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2)
二月二十八,后军正式拔营起兵。
此次北征,前军经白云山过玉龙关进入漠南,后军过东库关渡濆江进入漠南。前面一条路经过延绵的大山,虽行军不易但却可以沿着北边的沙漠行军而不被袭击,只要严把玉龙关就可为粮草辎重的运送留下一条安全的大道。后一条路横穿草原腹地,一路上变数颇大,所以粮草辎重必须随军而行。魏池任参领,运粮的军案也要给他过目。王允义随先帝征战多年,自然是经验丰富,魏池自知自己所学不过是些书本功夫,所以除了问些不懂的问题也不多加评议。
大军开始向北进发。过了峰谷关后景色便与之前的有所不同,平原上隆起了一个个的小丘,身边的杜莨告诉他,这就是白云山脉的末端,也就是说离边境已经很近了。又北行了两日后,在朦胧的地平线上看到了一排灰青色的山脊,这就是雍山了!一条大江从地平线上蜿蜒而来,发出轰隆的声响。看着近其实远,又行了两日才看清这条巨龙的真身。
还是初春,正是濆江破冰之时,虽已经是下游却还能看见不少桶大的碎冰,前两天听到的轰隆之声便是破冰的声音。濆江起源于雍山,因为其水量充沛,河道复杂而成了阻击漠南的天然壁垒。濆江边便是北上的最后一个关卡北库关。
北库关的长官季刚峰已经守关十二年,和王允义是多年的好友,两人一见激动不已,立马携手入帐畅谈。其他的将领便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魏池所要做的便是谏言,这是战前,他又是外行,当然是不去添乱为上。偷了一个空,魏池钻出了王允义的大帐独自来到濆江边,坐在块石头上发呆。
魏参领好清闲!不去大帐中听命反而跑到这里来偷凉快!
魏池回头一看,来者正是参将杜莨,行军之时汤合为了不和魏池同行,特意和杜莨打了个对调。这个杜莨是副统帅奎思齐的手下,虽然和胡杨林一般的年纪,却是世家出身,又中过武举人,便当上了参将。这人是个话唠,又是个自来熟,不搭理他都能唧唧咕咕一宿。
不过是些交割的杂事,我去凑什么热闹?魏池笑着拱拱手:杜兄要不也来偷偷凉快?
时值二月,江边风冷得刺骨也不知杜莨这个偷凉快从何而来
杜莨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我可不用了,我不像你,那么冷的雨淋一夜都不病。整个大军除了魏池这个公认的小白脸以外就要算这个杜莨的相貌生得最好,打仗也是个能手,前几年跟着他老爷子在南方剿匪,剿到土匪听到他的名都要尿裤子了。
看着我干啥?杜莨抄着手挤过来
没看啥,就是看看王大人麾下最美的美男子罢了。
得了吧!我以前是现在可不是了魏大人,你可知道咱们军里的监军罗大人?哎呦?你这个罪魁祸首居然不知道,罗大人的小女儿呀生的可是花容月貌,人家就在你中探花游街的时候看了你一眼就迷得不得了,为了得你一幅荷花图可把老罗弄得焦头烂额。你看你居然连人家闺名都不知道,赶紧画个荷花,我帮你转交,啥也别说了赶紧,我等着帮你转交。哎,可怜了我这个第二美男,看都不被罗小姐看一眼,真是既生瑜何生亮啊,魏池,你赶紧改名叫魏亮吧这个名好,比你那个破名字好多了,啥魏池啊,你以为你真是荷花仙子?还池呢说句实话你那破花我才不要呢,我家后院就有,你那花再好能结莲蓬么?能吃么?我们那儿最好的小吃就是莲子糕,我小时候偷这个吃被我娘打了不知多少屁股,我们隔壁的刘
咳咳咳,魏池记得罗大人一口气生了三个光头男,也不知他口中那个女儿是哪儿冒出来的,至于荷花杜莨的老家好像没这东西,现编现说好像是这个家伙的一大特色。
又一阵风吹来,杜莨冷得直挤魏池,一边挤还一边唠叨:我爹不知是哪根筋坏了,把我派到北边来看把我冷的这句话倒是实话,之前杜莨都在南边钻深山,连杜莨这样的都被调上京师,可见这次皇上决心之大。
过了濆江就是漠南了。魏池往手心呵了一口气,漠南,沙漠之南的草原,漠南的忽达一族和先帝斗了一辈子,才过了十几年清净日子就又掐开了,现在的漠南王是忽达甘麻刺,也算是个有作为的君主,不过他的王兄沃拖雷却是他的一块心病,此次秦王的队伍八成要与沃拖雷先交手,这个以善战而闻名天下的沃拖雷要是能借大齐的军队灭掉,漠南王不知道有多开心
漠南的公主长得可好看了!杜莨吸了一下口水:就说嫁给先帝的那个漠南妃子啧啧啧,可是花容月貌,我看了一眼就忘不掉
那位漠南公主死的时候杜莨还在他娘肚子里呢,魏池暗暗发笑,别形容女人只会用花容月貌啊杜莨还在一口气不歇的胡扯。濆江的江水越发湍急,等到夏初就要迎来汛期,汛期结束已经是深秋,深秋之后又立马是封河期,濆江的冰层冻得有厚有薄根本无法通行所以想要让大军通过不是要在春初就是要等到秋末,由此进入漠南便几乎算是进入了漠南的中部地带,后军虽晚于前军发兵,但是却能先于前军深入敌人中心。漠南除了几个较大的都城有城池以外,其他的都是游牧的帐篷部落,所以此去除了要带攻城的辎重又要备上防游击的重骑,兵种和物资的安排不胜繁复。
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