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2)
此时已过了饭时,三人早就饿了,自也顾不得其他,热乎乎的肉食下了肚,肺腑都熨帖了,阮承青才想起自己竟还未自报家门。
阮承青说:“我叫阮承青,家中行二。”
他指了指埋头吃肉的的宋余,说:“宋余,宋五郎。”
宋余正闷头吃得欢,乍听见自己名字,抬起头,“啊?”
看着他一脸茫然的模样,姜焉说:“哪个余?”
这回说话的却不是阮承青,宋余已经口舌利落道:“家有余财食有余的余。”
姜焉琢磨着这个余,反问道:“不是鱼脍的鱼?”
宋余鼓了鼓腮帮子,伸筷子点了点一旁生鱼脍,道:“这才是鱼脍,”他说,“侯爷喜欢吃鱼,可以试试。”
姜焉不置可否,却当真伸筷子夹了一筷子。
最后那道鱼脍都进了姜焉的肚子,阮承青还笑,说:“太和酒楼有道金齑玉鲙,鱼用的是鲜活的鲈鱼,鱼片肉白如雪,齑料如流金,别有一番风味。”
姜焉笑了下,道:“改日一定去尝尝。”
一席宴宾主尽欢,临到别时,姜焉说:“阮兄,方才听你提起风雪关——”
这三字一出,宋余抬脸看着姜焉,阮承青也顿了顿,干巴巴道:“啊,怎么了?”
姜焉目光落在宋余身上,说:“没什么,突然想起风雪关距定北关不过三百里。”
阮承青恍然,说:风雪关同定北关俱都是我大燕要隘,侯爷骁勇善战,戍守定北关,抵御关外狼子野心的胡族,实为我辈楷模。”说到此处,不知想到什么,阮承青看了宋余一眼,就听姜焉说,“阮兄过誉了,论起骁勇善战,我族中长辈倒是常说起当年的并州名将宋廷玉宋将军。”
阮承青面色微变,宋余也愣了一下,阮承青干笑道:“侯爷,我和五郎该回国子监了,以后再一起吃酒。”
姜焉没再多说,说:“好。”
第11章
宋余自一场大病过后,脑子就不大好,能记住的东西不多,对于周遭经历的喜怒悲欢都似隔上一层雾。宋余并未将与姜焉的一面之缘放在心上,他如同小动物似的,敏锐地觉察出姜焉虽对他没什么恶意,可这人不好惹。
说来也奇怪,他明明是第一次见这个异族人,却隐隐的,有种好像在哪里见过的熟悉感。
宋余并未深究,他也深究不起来。自他那只小黑猫不见之后,宋余连着数日都愁眉苦脸,不快乐,吃饭时想着他的小黑约莫在外头挨饿,栗子烧鸡都不香了,天黑时又担心黑猫无家可归遭狗撵,坐立难安,得了闲就坐在院子里,仰着头,好似那只突然消失的小黑猫下一瞬就能从哪里冒出来。下雨时最是难捱,京都雨寒,宋余内袍都添上一件,他却在想,这样冷的天气,小黑要受苦了。
一想起这些,宋余心里就难受。
宋文看在眼里,说实话,那只古里古怪,又凶的小黑猫不见了,他是高兴的。可见自家少主子如此失魂落魄,又心疼不已,不由动了为宋余寻上一只乖巧可爱的小狸奴的念头。
对此,阮承青拍胸口将这事儿揽了过去,对宋文道:“文叔,这事儿我来办,保准儿找只又漂亮又温顺可人的小狸奴,让五郎将那只猫忘得干干净净。”
阮承青一副这事儿他有经验的模样,本就是嘛,这和新欢旧爱就是一码事,有新欢,谁还记得旧爱啊!阮二公子对这事儿清楚得很。
宋文讪讪的,有些将信将疑。
阮承青说:“京都城里哪块砖上有花二公子都知道,区区一只小狸奴!”
阮承青摩拳擦掌。
翌日散学,阮承青就拉了宋余,倒是要带他去看个好东西。一夜北风敲窗,宋余没睡好,今日迷迷糊糊地就着国子监博士的授课声睡了一整天,听了阮承青的话就摇头,打着哈欠道:“不想去,我要回家。”
阮承青说:“回什么家,我昨日就和文叔说了,你今日去我家玩。”
一听去阮家,宋余脑袋摇得如拨浪鼓,道:“不去。”
阮承青见他那模样,悻悻然,说:“哎呀,不是真去我家,我知道你怕我哥,就是一个说辞,”他捉着宋余的胳膊往外拖,道,“真的是好东西,我费了许多心思才寻着的,你见了一定喜欢。”
宋余无奈地抱着书袋跟他往外走,道:“我不喜欢看姑娘。”
阮承青:“……知道你不喜欢看姑娘。”
“不看姑娘,看小狸奴,”阮承青,“你的小狸奴!”
宋余眼睛微睁,说:“小黑?”
阮承青嘿然道:“是,黑不溜秋的,就是你的小黑。”
宋余语气激动起来,抓着阮承青的衣袖,说:“你真的找到小黑了?”
“哼哼,也不瞧瞧我是谁,”阮承青道,“我都说了,京都哪片砖上有花我都知道,不过找只黑猫,难得住我?”
宋余:“你可不许骗我。”
阮承青:“谁骗傻子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