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2)

货架上都是喜庆的中国红,沈誉像八百年没进过超市一样兴奋,一直问程澈买不买这个要不要那个。

他兴奋也情有可原。

一直以来,他们都是两个人在私密的空间独处居多,几乎不会有这样光明正大逛街的机会。

像约会,又像过日子。

程澈家姑姨舅叔这一类的亲戚很多,虽然拜年的本质是交换礼盒,但一点不买也不行。

牛奶、坚果、糕点在手推车里垒得高高一摞,沈誉见缝插针往里塞零食饮料,程澈看了一眼他挑选的品类,干脆扔了一袋旺旺大礼包进去。

东西购置齐全,往收银台走的时候,沈誉感觉到附近有人投来打量的目光。

果然,程澈是在盲目乐观,他还是低估了自己的认知度。

沈誉不经意回头瞥了眼,是三个女孩子,打扮靓丽,头上是新烫的卷发,应该是放寒假的大学生。

“有人在看你。”沈誉小声说。

程澈:“我知道。”

他还没那么钝感。

沈誉想,如果她们掏手机要拍的话,是不是得上去阻止一下。

然而出人意料,几个女孩交头接耳了一会儿,居然笔直往两人面前走来了。

“那个,你是程澈老师吧?”其中一个女孩问。

程澈总不能说自己不是。他把围巾拉下来一点:“你们好。”

对面几人互相对视一眼,表情难掩惊喜:“我们很喜欢你的,可以签个名吗?”

程澈迟疑几秒,就在女孩们以为无望时,听见他说:“可以,但是我没有带纸笔,你们谁带了么?”

几人在包里翻找半天,没找到能签名的东西。

这也没办法,她们刚想说什么,程澈又道:“去文具区买一支吧。”

这话不是对她们任何一个人说的。

沈誉很自然地回道:“好,我去买。”

见程澈态度良好,没有耍大牌的意思,几个女孩又大胆起来,问他能不能合影。

程澈也同意了,和三人分别自拍了一张。

合照完,沈誉也刚好拿着圆珠笔和便签纸赶回来。

女孩们从头到尾没有对沈誉的存在做出什么表示,沈誉觉得,多半是不认识他。

尽管网上风起云涌的,可现实中,深耕娱乐八卦的人还是少数。

签好最后一张,程澈将便签纸撕下来,准备道别,一个女孩突然道:“是见家长了吗?”

主语省略了,但不至于听不懂。

沈誉想,原来不是不认识他,而是能忍。

这种问题,只能由程澈作答,沈誉不说话。

“嗯,”程澈冲她们笑了笑,“要保密哦。”

对面短暂的眼神交流后,纷纷用力点头。

于是程澈说:“谢谢。”

沈誉不认为这种口头承诺有什么效力,但他也说:“谢谢。”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一场合格的危机公关,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之前程澈说的“正式场合”。

会是什么场合呢?

/

大年三十,沈誉才在微博看到那天的签名合照。

女孩们信守承诺,没有把当天的情况全都讲出去,只说程澈很耐心、人很好。

沈誉扬起笑脸,但他登的是考拉文化的账号,所以不能点赞。

汽车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行驶,本来不晕车的沈誉也因为颠簸胃里反酸,只好把手机收起来。

又过十几分钟,车停在一个由砖石筑成的院子门口。

同样是独门独户,沈誉家是别墅,这里只能叫别野。

院子一边隔出一小块菜园,另一边则是水泥地,几个中年男女围坐在一起聊天晒太阳,中间还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

引擎轰轰作响,很难不引起注意。

老太太颤颤巍巍起身,她腿脚不便,精神还算矍铄,看到来人,脸上沟壑笑得更深:“澈澈回来啦?”

程澈只好暂停去后备箱提礼盒的动作,迎过去扶住她:“奶奶。”

“哎、哎,”奶奶拍着他的手背,抻长脖子又去招呼自己儿子儿媳,结果发现程澈一家三口还带来了一个没见过的人,“这位是?”

程澈想了想:“他是……”

“助理,”沈誉接过话茬,“我是程老师的助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