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2)
金甲卫从废墟里?拖出一具蜷缩的焦尸,腰间司礼监的玉带扣已熔成扭曲的一团。
火光冲天的那一刻,996的任务完成了,小仓鼠屁颠屁颠地跑路离开。
“督公……殁了?”
小皇帝攥着奏报的手指微微发颤,澄澈的眼里?映着纸上?的墨迹。
陆长陵立在珠帘旁,玄色蟒袍上?的金线蟠龙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陛下,生死有命。”他温声劝道,指尖不着痕迹地拂过奏折上?“尸骨难辨”四字,
“不如追封罢。”
小皇帝眨了眨眼,懵懂地点?点?头。
殿外?槐花被风吹落,有几瓣飘进朱砂印泥里?,被玉玺压成淡红的痕迹。
“还有一事?。”
陆长陵忽然从袖中?取出太学名册,
“周氏女已破格录取,文章做得极好。”
他指着某个被朱笔圈起的名字,
“不若此后专设女子名额?”
“专设?”
小皇帝歪着头,冠冕上?的玉藻簌簌晃动,他年纪虽小,可也记得当?日在金殿之上?的周玉和万海吟,自觉实在出彩。
于是小皇帝点?点?头:“准。”
陆长陵唇角微扬,目光掠过殿外?——三百车新稻正停在广场,沉甸甸的谷穗压得车辕吱呀作?响。
这是江淮舟差人连夜运来的,说是寻得的异种,穗长粒饱,一亩能抵寻常三亩之数。
也不知?他怎么闲的,居然有这种功夫。
陆长陵自然不知?道,这是江淮舟用系统的积分去商场里?面兑换了——花光了他所有的积分。
在离开中?京之前,江淮舟把能做的都做了。
“陛下。”
陆长陵忽然蹲下身,与小皇帝平视,
“臣派人在御苑辟了块御田,这些稻种,”他从怀中?掏出个锦囊,倒出几粒谷子,
“陛下亲自照看可好?”
小皇帝的眼睛倏地亮了。
天呐,每天都是上?课上?朝,两点?一线,现在能够种稻子玩,小皇帝当?然高兴——
自此,显德的史书记载:
显德五年夏,帝亲耕御田,新稻亩产倍增。
同年,太学首开女科,取才女十二?人。
而?民间流传更?广的,是往后稻浪千重,如有神助,天怜百姓黎民。
三日之后。
江淮舟带着沈斐之抵达了江南。
江都王在北境赫赫有名,不过江都王妃,万贞,是江南的祖籍,一手医术,名气非凡。
江都王卸下北境大元帅的职务之后,就在江南养老了,平常也就一年去北境巡查个几个月,若是没有大仗,倒是舒坦。
北境风霜雨雪的,漫天黄沙,实在是不适合养老。
江南风水好,风景好,养山养水养人。
青石码头泊着几叶扁舟,晨起时总能见着渔娘唱着菱歌,惊起一串掠水的白鹭。
一白衣公子斜倚在画舫栏杆边,趁着船过水波,硬是拔了朵莲花,指尖捻着朵并蒂莲。
忽有清风拂过,掀起对面青衣客的帷帽——
墨翡簪,玉白的脸,朱砂痣,狐狸眼里?噙着熟悉的笑意。
只是那双手再不必鲜血淋漓,此刻正稳稳握着《显德纪事?》的最新卷册。
“世子爷,这江南可真是好风光。”
沈斐之从书卷之中?抬头,屈指弹了弹他手中?的莲茎,惊起两只交颈的鸳鸯。
当?日火光冲天,烈火焚尽所有枷锁。
从此以?后,世上?再无录玉奴,录玉奴已经死在中京的那场大火之中?。
而?,
沈斐之重新在这世上?活了过来。
司礼监一切全部交给了青溪,而?金甲卫上?交摄政王,从此,中?京琐事?皆与他们无关。
江淮舟又派人把沈家的坟迁到了江南,这儿?不仅风光好,风水更?是好。
江都王府坐落于江南水乡最灵秀处,白墙黛瓦在潋滟水光中?倒映如画。
西角门?的粉墙边栽着数十株垂丝海棠,花开时节如云似霞。
江淮舟幼时最爱在此偷偷摘花,带给万贞王妃。
江淮舟带着沈斐之踏入王府朱漆大门?时,惊飞了檐下一对正在筑巢的燕子。
沈斐之一袭青衣被夏风吹得翻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