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2 / 2)

胡杨林并没留下吃饭,他如今是宫内当值,少了性命之忧却不敢无故缺勤。临走的时候,胡杨林对魏池说:回来之后我也常和汤将军来往,他说他是个没心没肺的,以往那些旧事还望你不要在意。他是打心底里敬重你

魏池示意胡杨林不必再说:这个我是知道的,以往也有我的不对在里面,把他折腾得那么厉害我才是过意不去。

胡杨林笑道:啧,汤将军癞痢的事果然是你

魏池假意把他往门外推:不可说,不可说

送走了胡杨林,时辰也不早了,魏池捡了刚才撂下的书接着翻,心中想的却是封义的事情人人都安排的好,那塞外的王家军呢?

连夜加急的快马已经带着王协山的密信出了关,这些事看来并非魏池这样的小人物可以操心的,她该留意的倒是她不曾想到的事情。

陈鍄派慧儿打听的事情已经明了了,这个魏池就在这么三天的功夫插进了陈玉祥的世界,还有玉祥身边那个侍女也有推波助澜的嫌疑。

慧儿说:那天和公主一同出去的是秦公公,后来奴婢也循着他问了些,他说那个糖糖并不似认识魏大人,那魏大人估计看秦公公的品服猜出了寅卯,途中并未多说一句话,不该看的并未斜视一眼。

陈鍄问慧儿:你怎么看?

慧儿思索片刻:回皇上的话,公主年幼,不过是一时迷了心窍罢了。

那魏池呢?

慧儿摇摇头:这个奴婢可就不知道了,他是大臣,奴婢可不知道大臣是怎么想的。

他恐怕是看不上朕的公主。陈鍄苦笑一声:他此去兵部,愿意去,可见是个有心的人,如果真是入赘皇家,那岂不是辜负了自己的前程?除非

除非什么?慧儿问:皇上总是说一半藏一半的。

除非他也动了心陈鍄支了胳膊,敲了敲自己的额头:不过就这醉心功名的人来看,难!

魏大人动不动心和皇上有什么相干?别说是不动心,就是动了心,最后成与不成还不是皇上下旨为算?

陈鍄起身将手上的折子尽数塞到慧儿手里:小女子就是笨!当年与朕一同读书长大,怎么还是说出这么糊涂的话来?下旨、下旨,要是下面的人不肯干,旨意不过是一张纸。

慧儿低头看手上的折子,年号是健康四年的,那一年,王允义弃官请辞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升官了,魏池高兴比担忧多,多得多。

☆、第九十二章

92【建康七年】

门房老赵听到门口有人通报,那声音架势不寻常,闻着那来头赶紧出来查看,不曾想却是吏部参政袁初廉的轿子。老赵有些摸不到头脑,吸了口气对那下人行了礼。

那个下人打扮的也十分恭敬:请问魏大人今日在府上么?

老赵是翰林院的门房,不是魏池的门房,所以他一愣之后也好好地想了想,最后说:这还真说不准,访客要录名,大人们进出是不录名的,小人也还是要去看看才能有个准话。

行了礼,老赵赶紧往魏池的院子来,敲了门便问益清:大人在么?

益清不知所以,点了点头。魏池听了响动,站起身来,只见老赵和益清说了几句,匆匆的出去了,而益清也是一副慌慌张张的模样,小步并作大步往里赶。

大人,是吏部参政袁初廉大人。

魏池收了手上的笔墨,心想这些人倒来得快!离自己接任还有好几天,竟然毫不掩饰的来个登门拜访。笑一声,对益清说:让陈虎备茶,拿最好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