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2 / 2)

记得呀。

这个事情正是余大人举荐的,要不以我的科举成绩哪能去那地方做县令?此番我去,情形非同一般,若我有何不测,我的母亲,女儿和妻子就靠你照看了。

此话怎讲!?颜沛伟大惊。

卫青峰拍了拍他的手背:有人特别嘱咐我,不可再说自己是魏大人的学生,由此可想到了杭州必定有些大事情等着我。余大人在朝廷的是有口皆碑的,我信他要我去做,一定是做有利国家的事情,你也不要多问,若是内阁让我去的,我自然会回家种田,不操这个心。我的家人还不知道这些事情,你也不必对她们解释,平白增加些担心,我后天一早就走,若是平安,之后自会再相见吧。

颜沛伟走出了门才想起来要送的礼还没有送,想回去又提不起兴致了。翻着手上的几套棉布衣裳,心中忍不住忧伤。走了老远了,才把那些衣裳递给家仆:等晚些时候,送给卫老爷,他不收也逼他收了,到了江南多些换洗也好。等他离京了,每月定期备好棉粮送到他家,但不要叫老夫人知道,给他夫人就是了说着说着,眼角忍不住酸楚起来:也罢,也罢,我信他是个有本事的人,就让他做大事去吧!

魏池办了莲儿的事情,松了一口气,但珠儿的回话又让她心烦了起来。桌上的账本已经看了十遍八遍,魏池一边捏着页脚,一边胡思乱想。

想了许久,想不清自己是哪一点招人讨厌了,于是放了书又跑到侧门外面去站着。侧门对面的门紧紧的关着,魏池不甘心的趴在门缝上听里面安安静静的,就像是都搬走了一样。

魏池又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别说是戚媛了,就算是能见到上次那个老仆人都好!这家子到底是怎么了?魏池非常愤慨,咬牙切齿的发泄一通后,又回无奈的回到书房看账本,如此往返数次。

晚饭的时候,珠儿敲了好几次门,魏池都不去开,最后刘妈出动了,把书房的院门擂得咣咣直响。

魏池烦不过,又觉得自己的举动确实怪异,便慢悠悠的起来去开门。正走到门口,听到珠儿慌慌张张的拉刘妈:刘妈,这可是不行的,他,他是老爷啊!

老爷也要吃饭!

刘妈,您别敲了!好像是抓扯了起来,珠儿有点接不上气:老爷不开门定是心中想着让他不想开门的事您,您,别敲了。

心中想着让她不想开门的事?

魏池心中一动,想起初次见面的那个雨夜,她为了不惹流言宁愿淋雨回去的事情。

想到这里,魏池忍不住肝火大动,几乎第一次涌起了想要砸东西的冲动。

还懂不懂规矩!魏池猛地推开了门。

也许是没见过魏池发火,两个人都愣住了。刘妈毕竟几十岁了,没一点本事刘叔也不能那样服帖,她看魏池脸色很不好看,退了一步:老爷出来吃饭吧,饭都凉了,不吃饭伤了自己,谁心疼呢?朝廷上的事情,我们这些妇道人家没有见识,但内院的事情确实是我们做主。虽然我们与老爷主仆有别,但是平日里老爷待咱们的心,我们还是懂的,咱们也必定得用心待老爷,您也别上火,先看看饭合不合意,不合意我也好重新做。

魏池大吼了一句,气稍稍有些消减,转念一想隔壁的戚夫人和自己有的不过是缘分,缘分不是干系,算算的话,这远近亲疏还比不上自己和刘妈。别人也没道理教着教着都一辈子这样教,别人不教之前也托人明白的带了话过来。自己这气,真是气得一点缘由都没有。

老爷,先来吃饭。刘妈看魏池表情松了松,便向着珠儿努了努嘴,珠儿这才小心翼翼的拉了拉魏池的袖子。可惜魏池此时此刻还真是一点都不想吃:给我盛碗粥端过来吧说完又自己回屋去了。

珠儿嘘了一口气:刘妈!你今天太过了!老爷要是真的呕气了,撵你我走可怎么办?

老爷不是那样没情谊的人。

王府长大的珠儿懒得和她理论:罢罢罢,我去盛粥来吧。

刘妈反倒笑了:得了,你刚才也受委屈了,今儿我去。

啊?

多大个事情啊?还能被我办砸了不成?去吧,去吧,帮我看看陈虎和我老头子那边的活儿干得如何了。

珠儿倔不过,只得嘱咐再三,才走了。

刘妈手脚伶俐,不但热了粥还热了碟咸肉,切得薄薄的放在饭盒子里摞整齐了才端上来。魏池以为是珠儿,并没有抬头,等了一会儿看那人不走,这才抬头,一看是刘妈,怒气不打一出来。

老爷,您先吃饭。刘妈打心里没把魏池当作大人,根本不怕他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