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2 / 2)

路上有行人问,这是做什么,便有人一讲,竟然是送什么贵宾卡,听得那些路人都直咋舌。

但这噱头也潜移默化的在路人心中形成了一个“奇趣堂贵宾卡”是非常珍贵稀有值得庆祝的印象。

拿到卡的夫人们简直像是得了什么奖赏,欣喜若狂,有意无意的总要跟人显摆一番,看到旁人那羡慕嫉妒恨的神色,简直虚荣心爆棚,心里舒畅无比。只觉得她们攥在手里的这张精致的木牌,不是什么贵宾卡,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原本能拿到卡的三位夫人,就是靠花销堆上去的,背后的财力定然也是顶尖的,完全称得上是宜锦县最有头有脸的几家。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其余几家稍稍弱些的人家有着指路般的作用,旁的人家一看,呦,最厉害的那几家都开始推崇奇趣堂了,那她们还在等什么?

于是,奇趣堂不仅仅开始吸引年轻的客人,不少夫人出门喝茶聊天,也开始把奇趣堂列为主要目的地。

奇趣堂在宜锦县的上层家族中,彻底站住了脚。

当然,这与宋思梅不遗余力的推广也分不开。

阮明姿在年底之时,送了宋思梅奇趣堂的一成分红作为感谢,宋思梅倒也没跟阮明姿客气见外,直接心照不宣的收了下来。

当然,其间也出现了不少奇趣堂的仿品赝品,但因着奇趣堂的名声太大了,有些人为着便宜买一些仿品赝品,但凡让那些对奇趣堂商品很是熟悉的夫人们指出来,那就是颜面尽失,还不如不买。

再说那些仿品赝品,比之奇趣堂的正品,总是少了那么几分韵味,少花一点点钱去买个赝品,何必呢?

潜移默化中,阮明姿就已经给奇趣堂的商品完成了一个品牌价值的提升。

当然,阮明姿靠这些独特的产品发了财,她给村民们的收货价也日益增加,不少村民都因此发了财,买了地,盖起了砖房,与先前的贫瘠山村,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也是阮明姿一直以来想达成的双方共赢。

时光如梭,岁月如织,冬去春来,日落月升,转眼过了两年。奇趣堂飞快发展着,阮明姿也已经成了虚岁十四岁的亭亭玉立小姑娘。

第183章 两年后

一辆朴素的马车,停在榆原坡一处院门前。

车夫勒着缰绳,收了马鞭,笑着朝马车里道了一句,“两位小姐,到吕家了。”

马车里跳下来个杏眼桃腮身手伶俐的少女,少女脸颊隐隐还带了几分婴儿肥,看着分外可爱。

她嘟着嘴,站在马车外,跟马车里的人抱怨着:“我娘也真是想一出是一出,给我哥哥找的那是什么人家啊…你也同我一道在马车里看见了,那户人家的小姐生得倒是好看,可她背地里踹丫鬟的那一脚,也真是让人看了心寒。”

撩起的马车车帘中便露出一张清水芙蓉不加半分粉饰的脸来,眉目如画,清丽得犹如姑射仙子下凡尘,她歪头一笑,两个甜甜的小梨涡几乎能把人醉倒,声音更是清甜得犹如溪涧凌凌的清澈山泉水,“蕊儿,两家眼下还在相看,不就是用来互相发现问题的吗?都还没有定数,你倒先埋怨上婶子了,当心婶子以后不许你跟我出门了。”

杏眼桃腮的婴儿肥少女嘟着嘴,踢了踢脚下的小石头,显然便是已经长开了的吕蕊儿。少女气冲冲的,“才不会,我娘很是信你,但凡你肯带我出去,我娘没有不答应的。你才是她亲女儿呢!”

马车里的少女自然就是阮明姿了,她听吕蕊儿说这酸话听了两年了,根本没放在心上,微微笑了下,一撩裙摆,也直接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院门也恰好开了,头上簪着一根金簪子的高氏,满脸喜色的打开院门,“听着外头的动静就像你们,回来了?”

吕蕊儿迫不及待的搂着高氏的胳膊,跟她告状:“娘,你找的那个,眼下跟我哥相看的人家,是真的不行!…我们在街上遇到了那户人家的小姐,她背着人对丫鬟可凶啦,还重重的踢了丫鬟一脚!”

高氏听得皱了皱眉头,看向阮明姿:“真有这事?”

倒也不是高氏不信她这跳脱的小闺女,实在是这事不是什么小事,女儿说话又习惯性夸张,正好也听听她更为信重的阮明姿的说法。

在吕蕊儿抗议的眼神中,阮明姿对着高氏点了点头:“没错,是我们亲眼所见。”

高氏不由长叹一声,摇了摇头:“先前看着也挺知书达理的,怎么私底下是这个模样。不成不成,生金是个敦厚的,这样泼辣的媳妇,他可没那能力教好她。”

若说前两年高氏还有几分看看自家儿子跟阮明姿这俩孩子有没有在一起的意愿,要不要撮合一下的意思,但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这俩孩子明显是只有兄妹间的情谊。高氏也只能作罢,近期开始给吕生金相看起姑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