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2 / 2)
“因为这是特别的工艺,同志,”店里的顾客很少,店员主动走了过来:“这本笔记本放一百年都不会坏呢,外皮是特别鞣制过的牛皮,永不褪色。”
“很久很久都没有人请过我喝咖啡了,”伊万把笔记本递给店员请他包好:“王耀老师,等一会儿能请我喝咖啡么?”
“布拉金斯基同学,”王耀接过店员包好的笔记本:“您不会是想向我推荐文学咖啡馆吧?”
文学咖啡馆可能是今天涅瓦大街上唯一满座的店铺,看来普/希/金的确是
', '')('<!--<center>AD4</center>-->苏/联人最喜爱的文豪。两人甚至等了一会儿才等到位置,这个咖啡馆和王耀曾经的认知区别不大,这里除了甜点好像也还有正餐。
“距离上一次我来涅瓦大街已经过了十年了。”伊万看着窗外偶尔走过的行人:“而这次其实是我第一次来这家咖啡厅。我的家就在这条街的尽头,这条街的尽头就连着列/宁/格/勒大学,我父亲是个军人,我母亲当时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我们就住在教职工的宿舍楼里,只要过一座桥就能到这条街上。”
正餐的时间其实已经到了,咖啡馆的正中有钢琴在演奏,王耀搅了搅杯子里的咖啡:“我在想,你为什么不回莫/斯/科呢?寒假有一个月长呢。”
伊万把视线从街道转回来:“莫/斯/科的家里没有人,我的姐姐身体非常不好,每年冬天大家都会陪她去南方。”
你也可以一起去南方啊,王耀心想,但他觉得这一定是个愚蠢的问题,所以并没有问出口。
“你的姐姐,从小时候开始便身体不好?”王耀小心翼翼的开口。
“我的姐姐比我大十岁,我十四岁的时候她二十四岁,就和现在的我一样大,我父亲一定要为她选择农场的工作,那一年的工作经历严重的毁坏了她的健康,以至于她要付出一生的代价。二十四岁前,安娅会在她休息的日子带我来逛涅瓦大街,到食品店给我买点糖果,有时候会带我去照一张相,但在她二十四岁之后,这一切都不会再有了。”
“……”
“……”
“伊万。”
“嗯?”
“很抱歉,我家里就我一个孩子,我可能体会不到你的感受。不过……刚才为你买蛋糕的时候,好像稍微能体会到一点做哥哥的感觉呢。”王耀把菜单递给他。
“王耀!老!师!!”伊万捂住了额头。
“怎么了?”王耀笑眯眯的看着他。
“现在的感觉和我得知你往我的酒里灌水时的感觉很像。”伊万从指缝里瞥了对方一眼。
“嗯,俄餐和德/国菜一样,素食很少呢。”王耀指着菜单:“假设你现在是十岁,你想要点哪些菜?”
“我一定不会点你指的那道酸黄瓜。”伊万终于接过菜单:“如果是我十岁的话。”
“呵呵,别说十岁的我,就是二十六岁的我也不想点这道菜。”
“那我就点酸黄瓜吧。”
“mapnhoвahhыeoгypчnkn(酸黄瓜),我的舌头有没有更灵活一点?”
“颤音p又发错了。”
……
伊万记不清后来他们聊到了哪里,好像和文学无关,只是觉得郁闷的情绪不知不觉消失了。苏/联人是yi-n郁的么?有时候他会这样问自己。苏联/人和世界上的其他人真的不同么?有时候他会这样不停地问自己。中国人又是怎样的呢?说德语的王耀,说俄语的王耀,他却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虽然他是他唯一见过的中/国人,但他几乎确信这样的人就是中/国人,不是乐天的,不是憨直的,而是一种温婉的柔韧,让人难忍别样的动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