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2 / 2)

做完这些,阮明姿这才去把阮明妍喊了起来。

阮明妍向来没有赖床的习惯,阮明姿一喊她,她便揉着眼从炕上爬了起来,摸摸索索的就着窗外稍亮的天光穿衣裳。

穿完衣裳又去自个儿打水洗脸,十分利落,半点都不用阮明姿操心。

阮明姿趁着阮明妍洗漱的功夫,上锅煮了些黄米粥,出锅时加了一把肉松,黄米配着肉松的香味,阮明妍洗漱好了就直奔灶房,眼睛亮亮的看着那两碗撒满了肉松的黄米粥。

阮明姿就喜欢看阮明妍看到好吃的时眼睛亮晶晶的模样,这是对她的厨艺最大的肯定。

她笑眯眯的把一碗黄米粥往阮明妍跟前一推:“还热着,慢点儿吃。”

阮明妍点了点头。

她吃饭的仪态姿势都是阮明姿教导过的,除了一开始那一两日刚能填饱肚子时的狼吞虎咽,后面几乎都是由阮明姿提醒着,细嚼慢咽的用饭。

阮明妍极为聪明,这些事阮明姿几乎只用教一遍,她便深深的记在了心中,并且一直坚持着。

阮明姿见妹妹拿着白瓷勺儿,小口小口的吃着米粥,她忍不住弯着眼睛笑了笑:“今儿是姥娘的生日,一会儿我们俩要翻过山头去牛家村,你多吃一些,不然路上没力气。”

阮明妍十分郑重的点了点头,并且果然把整整一碗黄米粥都给慢慢吃光了。

没有一个家长见着自家孩子能吃不高兴的,阮明姿也不例外,她喜笑颜开,除了早早给姚家姥娘备好的生辰贺礼,又包了两包肉松当零嘴儿,跟阮明妍一人拿了一包,准备路上吃。

第45章 见姥姥

姐俩儿今日穿的是先前让梨花她娘做的那身衣裳,提前一晚上洗的干干净净的。阮明姿先前在货郎来榆原坡卖货的时候,掏钱买了两对纱花,又见货郎架子上那根素银簪子挺好看,暗含了她姥娘的名字,她又花了一两二钱银子把那根素银簪子给买了下来。

就这样,阮明妍怀里揣着素银桂花簪跟一包肉松,左手手臂上缠着弩弓,腰间别着一个水囊,后背背篓里背着两根麂腿,牵着阮明妍的手,往狗蓟山行去。

狗蓟山不算高,但山路有些崎岖,阮明姿心疼阮明妍,走的不算快,路上还摘了几个解渴的酸甜浆果跟阮明妍分吃了。

在阮明姿看来,这就当是带阮明妍出来踏青郊游了。

待到姐俩两人翻过山头,抵达牛家村时,这会儿已经快晌午了。

阮明妍到底年纪小,头上累出了细细密密的细汗,不过精神头倒还好,微微喘着粗气,一双大眼睛却是晶晶亮,左看看右看看。

阮明妍还是头一次来牛家村。

阮明姿先前因着去县里头卖山货,来过两次牛家村,但姚家怎么走,她还真不知道。

不过这也没什么,阮明姿喊住一个扛着铁耙往村子里走的农人,笑着问路:“叔,跟您打听一下,您知道姚家咋走吗?”

“哪个姚家?”农人热情道,“我们牛家村好几户姚家呢,远近的都带着点亲。连我也姓姚呢。”

竟然还遇到个便宜亲戚。

阮明姿笑得越发甜了,她今儿梳了一个少女垂鬟分肖髻,在头顶垂鬟处用新买的鹅黄色纱花别住,看着既清新又靓丽,令人心生好感:“…原来大叔也姓姚。我要找的是我姥娘姥爷家,我还是头一次过来。我姥爷叫姚铁柱。”

那扛着铁耙的农人又惊又喜:“哦?我晓得了,你是桃姐儿的闺女?…嗨呀,我也是头一遭见你,也是巧了!你姥爷姚铁柱是我堂兄,你还得喊我一句三姥爷。”

阮明姿从善如流的叫了一句“三姥爷”。

阮明妍不会说话,粉团子似的跟着作揖行了礼,看着也是爱煞了人。

姚三姥爷喜不胜禁,大手一挥:“都是自家亲戚,走,我带你去你姥爷家。”

他眼神落在阮明姿背着的那个背篓里,那背篓不算深,两根麂腿露了一些在外头,一看就是拿给姥爷姥娘家的礼。

姚三姥爷心里不禁感慨,他那堂兄生的儿子不咋地,倒是有两个怪孝顺的外孙女儿。

姚母这次过生辰,因着年岁不算太高,又不是整寿,就没有操办,只打算家里头一起吃顿饭也就算了。

姚母这会儿正在屋子里做着棉衣,听见外头人喊:“大哥,大嫂,在家吗?你家外孙女来啦!”

姚母惊得针都扎到了手指上。

她连忙吮了一口,生怕血流到棉衣上脏了衣服,把还未做好的棉衣往炕上一放,急急忙忙的趿上鞋就往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