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44节(2 / 2)
这里只是他们宣传的第一站,往后不少行程呢。
之后的十几天里,柳乘荫的日子是跑宣传中度过的。
其中还开了个发布会,公布预计上映时间。
柳乘荫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宣传效果很好,柳乘荫打开了一款售票软件里的《青年狂想曲》页面,看到点了“想看”的人已经超过四十万,至于真正的“想看”人数会是这个数据几十倍网上!
在这期间,九月份到来。
同时,全国的大学相继开学!
沪戏的今年的开学时间是9月6日,不过最迟报道时间是9月15日,所以柳乘荫并不着急。
另外,就算入学了,据吴华所说,研究生是没有科目考试,而研究生证明自己是否有资格获得毕业证的方式就是“解决问题”。
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是由导师所提供的,导师将自己所负责的研究项目的部分内容分给手下的研究生,然后导师通过研究生的表现评价其合格与否。
不过在这个规则下,有一种“玩法”,那就是,学生自己找问题,如果导师认可了学生所找的课题,导师可以学一下“出口转内销”那套,以导师的名义把学生自己找的题目立项作为研究课题,然后又将课题转交由学生去解决。
如此一来,但柳乘荫想要去拍电影时,只要让导师帮忙把电影作为课题立个项,然后柳乘荫就能把拍电影时间当成正常学习时间,拍完电影后,柳乘荫可以根据拍电影的经历写篇论文。
只要论文里有足够的东西,柳乘荫就能得到相应的类似于学分一样的东西,但柳乘荫能完成足够的“学分”后,就能成功毕业。
柳乘荫按审核的最长时间“十五天”留出了时间,而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在9月2日这天,新电影的审核就已经通过,准映许可证也下来了。
跑了近半个月的宣传后。
柳乘荫在9月五日这天的下午结束了所有行程,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电脑前,边打游戏边等待着第二周期的结算倒计时结束。
这一天,传说中“电竞之神”再度降临峡谷!
好在,柳乘荫并没有玩几局,没等他冲击到职业玩家的“生活区域”,倒计时就已经结束了,这让即将参加世界赛的选手们的免受心态炸裂的危机,也就是一些喜欢炸鱼塘的主播们难受点而已。
【0天00:00:03】
【0天00:00:02】
【0天00:00:01】
【第二周期已结束,现在开始进行结算…】
【本周期共发布作品数量:2】
【作品有:《以广告专业角度讨论当下电子游戏的流行趋势》(论文)、《年轻狂响曲》(系列宣传片)】
…
第54章 试映会
【开始对作品名称:《以广告专业角度讨论当下电子游戏的流行趋势》(论文)、《年轻狂响曲》(系列宣传片)进行评定】
【作品《以广告专业角度讨论当下电子游戏的流行趋势》(论文)——影响力:c-】
【作品《年轻狂响曲》(系列宣传片)——影响力:c+】
【综合影响力:b--】
论文居然也会成为被结算的作品?
这让柳乘荫有点意外,不过想到华国所有大学生的毕业论文会被上传到“识网”信息库中,如此一来,他们的论文便相当于被正式地公开“发表”了。
而系统会将他本周期内所有“发表”的作品进行结算。
捋清楚关系后,柳乘荫心里很轻易便接收了这个结果。
嗯,毕竟柳乘荫在这件事里得了好处的,自然好接受。
至于论文的影响力是“c-”这件事,柳乘荫觉得很好理解。
这片论文的影响力其实并不在于内容本身,而是在于他的“副产物”——宣传片和游戏。
可以说,论文之所有能有“c-”的影响力,这都是蹭了“副产品”的热度。
至于新电影的宣传片的影响力为“c+”的情况…
要知道,当初拍的《星海》宣传片才十分钟,用的是一台普普通通的笔记本电脑,就这样都得了个“b”的评价。
然而,现在拍《年轻狂响曲》的宣传片,直接拍了个系列,全部内容加起来超过半个小时,制作是用的设备是价格远超于当初那部笔记本电脑。
明明投入更多,结果才得了个“c+”?
这让柳乘荫一时间有些懵。
不过,在思考了一会儿后,柳乘荫想通了其中关窍。
柳乘荫明白过来,《星海》宣传片之所以影响力这么高,那是因为它是柳乘荫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完美观感】所衍生出来的美术能力。
第一次见,世人自然会震惊。
可如果早之前已经见过了一次,那么一回生,二回熟,再往后就逐渐见怪不怪了。
所以,明明投入更多精力,但因为没有实质上的突破,因此只得个“c+”也并非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