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2 / 2)

进去见陈熵的时候,他正在试着礼服,一个礼部的官员还在一旁详细的介绍各种礼仪规矩。

魏师傅来了?陈熵高兴地转过头,脑袋却被正在更换的帽子勒了一下。

陈熵只好又配合的回正了头:赐座。

魏池思考着措辞,正准备开口,杨帆继突然站起来,向前了一步跪下:皇上,臣有一件急事请奏。

魏池有些吃惊的看了他一眼,杨帆继却没与理他:臣今日被派往京郊赈灾,去的这几日看来,京郊已经汇集了大约十万灾民,赈灾粮现在已经不够了。

这件事情归内阁调派,陈熵知道得并不详细:还差多少粮食?

还差十万石。

这件事情内阁知不知道?

臣已经向内阁递了疏了。

内阁怎样说?

内阁没有批复粮食。

陈熵挥了挥手,帮他穿戴的宦官退到了一旁,陈熵摘下帽子扔到了一边:把周文元叫来。

魏池一惊。

周文元进内殿时,陈熵依旧在试着礼服,像是没事人一样,他扫了一眼皇帝,就看到了跪在前面的杨帆继,心中不由得冷笑,但当他看到魏池时,表情便复杂了很多。

陈熵还是让人给周文元赐了座:周阁老,国库的粮食不够了?

周文元先是看到了杨帆继,又听陈熵这样说,大概明白了缘由:回皇上的话,今年粮食歉收,多地大灾,所以收上来的粮食不多,且佳兴,

不过是两年时间,国库不至于就被掏空了吧?陈熵打断了周文元的话。

周文元正要回答,陈熵从帘子背后走了出来:朕的婚宴还可以更加节俭,只是朕这结婚的钱可是拿给灾民买粮的,再挪作他用可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周文元满脸冷汗,陈熵却又回头对杨帆继说:这钱是朕借给你应急的,可别忘了还。

三个人走出内殿的时候,周文元表情非常的凝重,看了杨帆继一眼,又看了魏池一眼,没说一句话就走了。

魏池郁闷的看着杨帆继的脑后勺,杨帆继却不准备回头的样子,径直往外走去。

杨大人,您为何不按说好的行事?!魏池忍不住了。

入宫前说好是让魏池来劝说陈熵的,而且并没有说要让陈熵把大婚的钱拿出来赈灾!!谁敢拿皇帝大婚的钱赈灾!

按照魏大人的说法,钱粮还没有到,灾民就饿死了。杨帆继并没有太多表情。

那!那你就骗我!?魏池简直愤怒了。

如不这样说,我哪能进得了宫?杨帆继的嘴角在笑。

这不是进不进的了宫的问题!魏池气得发抖:杨大人,你这样说,这样做,都是有问题的!

魏池被气糊涂了,指着杨帆继,半天说不出话来。

杨帆继冷笑:本官倒不像魏大人一般如此在意自己的官位,如果魏大人没有要说的,本官就要去赈灾了,告辞。

宫灯下的甬道并不明亮,杨大人很快消失在了魏池的视线中,魏池愣在当下,此刻她觉得,如果她能吐血,现在已经被气得吐血了!

正僵着,一个宦官提着灯急冲冲追了上来:魏大人,请问是魏大人?魏大人!皇上请您回去。

魏池再进内殿的时候,陈熵已经更换了睡觉的衣裳,面前放着一碗羊羹汤。

魏师傅,天冷了,您这么晚还要回去,不如喝碗热汤再走,免得着凉。陈熵说着,亲自端着递到了魏池手上:师傅先别忙着说话,先喝汤。

魏池只好先端起碗来把汤喝了,御厨的手艺很好,汤温而不燥。

朕知道这不是魏师傅的意思,一定是杨大人哄师傅带他进宫的。看魏池吃惊的表情,陈熵苦笑:杨大人那句话一出口,朕看魏师傅的表情就猜到了。朕是在想,这件事情迟早要让周阁老知道的,虽然没法让他明白此事与师傅无关,但至少要让他知道,是杨大人告了他的状,而且朕得让他知道将来要查他的是谁,这样即便他迁怒于师傅,但总不至于让师傅顶了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