓给做出来了。”
宋河微笑,“你们也算小门外汉,所以也能做业界判断不能用的x光和电子束,心态很乐观啊!”
“也只能乐观了。”杨玉无奈地笑笑,“好在我们团队够大,不是所有人都在赌这一个方向,除了抛弃现有euv,我们还有十几个人去化院听课了,准备从光刻胶入手,试试能不能做更好的光刻胶,或者干脆直接找到绕过光刻胶的加工办法。”
“听上去像汽车厂商做不好汽油发动机,决定干脆造一种不烧油的新型发动机。”宋河调侃,“真做出来确实是巨大超越,祝愿你们成功,另两个小组呢?扩展摩尔和超越摩尔,进度如何?”
“扩展摩尔可能是最快出效果的小组,但我们大部分人不看好它,把它当个保底方向,因为它很难达到超算性能翻五倍的要求。”杨玉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