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2 / 2)

这大概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追求厨艺的信念。

所以,此时此刻,沈老板一行人都有种等待命运裁决落下的惶恐不安……

在这片沉寂里,彭玉生终于开口了。

“喝点茶吧,挺正宗的武夷山大红袍,我自己带来的,让酒楼的人帮忙冲开,想不到他们的手法还挺专业。”

彭玉生捏着小巧玲珑的茶杯,笑呵呵地说着。

好似全然没看到其他人的神情各异。

不过,在他的自斟自酌里,沈老板一行人的确是缓和了情绪。

他们倒了茶,品了两口,慢慢舒缓了神经,甚至有心情欣赏起包厢里的装潢。

有人忍不住小声嘀咕:

“这永年……哦不,南风楼的改变还挺大的。”

“没错,我记得以前的包厢挺老旧的,这次翻新恐怕花了不少钱。”

“那位南老板应该不缺钱吧,呵呵。”

“嘘,小声些。”

“……”

彭玉生低头倒茶,假装看不到其他人偷摸扫来的目光。

没多久,有服务员来敲门,开始上菜了。

这上菜顺序仍然是按照中餐的讲究,依次而来。

席间,大家都没怎么说话,漫不经心地开始品尝。

嗯?好像有点意思。

“毕竟永年楼的老班底还在……”

不知道是谁低声来了句,似乎说明了现在南风楼水平不错的原因。

可更多的人心里很清楚,以前的永年楼已经在持续走下坡路了,是绝对拿不出这样水准的菜肴的。

哪怕是一道小小冷盘,南风楼所展现出的不俗,就已经把从前的永年楼狠狠地压下去了。

他们只是内心仍有偏见,所以不愿意承认罢了。

很快,一大碗鸡豆花端上来。

为了分配公平,服务员亲自动手,按人数分配。

不知道是特意训练过,还是熟能生巧,服务员舀鸡豆花的动作堪称稳准狠。

而且在舀完后,服务员亲自掏出一个……厨房秤?

她将装着鸡豆花的小碗,每个放到厨房秤上称重,并将结果展示给大家看,以确保每碗鸡豆花的分量克重完全一致。

沈老板等人看了都觉得很纳闷,觉得这有必要吗?

还有人不敢当着彭玉生的面儿拆台,便悄悄在心里评价这是‘花里胡哨’!

而彭玉生呢,全程笑呵呵的,好像对这操作已经见惯不怪。

沈老板暗自思忖着,随意动勺,舀起鸡豆花送进嘴里。

……然后他的眼睛就因强烈的冲击而睁大!

这、这居然是鸡豆花?

第522章开水白菜

包厢内沉浸在鸡豆花带来的冲击之中。

很快,他们明白了刚才的服务员为什么要那么做。

因为现在就有人在现身说法了——

“我觉得我这碗鸡豆花分量有点少……”

两勺就干完一小碗鸡豆花的人,在脱口而出的同一瞬间,当场愣住。

他想起自己刚刚质疑服务员的动作是花里胡哨。

可现在看来,这分明是避免了同桌食客之间的一场吵架啊!

这时,彭玉生菜慢悠悠地说了句:

“听说之前推出大份鸡豆花的时候,经常有同桌人为了划分鸡豆花而吵起来,那服务员随身带着电子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为什么呢?

因为食客吵架,总是让服务员来当裁判啊!

清官难断家务事,服务员又怎么断得了一碗鸡豆花的案呢?

到头来,还是有位大聪明提出——没有什么比电子秤那光明正大的数据更让人信服的。

这位大聪明就是傅朝。

他想的办法简单,却有效。

让南风楼内因为鸡豆花吵架的频率直线下降。

就连现在的包厢内,都有不满的声音在无形消弭。

紧接着,还有很多菜如流水般端上来,其中不乏万福肉、佛跳墙这样味道浓厚的大菜!

沈老板等人都是业内人士,他们对厨房出品的稳定性最了解了。

一个厨房,必须要经过多年的配合,和强有力的领导,才能保证他们的出餐味道稳定而不掉线。

南风楼毫无疑问地做到了这点。

如果这是永年楼的遗产……

那为什么以前的永年楼做不到,反而因为出餐味道不稳定而持续走下坡路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从永年楼到南风楼出现了变数。

而南枝就是那个变数!

是因为她的影响,南风楼才会有这样强大的后厨运转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