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2 / 2)

慧眼拔擢他入御医监的医监主宰,却认为他是个不世出的天才,而天才总有些与众不同、曲高和寡。而且除了他天分之外的xi_ng格、背景、出身,主宰大人也不感兴趣。

其实药王这封号不过是听上去响亮光鲜,实际上不具实质官位,也未列官阶。

进入了御医监后,他的身分和一名领薪俸的衙门小官差差不了多少。

勉强要说封为药王之后的日子,和受封之前有何不同,差别大概只在他不得不搬进那栋皇帝赏赐给他的京城豪宅——不必再寄居于书院供给他们这些青衣书生住的大杂院了。

但是这一栋阔绰的大宅与皇帝送给他的成群奴仆,相对地也给淳宇浪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瞩目。

这些奢侈的排场,让一些以为他受封之后,即将要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了的达官贵人,开始对他和他的家世产生了兴趣,还派人四处打探消息。

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想替自家闺秀物色一个乘龙快婿——能够门当户对最好,不然起码也得找个家世清白、前途

', '')('<!--<center>AD4</center>-->无量的栋樑之材。

可是不久之后,那些人马上发现医监内部斗争激烈,即使受到皇帝欣赏,也不代表淳宇浪能一举突破重围,爬上个一品主宰官位——反倒是他不爱和稀泥,全心专注在自己研究上头的作风,让他出了一阵子锋头过后,在医监内被打入冷宫,派去接下药库小吏的差。

于是那些个趋炎附势的势利之辈,便不再浪费时间、银子去打听他的背景——虽然他们先前也没打听到什么真相,只打听到了些道听涂说、毫无根据的流言蜚语。

这些流言都是过去在医监内,一些妒忌他药王之名的ji_an佞小人,暗中诽谤他的出身、纯属捏造的谎言。

谣言内容不是指称淳宇浪绝口不提自己的出身,是因为他爹娘是流放外地的j_ia_n奴,身分卑j_ia_n让他引以为耻;便是说他爹娘都是不识字的乡下佃农,没教养也没钱,淳宇浪不甘于做个穷奴才,所以早早离开故乡,上京求功名云云。里面从没半句好话,也从没半句是真话。

这些不间断、时时翻新、四处流窜的中伤耳语,淳宇浪有些听过,有些根本懒得去听。因为那荒诞不经的内容,和事实不仅毫无关联,那些散播谣言者,也不值得他浪费时间理会他们。

其实他的身世没有半点不可告人之处,只是他认为即使自己为了澄清这些无聊谎话,把自己的身世一五一十地公诸于世,也不能保证那些诽谤的话会就此消失。说不定还会加油添醋地演化出更多的谎话,平白给好事者们多添了个闲嗑牙的话题罢了。

因此,对付这些谎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漠视它、冷却它,一旦失去了嚼舌根的热度,早晚大家就会忘记它。

不过在这些谣言自然消灭之前,淳宇浪自己就先受不了御医监内勾心斗角的丑态,官场上的酱缸文化,以及在y_u望与野心的催化下,原形毕露的人xi_ng丑陋面。于是丢下一纸辞官信,扬长而去,隐居山林,一隐就是八年。

如果不是几年前救了一只误闯危险森林、差点送掉一条小命的小野兔,如果不是此后小野兔便开始年年造访(骚扰)他离群索居的谭荖峰,如果不是小野兔的固执与有趣,让他由最初的“不胜其扰”渐渐到“翘首等待”小野兔所捎来的点点滴滴解闷信息,如果不是……

太多太多的“如果不是”,堆叠出了一个难以撼动、他再难否认的事实,那就是——小野兔在他心中的地位,不再是偶尔捣乱自己平静日子的小石子,而是一股结结实实扎根在心里、难以忽视的力量。

他过去总认为人生在世,情感或金银财宝、地位权势,全部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不要找个伴过一辈子,并不重要。甚至觉得人与人的情感,多半是拖累人的包袱,少有能成为帮人升华的助力,浪费时间在人的身上,不如将时间花在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头来得好。

乍听他的想法,很多人会将他视为离经叛道,或孤僻自珍,自大不群的人。

其实他只是不喜欢一些人,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软弱无力,却不图长进,只想靠着结党营私、壮大声势,仗势欺人来占便宜。

还有只因不想落单,便伪装自己迎合别人的喜好,毫无自主意识,总是随波逐流的人。

遑论一些只为传宗接代,或结合、壮大家族势力,以及为利、为名、为美色而待价而沽,基于各种理由,就是不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