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46节(1 / 2)
但又保留了几个大场面,用于展示柳乘荫“来源于生活,有超脱于生活”的艺术加工能力。
以这种方式告诉别人,他即可以“现实”,也可以“理想”。
说白了,这部电影主要就是柳乘荫用来“炫技”和“对答案”的,一切都是为了冲奖去的。
电影继续。
敲门进来找孟华的人是他们乐队二号人物,一个名字叫兰悦的女生。
兰悦来是要告诉孟华,因为民乐队最近几年参赛的成绩都不理想,所以学校打算以后都直接将今年的参赛名额交给洋乐系。
为了体现逻辑性,柳乘荫对原本的“废除民乐系”做出了修改,变为了“夺取参赛资格”。
毕竟,以当前的国情,如果哪个校长敢做出这种明眼人就能看出立场“不正确”的事情,绝对会被网暴个通透。
而以“成绩不好”为由减少支持力度,“减少”参赛次数,就比较合理。
在第一幕,柳乘荫直接爆出了电影的第一个矛盾点。
同时圈出外来乐器排挤传统乐器的问题,引发思考。
之后依旧是主角作为新生入学本想学西洋乐器,但被发传单的师姐,即女主角吸引,加入了民乐系。电影的男主名为张铮,女主名为萧楚楚。
因为名字,所以男主选择了古筝。
在设定中,张铮原先是一个电子游戏高手,因为在打游戏的过程中,他锻炼出了强大“连招学习能力”和惊人的手速。
这两样能力里在学习古筝时也体现了出来。
复杂的乐谱和连续的复杂指法,张铮可以当游戏连招去记,把琴弦当成键盘摁键,学习速度远超其他初学者。
为了加入民乐系乐队,更进一步接近女主,张铮十分努力地去学习古筝,再加上其却是有着很高的天赋,最终成功以古筝初学者身份被招入了系乐队。
一开始,柳乘荫还觉得自己这种剧情有点“龙傲天”,是不是要改改。
毕竟根据【乐理】所赋予常识猛踏知道传统乐器的入门时间通常是要用“年”计算的!
一两个月古筝入门?
怎么可能?
不过,柳乘荫后来查过后发现,初学者进入乐队并非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相反这在非专业院校所组织的类似于“兴趣班”的乐队里,其实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不会弹奏乐器?
不要紧!
他们有特殊的速成方法。
只要有点天赋。
练上一两个月就能上场!
当然,指望一两个月能上手一门传统乐器自然是不可能的。
其实,这种速成方式跟流水线作业有异曲同工之妙,新人只需要专门练习一首合奏的曲子中,自己所学乐器的部分的…一部分。
一两个月练下来,至少听起来跟那些正常学习了几年的人差距不大,甚至如果不是非常专业的人根本听不出来差别,当乐队需要表演那首曲子时,再把专门练过这段的新人换上去撑撑场子,没什么问题。
就很真实…
柳乘荫查到资料后,便将这些改编成了剧情的内容。
电影里,因为华国传统乐器入门难,这点很劝退那些一时兴起的人,民乐系想跟易入门的西洋乐器竞争,便也用了这样的办法。
而洋乐系的乐队根本不需要这样,因为想学西洋乐器的人很多,甚至这些人里很多都是“带艺入学”的,根本不用从头教,直接就能上手!
甚至连“带艺入学”的人数都远超出乐队所需,因此他们不仅不缺可以直接用的人手,甚至还能搞筛选,优中选优。
民乐系虽然也有“带艺入学”的存在,可以直接上手乐器的人,但数量很少,终究还是得靠培养新人才能补充完各个位置。
这些年来,民乐系乐队靠着这样的配置参赛,成绩怎么可能不差?
然而,在张铮加入了乐队不久后,他突然发现,原来萧楚楚其实已经心有所属!
随后,“失恋”的张铮开始摆烂,放弃了先前为了追求学姐,而伪装出的风度翩翩,恢复了原来那副不羁的叛逆少年面目。
他开始通过弹古筝来发泄情绪……
第56章 斗琴!
乐队里让张铮练习的那些演奏片段,他只是随便练练,跟上同期的进度后,就也不再多练习,剩余时间,他开始挑自己喜欢的去学、去练。
为了发泄情绪,他专门学习那些激昂、爆发、快速的旋律。
接着,他又找资料,学习用古筝模仿兵戈铁马的声音,用这些东西释放心中还未绽放就枯萎了的爱情,最后甚至自个谱写出了一个曲子。
这一段剧情意欲引发一波人们对“应试教育”和“兴趣教育”的思考。
新的深度,get!
之后,某天,女主角也知道了本属于民乐系乐队的参赛资格要被转给洋乐系的事情。
然后因为机缘巧合,知道了孟华一早便知道这件事情但却没告诉她的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