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2 / 2)
“放弃数学这件事,她有和你聊过吗?”江栎川问。
“聊过,其实那天我们聊了挺久。”高中退出竞赛的时候,岑韵主动找过李秋毅。
他们没有争吵,没有急眼,没有哭鼻子,就淡淡地聊了很久。
李老师说得少,岑韵倒说得多。她和李秋毅表示,这真的是她慎重思考后的决定。
她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呢?其实李秋毅并没有懂。
所以他困惑了很多年,以为是少女不成熟的考量,等她以后长大一些了,她就会回头。
可是我倒认为少年岑韵的思维可能相当成熟——听了李老师的描述,江栎川心里这样想,但却没把这层意思告诉李秋毅。
她看着李老师简陋的屋子,潦草的衣着——暂时猜不出来他有没有买房。但至少今天,这么心急的情况下,他没法开车去接自己。所以很有可能,他也并没有买车。
回忆岑韵日常的种种,江栎川突然对她内心最深处的考量有所洞察。
她退出竞赛,放弃保送的时候是高二,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吧,她已经考虑到那么远的事情了吗?所以她才说这是她‘慎重的决定’。
“她说了很多很多,”李老师回忆着那天,“我记得我们从学校出发,一直聊,一直走,走了一夜,走到了海边。”
“……”江栎川了解她,她猜得到情商那么高的岑韵,那晚会说些什么。
“时间还早,要去看看海吗?”李老师邀请江栎川。
他们今天重走了那晚岑韵和李秋毅走过的路,果然,路的尽头就是海。今天是个晴天,海真的特别蓝,也特别美。
也许对于没有世俗欲望的李老师来说,海就是纯净的海,这份美就能代表这世间一切。
但其实……唉,是啊,对于这样纯粹的人,谁能坦然地把某些话说出口呢?
因此,您太笃定了,笃定自己了解的她,就是真实的她。
“小江!你能帮我劝劝她吧?”李老师现在把眼前的年轻姑娘视作了新的希望。
江栎川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什么好。
“没关系,我会等的,”纯净的人有特别纯净的执着,他看着美丽的海,饱含信念,“如果有机会帮我转告她,不论她需要多久,我都会等的。”
第122章 数与爱,耻与穷
为什么岑韵能让那么多人说出:我愿等你。这样的话?
是因为岑韵的才华太过诱人吗?就像你们说的,她在挥霍人生,浪费时间。如果无法劝她回头去做个数学家,就是学术界的损失。
“我做这一切只是因为她爱数学,”李老师说,“我不是因为她的天赋而惋惜的。我惋惜是因为我知道她爱数学,和我一样深爱数学。”
我没有什么才华,直到暮年也没有什么建树,我不像陈院长他们那样能度量她的潜能,我也从不期盼她功成名就。我做这一切是因为,我和她是朋友,她有多爱数学我知道,我不希望她此生放手所爱,就此虚度。
爱,因为这是爱,不是喜欢,是爱。
直至今天,李秋毅的这句话才算是深深触动了江栎川。
她忽然意识到,李老师说的也许是对的,如果不是爱,岑韵为什么总对自己和数学的过往避而不谈?如果数学对她来说就只是个特长,她谈起自己青春年少的回忆,为何数学总是被挖去的一块?
告别李秋毅,踏上归途时,江栎川随便查了几位数学家的生平:赚钱的没见到几个,穷困窘迫的到处都是!这还是留名青史的数学家呢!那些寂寂无名的呢?
所以她理性地割舍了这份爱,选择了一个可以保证小康生活的专业,成为了一个无爱之人。
这是一个理性的决定,人之常情。
但当江栎川洞察到岑韵对数学的感情是‘爱’之后,这种割舍就有了极度悲情的意味,这种悲情令她感到心痛。
不能获得幸福吗?不能都拥有吗?陈院长、李老师没能给与的东西,我有办法提供吗?我能为她想个好办法吗?
江栎川努力地思考了起来。
但此刻的她却没有意识到,人的意识不是割裂的,人的意识其实高度统一。岑韵的懦弱并非孤立存在,她割舍的爱人不止数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