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2 / 2)
谢氏捡起掉落在地的和离书仔细瞧了瞧,确认没有任何错漏,唇角翘了翘:多谢大人了。
目的达成,她也没有计较沈昌恶劣的态度。
她破天荒地对他展露笑颜,竟然是因为拿到了和离书,沈昌愣了一下,很快重新被怒火笼罩:为了这么件小事,你竟去求皇后娘娘,害得我在朝堂上丢尽颜面,你怎么如此狠心?
谢氏脸色淡了下来:只是件小事,老爷却拖着迟迟不肯给我答复,那我也只能用一些非常手段了。
涨红了脸,他的眼里仿佛有炙热的火焰燃烧,咬着牙道:好!这么多年夫妻,你竟一点情面不讲!往后若是后悔,也别怪我不念旧情!
后悔?
谢氏眼里闪过一抹讥讽:
她只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提出和离?
帮母亲达成了夙愿,沈棠宁只觉得心头卸下了一块沉重的包袱。
她抽空陪母亲回了趟谢家,到了门口,母亲却显得有些踌躇。
她大概猜到了什么,轻声询问:母亲可是怕外祖父责怪?
和离虽说比被休弃好听,但总归也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
谢夫人弯了弯唇,眼神带着点复杂:你外祖父是个重规矩又古板的人,你外祖母去得早,他不知如何教导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当家主母,只能事事严苛,力求尽善尽美。和离之事我事先未曾与他商量,他恐怕会心存不满。
沈棠宁听了这话,安静片刻才出声:在外祖父眼里,您首先是他的女儿,其次才是别人的妻子、母亲在女儿受了委屈的时候,没有一位疼爱女儿的父亲会忍心怪罪。
当然了,她的父亲除外。
谢夫人怔了怔,眼底有一丝恍然。
大表嫂迎着她们进门,也没有追问些什么,只是笑着道:知道你们会登门,一早便让厨房准备午膳了,老太爷在池边喂锦鲤。
谢夫人笑了起来:这个时辰,我以为父亲会在书房。
大表嫂会意一笑:如今赋闲在家,不必像从前一样操劳,他老人家也轻松了许多。
谢夫人只身前往,沈棠宁没有跟过去,大表嫂目送她的背影离开,回过头来,语气委婉:你母亲可还好?
她想,好歹做了那么多年的夫妻,乍一和离,心里滋味儿定然不好受。
沈棠宁弯了弯眉眼: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时候。
大表嫂若有所思,也跟着笑了起来:那倒是件好事。
二表嫂呢?
远远瞧见池边的身影,谢夫人的脚步变得有几分沉重。
谢太师如今已经不是谢太师了,谢老太爷正悠闲地往池里洒着鱼食,看上去心情还不错。
谢夫人久久站在原地,他瞥了眼身后,慢悠悠道:来都来了,傻站着干什么?
谢夫人收敛了思绪,走上前:女儿见过父亲。
谢老太爷回过头来,认真端详她,突然眼神逐渐深沉:琳琅,你在沈家受了委屈,为何不早与我讲?
听到熟悉的称呼,谢琳琅突然眼眶一热:
她成了亲后,人人叫她沈夫人,她从鲜活肆意的谢琳琅,变成了一个冷冰冰的称呼,不得不学着不动声色,打理府中杂务。
日复一日的生活将她打磨得冷淡而锋利,久而久之,她竟也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模样。
谢老太爷的神情软了下来:傻孩子,父亲又不会怪你,你怕什么?那沈昌对你不好,咱们换了他便是!
谢琳琅嘴角微微一抽,原本的感动顿时变得哭笑不得,从前她怎么敢想,这种话竟会从她那古板的父亲口中说出?
原来她竟没有棠宁了解她的父亲。
她垂下眼睛:都过去了,父亲。
谢老太爷的心情却有些沉重,酝酿了许久的话脱口而出:你可怨我?
沈昌这个女婿是他挑的,当然,慧眼如炬的谢老太爷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许是当年的沈昌伪装的很好,又许是他还未历经官场利欲熏染,还未长成现在这副圆滑世故的模样。
他是有些欣赏出身贫寒,文采出众的沈昌的,不然也不会不计较门第出身,将小女儿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