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2 / 2)

那倒还真不至于,魏池顿了顿:这,不知好不好说,我算的帐吧,只是些小账,可我发现你算的可复杂多了,既有当铺的,又有商铺的,还有那么多人尔等工钱开销,物品损耗。我别说算了,看也看不大懂,自学了一番也不见成效,你是有人教么?

戚媛想了想:照你这样说来,我也算是无师自通。你听说过我父亲么?

魏池不好意思的摇摇头。

家父以前督导着江南织造局,在那个职位上干了也有二十余载。我和姐姐平日里虽然雇着师父教习诗文,但父亲对我们极其关爱,逢问必答,我也就是那时候耳濡目染了些,渐渐也就会了。我要教你可以,不过你要给我说实话戚媛有些担心的看着魏池:你

魏池想了想:我这个人凑热闹的毛病不大好,当年进了兵部,就去学了兵书,还觉得学得顺畅,如今李潘新政闹得纷纷扬扬,我却又偏偏不懂这个,只是凑热闹的毛病又上来了,忍不住就又想学学。

戚媛摇摇头:若只是凑热闹也就罢了,江南官场牵扯太多,你若是想学了也去趟浑水,就冲你叫我一声姐姐,我也不敢教你。

织造局?

对,织造局,戚媛顿了顿:其实这个朝廷中有多少人对此无师自通?江南又有多少人多次无师自通?都是有造化的人,外行人要知道其中的猫腻容易,但想要都过他们岂止大智慧可以为之?就说李潘,看着虽然年轻,但所行事的策略无不又狠又准,你若为了他而学的,我劝你就不要学。

魏池不好说自己这一趟学习纯粹是为这无中生有的理由而来,赶紧含糊的点点头。

家父在江南的官场二十年,见了许多的事情,织造局,牵扯着宫里,别说当这个官的是宦官还是进士,能坐稳这把交椅就不容易。你的个性又那样倔强,我可不想费了力气又害了你。

我哪有你想的那样志向高远?魏池嘲笑戚媛的担忧:两年前别人夸我这个年龄做了这个官便是亘古未有了,我就乐得找不着北了。如今我过的也不差,哪会去惹那个事情?你放一万个心吧,好姐姐,我要有你想得那样勤快,那可轮不到耿家的人来做状元。快给我说说要怎样教我?别卖关子了!

戚媛这才掏出几本册子:这是早些年不用的账册,我就拿这个教你吧,魏大人是教太子的,可别嫌弃我教的不好。

两院之间的小巷很窄,春天的太阳很暖,冯家的大榕树遮出了好大一片树荫,但坐在魏家的门槛上就恰巧能照到太阳,魏家那一溜繁茂的藤蔓带着摇曳的黄花遮住了两个人的影子,若不是背后靠着门板,真像坐在花园里一样舒服。

戚媛整了整衣袖,翻开账本逐一讲解起来,魏池一边听着却忍不住一边开小差。当讲到第十页的时候,戚媛发了一个问,魏池只好傻呼呼的挠挠头。

戚媛不由得又叹了一口气:瞧,你果真不是学这个的料。

魏池心虚的吐了吐舌头:戚师父,教书应该有耐心的

好!戚媛只得答应着:我今天也就半个时辰教你,听不懂我也没有办法了。

伯父是不是非常厉害?魏池由戚媛想到她口中的那个父亲。

非常厉害不敢当,不过在江南也算游刃有余。那时候其实比现在还乱些,先帝一心稳固北方,南边都是一群宦官管着,一半的心思去对付富商,另一多半倒是应付宦官去了。其实我自小能见父亲的机会便非常的少,常记得他咳嗽着还要去撑局面很心疼。

的确是,我多大点官呐,时常也得去应付酒局,的确很烦。魏池想起了冯世勋和诗小小,气不打一处来:不过也有人喜欢,当年冯大人和你成亲后,你家人都没去过问么?那父亲也是极大的官位了,可能江南的巡抚也要给些面子吧?我就不知道那个人怎么敢?

我们家没有男丁,当年我父亲看上冯世勋也是对他赏识,恐怕他也是看重的这份赏识。我父亲积劳成疾去的那年我还没过门,后来也是巡抚大人主持的婚礼。冯世勋此刻虽然还有一丝畏惧,但巡抚大人终究知道得不会那样细。冯世勋又是一举中第的,别人不会怀疑,他家人也向着他,他便肆无忌惮了。

只是他料错了你,他以为你稀罕他呢!哼!魏池愤愤不平。

瞧你!戚媛忍不住笑了:你隔着这样远呕的哪门子的气。

魏池此刻满脑子的搜罗她认识的适龄好男人,最后放弃了:要是退回去十年,我真有一百个良人可以说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