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 2)
过年大家都要穿品服,衣裳沉重,又不十分暖和,所以说不清这年夜到底是享福还是受罪。先帝在的时候,嫔妃有二百余人,年夜时分礼仪甚严,即便是皇后也不能随意言笑。如今皇上自登基以来并未大肆选妃,除了当年做太子的那几位外,只是新纳了文妃等不足十人。皇长子陈熵是杨妃所出,宫中除了他还没有其他的孩子。现今宫中人稀,太妃和长辈也不少,皇后年幼不便多言,所以大多数事情仍是皇太妃和耿太妃在做主。这两人一个真糊涂一个假糊涂,倒也将这一宫的繁琐管得井井有条。真糊涂糊涂了一辈子,心宽多福,两个亲生的孩儿都争气。假糊涂聪明了一辈子,真知灼见,多混的水中趟出了清明境界。后辈们深知不如,后宫也就十分的宁静了。
皇太妃偷偷指了帘外的皇上,凑到耿太妃耳边说:这个混账儿子,竟舍不得个爵位给耿家!年后我再找他算账。
耿太妃不露声色:妹妹看炳文如何?
皇太妃不解其意:他自然是十分的好。
耿太妃笑道:这也就是了,耿家尚能立足,这爵位本就是虚无丧人志向的,有了罢了,没有也不过就罢了,说不定是个好事。
皇太妃信以为真:原以为是姐姐忍着不说,既然不在意这计较,妹妹也就不去唠叨了。
晚辈们都坐的远,自然听不清两位太妃在说什么。胡贵妃竖着耳朵听了一阵,也没听出个所以然,遂叹了口气。突然听到宦官来报,说皇后娘娘来了,不经意间冷笑一声,放了茶杯站起身来。
胡贵妃起身之前,皇太妃早已站了起来,迎上去拉了王皇后的手:好孩子,倒是折腾了你了,快来坐着说话。
王皇后谢过两位太妃,又给各位太妃长辈行了礼,安抚了众姐妹,这才扶着肚子坐了下来。
王皇后小名睢儿,自幼和耿家的女孩儿们关系甚好,所以耿太妃十分喜爱她。当年选皇后,几乎都是耿太妃的功劳,皇太妃也十分喜欢这孩子忠厚老实,入宫之后过得也算是幸福宁静。进宫三载,不负众望,秋天怀上了龙裔,宫中的人们就更以她为重了,若真能将守年也推了,那还真不会让她来出席这典礼。
皇上此刻也进了内殿:皇后可好?
哎哟!皇太妃拿手直扇:皇上来做什么?来了又要行礼,累着我媳妇怎么好?
陈鍄一面摆手让大家免礼,一面走上前来对皇后说:真是让朕嫉妒啊!母妃倒是全不把朕放在眼里了!
王皇后闻言顿时羞得不知如何是好,众人都被陈鍄的话逗笑了。
耿太妃也没忍住:皇上就是被妹妹教坏的。
陈鍄到耿太妃旁边坐了:年前听闻太妃身子不适,儿子忙得忘了孝顺,不知现在可好些了?
耿太妃笑道:不过是些风寒,那夜的雨大些,说话坐久了,后来休息了一阵,也就没有大碍了。
陈鍄问:多冷的天,什么话要说那么久?
耿太妃略扫了席下一眼,看到胡贵妃微微一怔,心中一声冷笑,面上却是极其和蔼:大过年的说这个做什么,你去和睢儿坐着一处说说话。
文妃正和身旁的罗嫔分花瓣猜酒迷玩耍,也许真是不冷了,膝上的狐皮软裘滑到一旁也没在意。胡贵妃冷冷的看了她满的身金银裘皮一眼,只觉得这盐运司出身的女人果然富贵得俗气。兴许刚才还不那么碍眼,这会儿却觉得多看她一眼都是恶心。
年钟敲了十一下,凤翔宫前再次热闹了起来。耿太妃拍了拍陈鍄的手:快去外面吧,尾典要开始了。
陈鍄点点头:丰露台的席位已经布好了,也该叫玉祥、陈熵、陈崆起来了。
糖糖,皇太妃拿了一封明珠给她:好孩子,去服侍他们起来吧。
糖糖谢过了赏,自东角门退了下去。
耿太妃笑道:这个心疼的女儿,皇后姐姐都来了,她却还在后头懒觉。明天便是她的笄礼,皇上可要上心给我们招个好女婿,没人疼她我们可是不依的。
谈笑之间,东角门正门的帘幕已被拉开。大齐第一的公主携第一皇子并秦王世子来到了凤翔宫,这座帝国第一华美的宫殿愈发光华四溢。
陈氏公主,小字玉祥,是先皇最年幼的孩子,得于晚年。出生之时,正值先皇最后一次西征,大胜归来得此掌上明珠,大喜之下立即赏封,玉祥不及周岁便封号清河公主,母亲也由贵嫔升为妃子。她自出生起便是帝国贵族中最耀眼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