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1 / 2)

('<!--<center>AD4</center>-->有薄茧的手,道:“你虽平素心浮气盛,但也算于这一道下了苦功,甚好。”

彼时我来不及褪去比剑时着的银甲,极为乖巧地蹲在他椅边对他道:“臣弟愿为太子哥哥效犬马之劳。”

那时的他究竟知不知道,有一日我会用这只手执着长剑,带兵闯入正阳门,背叛他的齐国,逼宫我的亲侄儿。

我握着手腕摊开手掌,那上面的薄茧的早已褪得毫无痕迹了。

当时,我刚醒来的时候,苏喻为我端来汤药,我左手接过药碗,习惯性地用右手执匙,然后我发现竟再无力拿起。

苏喻坐在床边的椅子上,他的眼神动了动,又流露出那般略带哀伤的同情眼神。

我端着药碗送到唇边一饮而尽。

右手废了,旁的没什么。

只是可惜了……

春雨,窗前,有人握着我的手,一笔笔写下“谢时舒”这三个字,他在身后对我道:“上善若水,舍予为舒,是个好字。”

唉,可惜了太子哥哥手把手教的一手赵体小楷。

苏喻这个人好像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他见我喝了药,忽然道:“殿下似乎哪里……变了一些。”

他说这个话,也没有是真的让我回答。

反正我醒来后,关于是谁救了我这件事,他俩互相推来推去,韩姑娘说是苏大人把我送到她们韩家的别苑中,苏喻说是韩姑娘精心照顾,总之……

直到我对他俩说:“别谦让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好事,谁救的谁被抄家灭门。”

他俩才神情各异的陷入了沉默。

趁韩姑娘不在的时候,我曾问过苏喻,为什么会把我送到韩姑娘处请她收留,她是一个女儿家,且不说为她带来麻烦,他苏喻就不怕韩姑娘一个害怕把我交出去?

问这话时,苏喻好似是随便找个方向望着,道:“去年中秋,宫中大宴百官,韩大人携了韩姑娘入宫赴宴。一个姑娘到底喜欢谁,眼睛落在哪里,眼中几分情意,自己也许不觉得,旁人却总是看的一清二楚的。”

他欲言又止,我望向他,见他清澈的眼瞳中空落落的,像是有着三分自嘲三分倦怠,他终于还是继续说了下去。

“只是自己的心,却是世上最难看清的东西了。”

至于苏喻这等忠臣孝子为什么要救我,又为什么放弃大好前程,跟着我到这漠北小镇隐姓埋名,他不提,我也没有问。

我想,并不是所有事都要求个明明白白,更何况有些事,本人也未必说得清楚。

忆到此处,我还没想明白怎么甩掉苏喻,他却忽然握住我的右手手腕,蹙眉道:“怎么伤了?”

我倏地抽回手,自从这手废了,我就很不喜欢有人碰它,手腕上的伤疤狰狞,屈辱,时刻提醒着我谋划多年功亏一篑,落得毕生所学尽废的下场。

我缓了一下语气,道:“被赌坊打手推了一下,小伤不碍事,走吧。”

苏喻便也不语了,他又取来两把腰刀,为我将一把悬在腰间。

这漠北民风彪悍,马匪横行,平素只在镇上还好,若是出远门,不管武功如何,人人皆佩武器,纵然不遇敌,拿来切羊肉牛肉也是方便的。

见这苏喻一时半会儿打发不掉,我只得与他步出医馆,只是刚下了一级台阶,背后骤然起了一股寒意。

那是习武之人的直觉,我没来由地向后退了一步,右手拔刀。

就在此刻,变故陡生。

右侧暗处闪出一人,一抹寒光。

我心底只来得及闪出一句“好快的剑”。

他的剑冲着我脖颈而来,剑锋到时,我的刀也到了。

“铮”的一声,是我的刀格住那剑时发出的刺耳声音。只是下一刻,我的刀就被他击飞了出去。

然后他那样快的剑锋竟然收住了,转而架在我的脖颈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