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让他装,让他装!(1 / 2)

第110章让他装,让他装!

“感业寺……”

李承乾喃喃地读着匾额。

这地方他有些印象,禁苑里确实有这么一座佛寺。

太上皇驾崩时,皇太妃们便全部入感业寺为尼。

毕竟那些姑奶奶们留着,辈分比皇帝还高。

如果对朝政指手画脚起来,很难遭得住的。

比如那位又菜又爱玩、间接导致李世民兄弟阋墙的张婕妤。

但若要把太妃们都殉葬,跟着太上皇一起殡天,又太残忍了,我们大唐不玩这些的。

所以,索性把姑奶奶们塞进感业寺里拉倒,眼不见为净。

“都是阿翁的妃子啊……”

李承乾的脑海里,自动浮现一群搔首弄姿的白发老太太。

顿时一阵反胃。

就在这时,吱呀一声。

佛寺的边门开了。

从中走出一位香客。

“禁中的尼姑庵,怎么会有香客?”

李承乾心中疑惑,勒住马缰绳,远远地观望。

只见那位香客是位年轻的女性,一身黑白的衣衫,看着素净,料子确实上好的丝绸罗衣。

秋风吹过,衣衫贴在她身上,勾勒出婀娜的身段。

李承乾看入迷了,心中恍惚升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冲动。

那位陌生的女香客,余光也瞥见了林子前的骑手。

只见那骑手披头散发,身披粗犷的铠甲,乍一看好像是突厥人。

她立刻回想起九成宫的那起不祥事件,吓得嘤咛一声,一屁股坐在地上。

“你别怕!”

李承乾怕旁生枝节,小声抚慰,纵马慢慢走到那女香客面前,撩开自己的飘柔长发。

“看,是孤!”

女突厥?……女香客几乎脱口而出。

但她之前曾被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辽东节度使连续打脸数次,所以城府比以前更深了。

学会了在宫中多看、多想、少嘴贱的保命哲理。

能出现在禁苑之中,男生女相,好奇装异服,善骑,自称孤……

这些要素叠加,她便认出了面前这位古怪骑手的身份。

立刻整理仪容,起身请安道:

“妾身拜见太子殿下。”

“哦?你认识孤?”

李承乾饶有兴味地挑起一边的眉毛,对这机灵的姑娘颇为满意。

“你是何人,缘何出入感业寺?”

那女香客低着头,谦卑地回答道:

“妾身姓武,名媚娘,并州人士。幸蒙圣恩,觍封才人。”

是的,她就是之前常来立德殿嘴贱的“五姨娘”,未来的则天大帝,武媚娘。

在亲眼目睹了杨氏借顽劣子之力,原地飞升为杨妃以后,她恍然意识到,自己成了后宫中垫底的存在。

她意识到,在当今陛下的手里,她大抵是没有出路了。

于是,她便心灰意冷,成天窝在感业寺面壁思考人生——

既是提前适应退休环境,又是与皇太妃们打通关系。

将来拎包入住一起当室友的时候,不会尴尬。

她就这么渐渐淡出了后宫,只是杨氏与李明闲谈时,偶尔提过一两嘴。

没想到,今天竟能在寺院外,偶遇太子……

李承乾脸色一变:

“才人?你是父皇的妃子?”

没想到这位年轻女郎比他还大一辈,李承乾下意识地就要翻身下马。

他虽然大事荒唐,但在小事上,身体仍然本能地遵循着礼法的教条。

“请殿下自便!”

武媚娘连忙阻止了李承乾下马的举动。

她知道这位太子爷腿脚不便,而且对此还挺自卑的。

如果坐视太子下马,那她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就要大打折扣了。

她换上悲切的口吻道:

“妾身无用,虽腆列后宫嫔妃,但未能为帝室开枝散叶。

“只能常来感业寺,为大唐社稷祈祷求福。近日又不幸染疾,所以无缘秋狩盛会。

“殿下只当妾身为民女便可。”

一段话,既把姿态放得极低,又漂亮地解释了自己为何出现在此处,还表明了自己冷宫妃子的身份,语调却又不哀怨。

李承乾听得就很舒服。

嘴里说着“哪里哪里,孤岂敢对姨娘失礼”,但仍然心安理得地坐在马上。

根据礼法,成年皇子对父皇的后宫是要回避的。

但众所周知,大唐老李家的家庭关系,比较……奔放。

比如隐太子李建成,就与老爹的张婕妤发展出了一段纯洁的男女关系。

而在此时,在禁苑的密林之中,四下无人。

只有一对年纪正合适的青年男女。

李承乾忽然有些不知所措。

心中瘙痒,只能偷偷欣赏着小妈的美颜。

而武媚娘当做不知道,低着头,犹抱琵琶半遮面,半推半就、面色绯红地让他就这么看着。

过了半晌,李承乾硬是把心里的冲动强压下去。

冷静!

父皇还在呢!

千万别被套上秽乱后宫的帽子!

自己为了这太子之位,担惊受怕了一辈子!

千万别因为一个女人而功亏一篑!

对着镜子看自己还不够吗?

“咳咳!”

李承乾这才恍然回过神来,一本正经地说:

“孤得回去了,秋狩正在进行中。

“武姨娘也请安心养病。”

武媚娘轻叹一口气,福了福身子:

“媚娘恭送殿下。”

李承乾策马跃出几步,却又勒马回头。

“你说,你常在感业寺祈福?”

武媚娘恭顺地回答,语气中透着似有似无的哀怨:

“回殿下,后宫清冷无事,这是妾身唯一能为大唐做的。”

“这寺庙灵验吗?”

“灵验的。”

“好!”

李承乾扔下这个字,便纵马离去。

呼……武媚娘听得马蹄声渐远,这才长出一口气,高昂起头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