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2)

傅之贺年少时是出了名的美男子,长安贵女多有倾慕者,后来,他娶了西宁伯韩家的嫡女为妻,也算夫妻相宜。

可惜韩氏在生育女儿的时候难产而亡,傅之贺几乎为之心碎。

杨家娘子恰在那时趁虚而入,对傅之贺百般体贴安慰,傅之贺生性多情又软弱,深为感动,韩氏走后不到半年,他就续娶了杨氏为妻。

韩老夫人震怒,亲自从渭州赶来,将尚在襁褓中的外孙女抱走,傅家理亏,便连傅方绪也不好劝阻,如此,傅棠梨便在渭州长大,直到两年前才回到傅家。

傅之贺望着傅棠梨,想起了早逝的韩氏,他突然伤感万分,连眼眶都红了:“是,父亲错了,没有尽到养育之责,心里愧疚啊,你回来以后,也不太和父亲说话,父亲……父亲也不知道该怎么亲近你。”

“我不怪父亲。”傅棠梨喃喃地道,“我只是……”

只是想要父亲多疼她一点而已。

傅之贺含泪点了点头:“雀娘是个极好孩子,一向大度,既如此,你也不要怪你妹妹,寻个机会,向你祖父好好说道说道,别让你妹妹吃那么大苦头。”

“好了,父亲,我知道了。”到了这里,傅棠梨心灰意冷,已经完全不想再听下去了,她再次打断了傅之贺的话,“我过会儿去找祖父,替燕娘求情,您不必忧心。”

傅之贺十分欣慰,搓了搓手:“是吗,那可太好了。”

傅棠梨已经转过身去:“我手疼,想歇会儿,父亲请回吧。”

女儿如此说了,傅之贺不好再逗留,又交代了几句,依依不舍地走了。

待傅之贺一出去,傅棠梨马上转头,果断地吩咐婢女:“来,收拾一下,我这就去禀告祖父,我搬出去住段日子。”

娘子的话题跳得太快,胭脂傻傻的:“出去?去哪里?”

傅棠梨略一思索,道:“到城外的青华山,母亲在那上面不是有一个陪嫁的宅院吗,风景大约不错,我们过去散散心,哦,听说那宅院边上有座道观,我在出嫁前要为外祖母和母亲祈福,对了,名正言顺,妙得很。”

黛螺有些犯迷糊了:“夫人的那处院子,是夏日消暑用的,好几年没住过人了,大冷的天,去那上面作甚?”

傅棠梨“啐”了一声:“怎么着都强过呆在这家里,一团晦气,恰好祖父今日对我有补偿之意,他没有不允的,快走快走,我一刻都不想留。”

黛螺迟疑了一下:“娘子方才不是答应了三爷,要去老太爷面前替三娘子求情?”

“哦,自然是骗他的。”傅棠梨理所当然地道。

——————————

下了一夜的雪,簌簌的落雪声至拂晓方歇。

傅棠梨素有择席之癖,昨日刚搬到山间小院,睡不踏实,今儿起了个大早。

为着山中多蚊豸,这主人的卧房便设在了二楼上,架得格外高一些,她起床推窗,便见远处苍山负雪,云隐松柏,天光清静,这一小座宅院,粉墙青檐垂花柱,都似洗涤过一遍,不染尘埃。

她十分满意,越发觉得这是个好居所。

房间的四个角落里摆着紫铜炭盆,银丝白霜炭烧得很旺。傅府遣派过来粗使的奴仆和打杂的小婢子等七八个,另加一个有身份的管事孙嬷嬷跟随,这一众人等把二娘子伺候得十分周到,与在傅府一般无二。

黛螺犹自嫌弃,一边给娘子洗漱梳头,一边碎碎地念叨:“我就说这山上太冷,要冻着娘子,昨夜的雪下得多大啊,过会儿得叫人四处看看,别把瓦片压坏了。”

进来服侍的严婶子是韩家的老人,和她男人两口子一直替韩氏守着这座宅院,十几年没人来,如今好不容易等到小主人来住,赶紧要吹嘘一番。

“这山里,冬天固然冷一些儿,那股清爽气,在别处是没有的,往东边不到半里地,就是云麓观,道长们清修之所,可见这里是有仙气的。”

傅棠梨点头道:“我看也是,山中清静自然,比我们府里自在多了。”

严婶子得到鼓励,越发殷勤,指了指东边,道:“娘子,离这不远,就在道观后面,有一大片梅花林,听道长们说,有仙人居于其中,我偶尔路过,还曾听见仙人抚琴,娘子得空可以去转转,沾染几分仙气。”

听得傅棠梨笑了起来:“好,待我去瞧瞧,若得了仙丹什么的,拿回来也给你们吃几颗。”

既这么说着,早膳毕,傅棠梨便带着胭脂出门访仙去了。

走了一盏茶不到,果然见前方有一座道观,远远地望着,见其殿阁参差,檐瓦青苍,墙边透出一大簇花影子。

却在此时,又起了一点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