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1 / 2)

魏池点点头。

账房接着说:大人再选小也要寻三进三出的房子,往下选就不合时宜了。今次小人和小人的老爷给大人看了几处,大人且听小人细细来说。

账房帮他问到了的房子有五座,说了详情,几乎都是买了地皮要自己建的。魏池觉得这样实在是捱得太久:如今我的官档已经牵了,翰林院又是个清水衙门,顺水人情已经做了许久,再拖半年我自己也过不去了。更何况大考在即,翰林院也要为自己的调动做考虑,怕是不好再迁就我。倒有没有什么现成的院子?收拾好了尽快搬过去才好。

账房想了很久,才说:倒是有一处,房子不错地势也好,价钱也合适只是

魏池看账房语气艰难,便笑道:鬼宅什么的,我是不怕的

耿炳然哈哈的笑起来。

账房也笑了,说:倒不是鬼宅,是通政司参议尤茂青,尤大人的旧宅。

尤茂青年前被彻查的,这期间的缘由极难理清,按理说这个老好人,而且他也曾在当今天子做太子的时候极力支持过他,可这年前的一场御史之争莫名的就扶起了裴鹭云,老实人、老前辈尤茂青莫名被踩到了地下。连南吏都没给一个,直接撤官成了老百姓,滚回了柳锡县老家。老头子也六十多岁的人了,估计在官场也待得心寒,并没有墨迹太多,收拾了包袱就走人,倒是这个老宅子还留在那里。对做官的人来说,这种宅子多少有点不吉利,老百姓和商贾要不没钱,要不没身份买,所以竟然过来年还在。

账房说:虽说不大讨彩头,但那价钱是实惠的,那也是年前大家都不顾着买房,这年后要卖还是很快的。

有钱人会买了这宅子,拆了房子重修。那个地段好,这么买也是划算的。耿炳然考虑的倒不是官运不吉,他倒想的是要避嫌的意思,毕竟都是京官,老大人人走茶还算温,这么快就有后生升了官来捡大便宜,这份凄凉多少要让人迁怒。

咱们还是先去看看。魏池想了很久,说。

尤府在回柳巷里头,回柳巷确实是个好地方,里头都是些官宅。除了耿家,王家那些世族居住的簧门街,王爷皇族聚居的城西门,就是这条街上的门户最大。不过,现在魏池任了五品的官员,多咋也配得上这地方了。

大人请进。尤府还留了个门子,门子开了门锁,领着几位进去。

尤老爷虽然丢了官,但是他不是缺钱的主儿,这房子贱卖是抵着这口气咽不下并不是凑盘缠。门子看来者也是个官,心中也大体明白了一二,要说新高彩烈,那是绝不可能的。

大人们请看,小的在门口候着,价钱就是那样了,要真的成了那意思,就到门口来找小的,地契房契都在小的手上。

益清要呵斥那门子,魏池按住他,对那门子笑道:好的,就不劳烦你了。

门子并不理会魏池好意,行了个礼,冷冰冰的走了。

好生无礼!益清说。

耿炳然笑道:图便宜便要受些气,小哥可别太计较。

房子没话说,就连院子也没话说。而且尤大人一生节俭,并没有三妻四妾的,后院修得十分清静,其他人怕是要嫌后院窄,但魏池来用倒是合适。

耿炳然笑话道:你还没娶亲,所以也是够用的,你看统共就这么大,要娶十个八个可是装不下的,你可要算好。

魏池笑道:极是,所幸我也不娶十个八个。

内宅只有三个院,住着尤大人的一个老婆搭俩妾。魏池心想,就这么大她还嫌大呢,自己到哪里去找那一个老婆俩妾来塞?可惜人家尤大人书房花园什么都不缺,那俩院子买了还只能空着。

这宅子多少钱?

账房随身带着算盘和笔墨,啪啦几下:林林总总算在一起,那还真得要五百两银子,小的可以再和他们议议价钱

不必了魏池回头问耿炳然:你觉得呢?

耿炳然说:要说划算,那真是没话说,房子也是现成的,也快不过我倒觉得你该先写个信给尤大人,这样才好。

魏池想了一下,点头称是:是要讲这么个礼数。扭头对账房说:我看那门子座上有酒壶,劳驾您打些好酒和他唠唠嗑,只要他主子到时候没其他意思,这宅子我就要了。说罢拿了两串铜钱给账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