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1 / 2)

所以啊,思考问题还是要严谨啊,胡贵妃同学。

===============================================================================

tox201君

火炮是有的,因为明代的火器是比较发达的,只是历史上当时只有火铳,并没有线膛枪这种东西,但是因为火铳用起来确实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制作弹药等步骤,既然是架空,我就让线膛枪这种设备提前出线了。而因为考虑到读者对火铳是不了解的,文章中也尽量避免这个词,而用了枪这个概念,为的是让大家感觉熟悉一些。

至于索尔哈罕和两个哥哥的问题,这个还是因为少数民族风俗引起的,在很多地方的文明中是没有限制近亲结婚的,而对于有些政权,近亲结婚能够保证权力的集中。但索尔哈罕喜欢魏池这个事情,对她的冲击那就很大了,她也是经历了离别才鼓起勇气啦。

卫青峰这个人其实是个伏笔,和涂虎子一样,在后期的剧情中有重要的作用。卫大人的原型就是海瑞,从家乡,包括名字都能看出来一些。海瑞字刚峰,这里是青峰,至于姓,故意选了一个和魏同音的姓,也在暗喻他们之间的机缘巧合。海瑞这个人如果分析起来能写一大堆字,其实这里安插一个和他有点相似的人,一方面是为了加一点明朝的名人进去,增加时代的特色,另一方面是因为后面的剧情确实适合这样一个性格的人来做。不过这位和海瑞的故事完全不同哈。剧透是病,我打住。

关于戚媛和魏池,这两人之间的感情很难说太符合逻辑性,因为要分析原因,别说不如索尔哈罕合理了,就连陈玉祥的也不如。但为何就在一起了呢?其中很很总要的一方面是因为魏池这个人。魏池其实属于性格极端的一个人,文章中很多时候阐述了她的成长经历,和她的一些观点的形成过程。她在本文中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女扮男装的人,她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她不能容忍女性在她面前收到不公的待遇,而戚媛恰巧就满足了这个条件。但戚媛又和那个时代的女性有所区别,她虽然不会主动反抗,但是也在被动的抵制,更何况她坚韧而勇敢。就在这种帮扶之间,爱情开始建立。所以要说她们在一起的合理性,这完全是两个人的经历和性格决定的。这也就是为何索尔哈罕和魏池一起不论怎样亲密无间,就只是初恋式的单纯的甜蜜,而停留在表面。很难想象索尔哈罕直面魏池偏执的一面,极端的一面的时候如何冲破她的内心,与之交融。这就是为何我会安排戚媛和魏池在一起又不多赘述原因的原因。与其描述她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告之大家情感的起源,不如彻底的将两人的性格展现给大家,这样的描述方式既能和索的有所区别,又能更好的帮助大家理解她们的合理性。再有一个原因就是,索和主线剧情贴得很紧,而戚媛的不是,所以这方面不能分给她太多的戏份。在这样紧张的安排中,我将字数分配给了宅斗,就是为何描述戚媛的性格,至于魏池的性格,第一部有许多地方有伏笔。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分布啦。

猜我的两点都猜中了,雅蠛蝶,其实我很羡慕性感丰富的妹纸啊,我就是太理性了一点都不浪漫啊,雅蠛蝶。

☆、170第一百七十章

170【建康十一年】

黄贵虽然算是权倾朝野的重要人物,但还有许多德高望重的世家压在前面,其中不乏掌握重兵的家族,这样的一个阉人竟然敢起兵造反不得不引人猜疑。周文元带着朝臣面见太子的行为算得上是果敢,但还是没有办法避免众人的非议。首先,他难以解释自己为何会伙同黄贵隐瞒战事,其次,他更难以辩解自己在被劫持后为何没有任何反抗的行为,任由同僚被屠杀却保持缄默。周文元明白自己在劫难逃,所以当天下午就向朝廷引咎辞职。

周阁老一辈子小心翼翼,这次却不知道是不是被气糊涂了,一错再错黄贵的事情还没有查清楚,甚至周阁老本人知道的事情还没有向朝廷呈报清楚就辞职,这看起来简直就是急于脱逃,而不是心有负罪。

满朝文武再一次哗然。

魏池知道这些消息后也很惊愕,她感觉周阁老虽然在踩他老师的时候毫不留情,但也不至于说因此就能判定他的官品会差到和黄贵同流合污,即便不谈道德这些飘渺的东西,他堂堂大学士,至于要去给个太监当差?至于满朝质疑他没有反抗的事情,魏池只能说,这些文官都太自以为是了,别说周阁老这样一个老头子,其他人到了那个境地也不见得知道该怎样做。魏池虽然对周阁老没有太多好感,但公正的说,她觉得阁老还是清白的。

可惜没有人站出来为周阁老说话。

一般来说,即便处死个闲职,都有人出来求情几句,可这次竟然没有一个人为堂堂内阁首辅说一句情,难怪周文元会被这状况气糊涂。是因为太傅的事情,大家对他颇多非议?这原因只是流于表面。真正的原因其实在于杨审筠,同为阁员,这位杨大人的脾气可与周文元大相径庭,他不会为了时局委屈自己讨好太监,但他同样也不会为了时局委屈自己为周大人扫清道路。杨大人无疑是整件事情的功臣,他此刻的一句话可以救周文元于危难,但若他一言不发,基于同样的理由,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先发话为周文元求情。

因为没有陈鍄的朝廷,没有锦衣卫和东厂的朝廷,已经没有人能和这位杨大人抗衡了,如果冒然出来求情,怕不但救不了周文元,还会引火**。

杨大人沉默着,明眼人不敢动作,周文元竟然又自乱阵脚,朝局让人猜不透彻。

魏池不敢再在后宫逗留片刻,嘱咐胡杨林也赶紧回家避嫌。胡杨林不明白朝局的事情,但是他也隐约感到了异样,同意了魏池的决定:不过,我们不去和太妃娘娘拜别?这样似乎不合礼数。

此刻和你解释不清,听我一句,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才是!魏池示意胡杨林此处不便说话:若别人问起任何事,你我照实说就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