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 / 2)

耿祝邱经历十余日的颠簸,脸色极差,将身边的人一一指给许隆山认识。许隆山看耿祝邱奄奄一息的样子,哽咽得一句话也说不出。这群人里头大多都是认识的,只有薛烛和魏池陌生,耿祝邱指着魏池说:那帮百姓你叫给他转头又对魏池说:你放他们去佳兴,写信给佳兴的知州,别用兵部的名义,你就想想怎么让他收就行。今夜,你和薛烛把全城的黄簿都查一遍,凡是嫌疑的人都一并赶到佳兴去。

魏池面对这么个乱七八糟的任务也不好多说,只好点点头,琢磨着那封既恐吓又哀求还不能借王将军光芒的心要怎么写。耿祝邱叹了口气又说:如今,玉龙和封义都算空虚,玉龙城防还稍差些,但终究有秦王,封义城防新着,关内的人却杂,守军的将领又是累赘,耿祝邱笑着指了指自己:也不知道敌手要往哪一处打歪脑筋。

许隆山半跪在地上:将军莫要这么说自己!

许隆山不过三十六,不出名,漠南人自然也不将他放在眼里。知县庞吉生是个能人,但是仕途经济精通,打仗却不行。至于魏池之流那就更不靠谱了,真正是个令人沮丧的现状。

正说着,庞知县带着县主薄走了进来:耿大人,下官迟了。

耿祝邱冲这个七旬的老头做了个拱这老头子,多少人被这封义的锅头赶回了中原,他却留下来不说,还硬是把这群刁民摆平了!八品又如何?心中有的也全是敬佩。

庞知县并不多拘礼,命主薄上前:全县有三千人,黄薄都在这里了。

耿祝邱会心一笑,命魏池上前接了:这是魏池,现在是参领,这个肃清的事他来做。

等魏池和那主薄下去了,庞知县笑着说:之前听说过他,看着是个稳重的人,兵部果然是好眼光。

耿祝邱握了庞知县的手:庞大人过奖了,他还年轻,该题点的不要留情。

耿祝邱、庞吉生、许隆山一直谈到半夜。

魏池、薛烛和那个主薄一路来了县衙,将那三千人一路排查了,将那凡是居此处三辈以下的都记了名字,预备着往关内赶。

魏大人,那信要怎么写?薛烛很犯难。

魏池搔了搔头问那主薄:那佳兴的知州是个什么样的人?

主薄姓温名楦,是个三四十的老秀才,温主薄听这小伙子这么问,知道他是个机灵人儿:早些年的秀才,后头去了国子监,混了好些年,也混得极好了,后头派到佳兴做了知州,来了也有五六年了。

前年的京查,他得了个什么?薛烛也明白了点门道。

温主薄嘿嘿一笑:乙。

魏池想了想,舔了舔笔尖开始写给你个明年得甲的机会吧虽然是我编的

温主薄和薛烛看了后都笑了,魏池恭敬地冲温主薄点了点头:还要个说客。

温楦明白这意思:明早打点完毕了,我就向庞大人请命!

魏池和薛烛拱手以礼:有劳先生了!

☆、第六十五章

65【建康六年】

来了封义才知道什么叫民风彪悍,这清查还没清一半就请出了了事情。一个年轻人,二十二三的样子,螳螂腿,黄蜂腰,熊背,跳着脚和一个兵士闹着。

怎么了?魏池挑眉问手下。

小县吏摸了摸鼻子尖:涂家的青年,不让人栓他家伙计走。

魏池观望了一阵,眼看要打起来了,这才跨进人圈:吵什么?

涂虎子斜眼瞥了穿官府的少年一眼:你谁呀?

魏池裹了裹披风:我?下令肃查的人怎么,这个伙计被查错了?难道他不叫叶三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