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2 / 2)

是因为胡大人的意中人像天鹅那样不愿靠近?胡大人又不愿意捉了她来?

臣的天鹅不喜欢臣。胡杨林对陈玉祥是有畏惧的,但此刻他突然忘了戒备,坦然的脱口而出。

陈玉祥不由得有点脸红:胡大人打探过了?

打探过了。

哦。

未出阁的公主似乎不应该和一个外臣谈这些话题,宫婢有些紧张的咳了咳。

陈玉祥却懒得理她:胡大人可不可以告诉本宫,是哪家的姑娘?

这个胡大人其实长得挺好看的,是哪家的姑娘这样高傲,竟然看不上他?陈玉祥还真是好奇。

胡杨林苦笑:啊,这个。

陈玉祥的心情似乎好了些:说出来给本宫听听,若是中听,本宫帮你做了这个媒,算是偿还了你当年救太子的恩情。

他,已经,那个婚配了。

哦。

宫婢松了一口气。

本宫!

殿下!胡杨林打断了陈玉祥的话:臣不是他的意中人,真的不必了。

哦,陈玉祥看着胡杨林平静的脸,有些不解:胡大人不觉得遗憾?

不觉得,胡杨林看着亭边的水鸟:臣认为,能够认识他就足够了。

太阳收起了余辉,陈玉祥感到了一丝冷意,但这位魏池的好友却引起了她十足的兴趣,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啊?魏池为何会和他成为挚友呢?

胡大人,咱们算是朋友么?

殿下,臣不敢。

不,胡大人,咱们可以算得上是朋友了,下次再见。

走出皇宫,胡杨林把这位公主的每一句话都回味了一遍,实在不明白为何要对自己的事情穷根问底,是因为同病相怜?

哎!

若你不是公主,那么我一定直言劝你放过且过,不要因为错爱了一个人而荒芜了青春年华,可你却贵为至尊,我怕你真的会把他锁入你的湖中。

我的这一生,我是想通了,明白了,放下了,你能吗?

京城夏季花卉开始绽放了,没有了春季的繁荣,却更加绿意浓厚,在周文元的不懈努力下,几个遭灾的省艰难的度过了春荒,因为战争的拖耗,京城百官的官饷终于是在这个季度补发齐备了。短短半年,大齐竟然不复当年的繁荣,因为陈鍄的离去,江南的各种贷款都没能按期收齐,战事的消耗又令许多商户破产,外患稍平,内忧便至,周文元这半年老了许多。

大考临近,太皇太后竟然又张罗他进宫商议陈玉祥的婚事,周文元真是忙得有点喘不过气了。

太皇太后的意思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找个好人家赶紧把她的宝贝公主嫁了,要是再拖,大齐的长公主就要成为全国的笑话了!意思简单,活儿却不好办,周文元得仔细琢磨才能拿出人选的名单。

周文元给出的名单上有文官之后,有武官之后,有世家之后,有皇亲国戚,总算起来有十多个,太皇太后听他一一介绍着长相、品行,觉得个个都十分的满意。便寻思着问问玉祥本人的意思,好赶在皇帝大婚之前定了。

赶到了合德宫,却不见陈玉祥在宫内。

公主在湖边。贴身宫婢赶紧回话。

你怎么不陪着?太皇太后皱了皱眉,觉得到底不如糖糖贴心得力。

公主不让陪,太皇太后赎罪。

太皇太后有事在心里,懒得数落,便差她快找陈玉祥回来。这位叫如意的贴身宫婢赶紧到湖边去找公主,找到公主的时候,她正呆呆的看着湖上的天鹅,满腹心事的样子。

果不其然,陈玉祥似乎对自己的婚事并不关心,草草应付了太皇太后就罢了。太皇太后以为陈玉祥只是没看上,边收拾了名册,想着再让几个老臣找一找。如意送太皇太后出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好孩子,你可有话要说?

如意磕了一个头:奴婢想说的话关乎公主名誉,奴婢不敢乱说。

太皇太后摈退了左右:你有话且说。

如意又磕了一个头:奴婢以为,公主有中意之人,只是不在太皇太后的名册之内。说罢,又把公主近来的事情都一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