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1 / 2)

魏池正要接着说,陈鍄突然问道:王允义为什么会输?

王将军没有输。魏池斩钉截铁:大齐也没有输。

陈鍄反身拿了一张纸过来,丢在地上:没有输为什么要议和。

这不是个问句。

魏池毫不犹豫:为了下次能再打!陈鍄的表情难以察觉的缓和了一下。

漠南说是要议和,但这是他们说的,大齐可以议,但是和不和是大齐说了算。

主子,晚膳要凉了。向芳在一旁适时提醒道。

陈鍄一怔,想了片刻,对魏池和蔼的说:那就不留魏大人了。说罢,先走了出去。、

等门合上,魏池松了一口气,揉了揉肩膀,正要站起来,突然向芳折身走了回来,拉着魏池就往侧房里走。

魏大人忘了说太子的事情了!向芳一边说,一边急着磨墨。

魏池这才想起来,自己是以师父的身份觐见的,但是居然一句都没说太子的学业,陈鍄此刻不疑,稍后也必然会多心!

魏池接过向芳手中的笔:多谢公公提点。想了想,留了一封短信:劳烦公公解释了。

魏大人辛苦了,请回吧!向芳接过魏池的信看了看:只要今天晚上皇上召见了王将军,那就无碍了魏大人!辛苦了!

惭愧,惭愧!魏池深鞠了一躬,退了出来。

出宫后才觉得肚子饿,魏池深吐了一口气,准备回家听命。刚才自己本想着旁敲侧击一番,谁知到说得有点太直接了,希望王将军原谅自己毕竟自己才见过陈鍄几面啊能做到这一步,胆子很大了。

王允义这边也是坐立难安,皇上已经不见他了,就是为了回避议和的问题,想把所有的压力都堆到他的头上。这点小伎俩其实很有用,因为边疆依旧战报不断,漠南是铁了心要搅个不得安宁。先在他最怕的就是皇上命自己再度调兵边关,因为这一调,就要调他的亲兵了。这是王允义的老底,他不得不防皇上突然出这种险招。

魏池和余冕之所以甘愿为之卖命,不过是因为现在王家的亲兵镇守的是墨山。如果漠南是安心进犯,那一旦墨山没人守,草原骑兵可以一路南下到同仁,这里是铁矿所在地,富庶至极,要是被抢这么一遭,买到东洋的铁器全都要搭进去,明年国库注定空虚。那几万条人命估计也难保。

于是皇上压王允义,王允义压魏池和余冕。

魏池只好返回来压皇上,余冕准备好压漠南。

王允义坐在灯前默默地翻书,王协山在桌子的另一端翻另一本书。王仲良是王协山的长子,时任兵部郎中,正在厅下走柳。眼看戌时终了,王仲良终于是沉不住气,冲了进来:父亲,二伯!已经过了戌时了,要不再让人进宫问问向公公?

急什么?王协山头都不抬。

儿子怎能不急?!都让人欺负到头上了!再不急脑袋都要没了!都是那几个躲在后面的人,挑拨皇上!别当我们王家不知道!明天儿子就派人参他们!以前是得了我们家的指点才有了今天的位置!居然吃了嘴里的看着锅里的!还真是无法无天了!

吵什么!王协山猛的站起来:谁指点了谁?什么吃了嘴里的看着锅里的?这是皇上的天下,大家都是皇上的臣子,你要派谁参谁?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王允义赶紧扶住王协山:别生气,别生气。

王仲良被吼了一顿,摔了袖子坐到案几旁。

王协山缓过了一口气:你也是三十多的人了,怎么说话做事还不知轻重?让我们这一群老东西如何安心?

快,给你父亲认个错。王允义把茶递给王仲良。

王仲良无奈,只得端了茶跪在地上。

唉王协山倒在暖垫里:年轻人,不能一味的凶狠,这样下去如何走得长久啊!

大哥,也别怪仲良着急,这次也确实内含隐情,皇上年龄大了,心思也多了我们再忍忍看。王允义扶着王仲良起来:这会儿已经是这样了,只能信魏池一次。

二伯和父亲就是太信外人,之前那个姓裴的,如今这个姓魏的,儿子都觉得靠不住,咱们有的是自己的人,何必

好了,好了,别说了王允义劝道:有些事,有些人,你到了那一步才会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