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雪下得越来越大了,鹅毛大雪在夜色中纷纷扬扬地飘荡,将偶然经过的城市高楼垒砌成了白塔。

第11章 第 11 章

年前,夏小迟着实忙了一阵。

年终总是如此,一年的工作赶着收尾,还要写总结谈展望,一场接一场的述职,琐碎又繁忙,自然免不了一地鸡毛。

好在,一切终于在大年二十九这天下午收了尾。

发完最后一封邮件,夏小迟头晕脑胀,揉着太阳穴,端着杯子进茶水间。

等待水接满的过程中,虚虚倚在柜台上,顺便查看被迫遗忘了一整天的微信消息。

回复了一些,往下翻着翻着,不留神戳进了和向熠的对话框里。

仅有的三条消息,还是在差不多一个月之前。

夏小迟说:【我到家啦,今天谢谢你。】

向熠回道:【好,早点休息,晚安。】

夏小迟接了一句【晚安。】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水从水杯杯面溢了出来,夏小迟手忙脚乱松开接水按钮。

向熠的朋友圈仅限三日可见,什么信息也窥探不出。

她微微叹了口气,切换app,点进向熠的微博。

也不知道他的微博是不是有专业团队在打理,离上回见面快一个月时间,微博只发了几条代言品牌的广告,嗅不到任何私人踪迹。

看得频繁,因此不意外也不失望,习惯性点进向熠的粉丝团微博,还有几个常看的营销号,在那里,她总能多少得知一些向熠的近况,看到几张私拍的路透。

向熠于上周结束了上一部电影的拍摄,无缝衔接进入《式遏》剧组。

看粉丝探班时发的合照,他这次的造型真的有够吓人,白天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晚上是心理扭曲的变态杀人犯,白大褂配细框金边眼镜,衣冠楚楚,镜片后的眼神却令人不寒而栗。

夏小迟正看得寒毛直竖,听见身后一片悉簇的窃窃私语响起,“发年终奖了!”

于是顺势点进电子银行app查看余额。

没想到,今年行业境况普普通通,但年终奖竟然出人意料的大手笔。

原本照夏小迟的心理预期,大概七、八万左右。

吃了一惊,回到工位坐下,对着明细仔仔细细来来回回数了几回,真的有六位数。

向萦心凑过来,挑挑画得精致的眉毛,“小迟,怎么样?”

夏小迟用力点点头,“比我预想的多。”

“真的?那我也看看。”向萦心兴奋地说,脸色忽而又丧下去,“啊,我不记得工资卡是哪一张了……”

夏小迟沉默一瞬。

唉,有钱人的生活真是令人想象不到。

好不容易,向萦心从抽屉底部翻出落满灰尘的工资卡,连接银行app,连连点头,“六万多,不错不错。”

然后顺口转头问道:“小迟,你多少啊?”

夏小迟顿了一下。

工资和奖金在公司里是保密信息,但由于经常凑在一起讨论向熠,她和向萦心算是朋友,倒也无妨。

但她和向萦心同级别,奖金却高出一倍不止,直说未免情商太低。

这一迟疑,向萦心立刻了然,“你比我多吧?”说着就做了个头皮发麻的动作,“那也正常,你那种加班狂魔模式,我可受不了。”

难得夏小迟今天没有加班,俩人说说笑笑一起下班,在电梯里告别,夏小迟从一楼大厅走去地铁站,向萦心下到负一楼停车场。

伴随“叮”的声响,电梯门在一楼开启,向萦心贴到夏小迟耳边,手肘轻轻戳了她一下,“徐开宇一天到晚这么多桃花,他姐姐还总跟我抱怨说他找不到对象。”

夏小迟跟随向萦心的目光看出去,看见不远处西装革履的年轻男人。

徐开宇,和向萦心一样背景深厚的关系户,家里能和向萦心家熟识,不用动脑子想也知道非富即贵,本人长得一表人才不说,难得的是工作能力也强。

每次夏小迟遇见他,他都处在被三两女孩子包围的状态里,午餐时间拼桌的、下班路上“偶遇”想搭车的,层出不穷。

这回也不例外,徐开宇似乎是在前台取什么文件,被前台小姑娘拉着不让走。

夏小迟和他不过是工作上偶而交集,经过时微笑着点了下头,就算是问候过了。

走出旋转门,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她名字,回头一看,徐开宇追了上来。

“回父母家?”徐开宇停在她面前问道。

夏小迟站定,礼貌点点头,“对啊,回爸妈家过年。”

本来以为寒暄到此结束了,没想到徐开宇继续找话题道:“萦心跟我说过,你也是本地人。”

江城这个地方,本地人和非本地人的界限划分得很清晰,像夏小迟这种少年时期举家迁来的家庭,在本地人徐开宇的概念里,应该绝对算不上是“真本地人”的。

夏小迟并不在乎这一点,也不太明白本地人在乎这一点的理由,不过她没想和徐开宇解释那么多,简单“嗯”了声,“我爸妈家在本地。”

“本地人”徐开宇听懂了,避开这个话题,笑着问她,“过年要不要一起出来玩?”

夏小迟耸耸肩,露出一个“你懂的”的苦闷表情,“看情况吧,过年可能会被我爸妈拖着走亲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