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2 / 2)

文妃饮了一口茶:这倒是真的,耿家的老爷如此英武的人唉。

糖糖手上顿了顿:听说那个魏尝不可本是王将军预备着七八月调回京城的,倒是这位大人自己上表请留,又自愿跟着耿将军回封义驻守。

哦?皇太妃听闻此言,忍不住问:倒是自愿的么?

皇太妃想想,他本是翰林院的编修,皇上派他任此职位也是看重他,愿他文武兼修以效命朝廷。但皇上又是最体贴的人,大战在即怕他自有闪失,当时不是特意下旨意派王大人手下的文官回朝么?他自然是文官,也在其列无二。多少人回来了,他却自愿留下,一则是报效天恩,二则二则倒是为了报答耿将军的知遇之恩呢!

这倒是有所耳闻,听说当日就是派的耿家去的封义,这倒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皇太妃放了手上的彩服:一个书生,能活着回来,也是个有福的。

糖糖垂了眼帘:听说封义之所以能守住,却是这个魏大人一半的功劳。耿将军当时病情已重,封义那么多军官,只将这个魏大人请到房中,算是将这一城的百姓都托付给他。人都说书生自有铁骨铮铮,魏大人亲自提刀上阵杀敌,数立军功。城外蛮夷招降数次,他只是杀其使者,并不动摇。可见是个忠勇之人,即便是秦王殿下也说他是真英雄呢。

皇太妃笑道:宿儿是个心软的人,稍有个人好些他就要夸但想了想又说:不过书生出身,年龄又小,能出此义举也担得起真英雄这三个字了。

玉祥拉了皇太妃的手:糖糖可别是听了流言,书生哪里能够舞刀弄剑?

怎么不能?糖糖笑道。

怎么能?玉祥不服气:照你这么说,倒不知道这个魏大人要生成个什么样了。

什么样?糖糖拍手比划着:是个络腮胡子大肚公吧?

皇太妃和文妃没忍住,险些笑得将茶碗覆了去。玉祥也忍不住笑了:就你贫嘴!皇母妃,文妃姐姐可别附和着她,她越发要得意了!说罢匆匆抓了一件彩服在手上是那件珍珠串子收袖口的。心想,得意未必中意,随意也随意也未尝不可。

就这件吧。

数过了除夕初一初二初三,满朝满京城最热闹的劲头也终于算是过去了。折腾累了的人们也得考虑歇歇了。初三晚上益清自本家回了翰林院,见过了魏池,魏池和他寒暄了一阵说:也不久和你说话,你快去歇了吧,明天还要早起。

益清想他是要去会友,便问:大人要去拜访何人?小人好去先把贴文拟写了。

魏池笑着指了指桌上的红纸:我闲着也是没事,都写好了,你去休息吧。

益清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谢过了魏池正要出门,但转念一想又站住了:忘了问大人是会哪家,小人这会子将车打发下去才好。

不用了,去会燕王。

魏池话音才了落,益清的脸色立刻耷拉了下来,欲言又止,最后叹了口气,抬脚走了。

初四风雨雪大作,魏池没能出门。初五的早晨,风把云彩吹散了,魏池特意起早整顿了衣冠,出了院门抬头,天也高出了许多。

去燕王府。

翰林院离燕王府很远,绕过了主荆南街,往城南行了十余里,终于进了燕王府前的虎绍街。这条街十分堂皇,蔓延的大雪半埋了青石的街角,也亏这条街的街基高,镇街角的石猷在积雪露了半个头。

京城内的王府不多,除了先皇赏下的几家外姓王府,陈姓的旁枝早被缴的缴、派的派,仅剩下燕王府和秦王府了。秦王府不大,也不敢大,燕王府想小也不敢小。饶是这般的谨慎也逃不出皇上想要撤藩的意思,大辰宫外面的两兄弟也算是一年一年的往后挨。

魏池的车才停下,燕王府的首领太监何棋就迎了出来。魏池跳下马车对他一躬:劳驾何公公了。

何公公回了一礼,握了魏池的手:王爷一大早可就等着魏师傅呢,这么冷的天,赶紧进来!

魏池反手扶了何公公:公公年纪大了,小心路上才是,今年可不能称一声师傅了,是大人才是。

何公公哈哈的笑了: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