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 / 2)

“这要怎么检查?什么指标?”

“手掌打开,平放,用指腹按压。”江寻芳摆弄花缀的手掌,在掌心绕圈,从掌根推到指尖,“从外上限到外下限,再从内下限到内上限。”花缀的手被搓得发热,不由自主地使不上力,任凭江寻芳牵引着,抚摸空气。

“没检查到。”花缀说。

江寻芳把花缀的手放回她自己胸前:“等你熟练了,再来检查我。”

花缀揣着手,借着衣袖掩盖,悄悄触碰自己的。

江寻芳的……曲率看起来更大。

花缀挪开眼睛,视线满屋子乱转,就是不肯再看江寻芳。

懒人沙发里太舒服,花缀发着呆,连江寻芳什么时候离开都不知道。等江寻芳再出现在眼前,是举着电脑,让花缀看一篇pdf。

标题是:旅游计划。

有高铁只需要半小时就可以到达的著名邻近城市、坐地铁两小时即可到达的历史古城,还有飞机两小时直达的遥远临海城市。

每个城市滞留二到三天,加上路途上的时间,大约十天。

江寻芳甚至连地铁路线都规划好,除去必游的著名景点,还有随机发现新惊喜的机会。

宋体五号字体,单倍行距,整整五页。

图文并茂,共五千余字。

花缀:“计划很好。可是……这个季节去那个临海城市,会不会太冷了?”

江寻芳考虑到这一点,把手机里某购物软件的购物车给花缀看:“在我们去第二个地点的第一天,邮寄或在当地购买羽绒服,去第三个地点时放在包里,飞机落地就换上。”

花缀:“……一定要这样吗?”

江寻芳找到两地天气预报的结果给花缀看:“温差有二十度,根据查到的攻略来看,一定要穿羽绒服。”

“好吧,”花缀说,“行李都需要带什么?”

江寻芳答:“轻装上阵,带一些换洗衣物就可以了。方便购买的一次性用品可以到酒店点外卖,只带必须要带的东西。”

花缀点头,打开自己的行李箱,倒腾出许多护肤品,问江寻芳要分装瓶。

江寻芳不解,思索实验室的用品里是否有一种叫分装瓶的瓶子:“什么分装瓶?”

蒸馏瓶、试管、烧杯、量筒、离心管、称量瓶……分装瓶大概就是标注在100毫升及以下的小容量玻璃容器?

花缀看江寻芳的眉头越皱越紧,忍不住发笑:“旅行装护肤品、化妆品、洗发水、沐浴露一类的小塑料瓶,不是实验室里的那些。”

江寻芳松开眉头,说:“飞机上只能带瓶身容量为100毫升及以下的液体,总量不能超过1000毫升。”

花缀翻到几个小样,75毫升,可以带。

整理好必带衣物,花缀想到一件重要的东西。

“我的日记本还在你手里,旅行的时候要带。”

那本粉红色的日记。

江寻芳一直把它收在书包里,随身携带,从未示于人前。

她珍藏着,第一次看时通篇浏览,一目十行。第二次逐字逐句看。第三次每个字眼都要反复看。第四次琢磨标点符号的含义。第五次分段细看。第六次一整篇一整篇看。第七次倒着看。第八次从高考前一天她落下泪痕的那页开始往前看,再往后看。第九次看笔迹。第十次再像第一次一样从头到尾顺下来看。

不敢说倒背如流,但江寻芳记得花缀怀疑、否定怀疑、否定怀疑之否定,和彻底推翻怀疑的每个重要节点。

她好像亲眼看见哭泣的花缀、自我鼓励的花缀、再度崩溃的花缀,和打破一切疑虑建立完全自信的花缀。

那个坚强又阳光的花缀,最终出现在她眼前。

第 14 章

最先去的是地铁两小时就能到达的邻近古城。

花缀在江寻芳制定好计划的当晚收拾好行李,第二天就出发。

她在躲避什么,江寻芳心知肚明。

早上七点,花缀定的闹钟准时响起,一刻不拖沓地钻出被子,烧水,泡两杯燕麦,叫江寻芳起床。

江寻芳定的是七点半的闹钟,闹钟不响,生物钟也不响,被花缀拽起来的时候,眼睛酸疼睁不开。

花缀一松手,江寻芳倒在床里,胸腔共鸣,哼了一声。

由于没有在正确的睡眠周期里醒来,江寻芳的大脑一直宕机,到了地铁站,差点上了反方向的车。

花缀拉着江寻芳的手,像牵着木偶。

“怪我,提前把你叫醒了。”花缀说着,推江寻芳进车厢。

两道车门依次合上。

江寻芳坐在最右侧挨着车门的座位,有挡板可以依靠。

“不怪你,”江寻芳把花缀的行李箱拉过来,“怪我,没想到你真的能准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