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1169节(2 / 2)

“但又面临一个大问题,白老师能带来的变化太巨大了,规模可以达到数以亿计!这种暴增的劳动力规模在人类历史上是绝对的史无前例,以至于连国企央企的规模都显得太小,难以有效管理数以亿计的机器人员工,只能消化掉一部分,还有很大部分无法消化。”

“因此,这个重担,只能是落到每个人头上!”

宋河拿起那块写着【666】的牌子,举在镜头前,指着第一个6介绍。

“第一个6的含义,未来二十年,争取让每个人拥有6个白老师!”

相晓桐转身,冲办公室角落打手势。

墙角等待已久的六个第一代白老师整齐列队,走到两人身后,乖乖站好展示自己。

“这就是6个白老师!当然这是第一代,第二代未必长这模样,只是展示一下,让大家有个印象!”相晓桐开口,“二十年后,正在看这场直播的所有人,包括没看直播的人,每个人都会有这么六个机器人!”

“我看到直播间里有些观众朋友在刷难以置信,刷非常困难,刷绝不可能,大概觉得每人拥有六个人形机器人是天方夜谭?”

相晓桐顿了顿,微笑着往下讲:

“有一种老式的手提电话,绰号大哥大,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过。”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哥大刚刚兴起的时候,黑市价格是五万块钱,谁买了一部,出去吃饭咣当放在餐桌上,能引得满餐厅的人伸头探脑,如果九十年代有人说二十年后绝大多数人都有手机,比大哥大功能还多,肯定会被当成疯子。”

“现在我也要做出疯子般的预测,每人六个白老师的目标应该不难达成,甚至可以提前实现,大部分人总是过于高估短期的变化,又过于低估长期的变化!”

“同时,每人六个白老师,既是目标,也是限制!”

“个人最多就拥有六个白老师,再想买第七个,对不起,不允许买了!”

“有些老板可能会说,六个机器人够干嘛的,生意规模稍微大点,六百个六千个都不够用。”相晓桐微笑,“解决办法很简单,雇员工嘛!”

“也有人可能会质疑,人人都是六个白老师,岂不是有点吃大锅饭的意思?大错特错,区别巨大,第一生产力水平截然不同,第二白老师和白老师的收入也会有差别!”

“下面进入重点话题,大家怎么用白老师赚钱?”相晓桐看向宋河。

“网络上的发财攻略绝大多数是假的,但我接下来要讲的,是实打实的发财攻略!”宋河笑道,“大家也不要紧张,今晚整场吹风会,我们都会整理出完整视频配字幕,如果我们语速太快有些人没跟上,回头可以重新拉片。”

“白老师赚钱的第一步,是受教育!”

“现代社会,文盲是很难赚钱的,必须要有一定知识水平!知识水平越高,赚钱机会越多!”

宋河从箱子里拿出一张示意图。

图片上是一台塑料机械外观的白老师,正人模人样身穿经典款蓝白色中学校服,背着书包迈进校门。

“很多人可能下意识觉得,机器人嘛,给下载一套数据库,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了。”

“传统的机器人确实是这样,但白老师的主要思考元器件用的是脑细胞,怎么往脑细胞里直接下载知识呢?对不起,现有技术远远达不到,我们的研发团队也不是神仙!”

宋河说到这,直播间留言一阵热闹,刷起“差不多”、“是神仙”,显然观众们完全被白老师的巨大技术突破折服了,都处于佩服到五体投地的情绪里。

“第一,虽然白老师可以内置下载好的数据库,但它想理解那些下载好的文字,需要时间去一点点学习。”

“打个比方,你戴上一个智能眼镜,眼镜里下载的梵文资料可以直接显示在镜片上让你看,但这意味着你懂那些梵文资料吗?还是要学,对吧?”

“第二,白老师的数据库是轻易不联网的。”

“如果白老师时刻联网,意味着黑客攻击可能会控制数以万计的白老师,后果绝对是大灾难!白老师只会在特定时间下,经过特定的服务器联网,能联网获取的信息暂时也很有限,比如机械腿的运动程序升级之类。”

“总而言之,知识获取需要时间,白老师必须去上学,必须向人类学习工作经验,学懂了才能去干活!”

第1678章 如何用机器人赚钱

“谈到白老师的学习,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宋河道。

“坏消息是,白老师智商上限确实比较低,它理解不了太复杂的知识,分析不了太麻烦的问题,只能是稍微有点文化程度。”

“好消息是,白老师学习速度非常快!”

“前面讲过了,白老师和人类的大脑不一样,人类孩子坐在教室里,会走神,会打盹,会在桌洞里藏一本小说上课看,哪怕集中注意力刷题,往往也刷半节课就没耐心了,忍不住开小差,90%的学生都是这样。”

“为什么?生理结构决定的,专注的脑回路很难搭建,人类的身体不是在教室里进化出来的,而是在大草原上狂奔进化出来的,在大自然里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提防在草丛里悄悄靠近的野兽,而不是长时间盯着一片树叶沉思,专注沉思的基因大多都被野兽吃掉了。”

“但白老师不容易开小差,也不会太疲惫,它坐下去翻开课本就可以一直学,你让它学12个小时,它就会一动不动专注投入学12个小时!学习它能理解的简单知识,速度可以比普通人快十倍!”

宋河从箱子里拿出一张示意图。

图上是一间典型的中学教室,但课桌后坐着的不是真人学生,而是一大群白老师,一半是塑料机械外壳的版本,一半是太阳穴圆圈指示灯的仿真皮肤版本,正专注望向黑板上的老师。

“我们准备尽快建设一批机器人学校,规模不会小。”宋河说,“现在大家能在日常中见到很多小学中学,将来大家还能见到专门的机器人学校,会广泛分布在各大城市和乡村,成为教育系统的一部分!”

“关于机器人学校,我暂时没法和大家聊太多,因为许多事情还在摸索,白老师尚未彻底定型生产,定型之后才知道它的思维模式,才能研究该怎么教学。同时我们还要根据产量安排,计算需要建设多少所机器人学校。”

“不过在这里可以大胆预测,未来十年,我们可能需要超过500万专职的机器人老师,工作模式像现在的幼师、小学老师、中学老师一样,只不过教学方法有变化,教的学生全是机器人!”

“关于机器人教师资格证的标准,相关部门和我们的研发团队还在紧锣密鼓地讨论,但有些另外的东西已经能给大家看了。”

相晓桐从箱子里拿出一摞书,夫妻俩各自拿起一本,举在屏幕前展示。

赫然是课本!

课本封面非常经典的教材味儿,同样的字体,硕大的“机器人”学科名,同时配图则是不同型号的人形机器人。

“这套课本基本确定内容了,马上进入义务教育课程,放进中考高考的考试范围内,分值不会太高,但我相信非常重要。”宋河道,“下学期应该就会有很多省份的学校开始发这套课本,同学们请认真学习,这将和大家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