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2 / 2)
小皇帝听闻沉默不语,道:“朕听闻几座边城的将领有了更换,许多粮草从边城运到长安,也有些军队被调到了长安。”
太傅道:“箭在弦上焉有不发的道理。陛下,这恐是王谢二家的计谋,为的是麻痹陛下,好来个出其不意。”
皇后忽然惊呼,原来是小皇帝不知不觉加重了力道,手指向内,扣进她的发中,叫她疼出了声。
小皇帝瞥了她眼:“听从朕命令的,还有多少人马?”
太傅犹豫着不敢说出那个伤人心的答案。
小皇帝早有预测,但还是觉得愤怒:“好个谢长陵,真会收买人心,把朕的人都收买到他那儿去了。”
太傅不吭声,殿内只有皇后忍痛发出的呜咽声,小皇帝听得晦气,松了手,一把将她推开。
小皇帝起身道:“无妨,擒贼先擒王。”
太傅道:“陛下的意思是先杀了谢长陵?这无异于登上青天啊。”
小皇帝道:“他不是很中意那个宠妾?听说就是先前谣传死了的那位,瞧着他眼巴巴跑到泾县去把人带回来,他对这位姬妾不可能完全没有感情。可是,这位姬妾似乎并不怎么爱他。”
太傅眼前一亮:“陛下的意思是?”
小皇帝道:“用这姬妾给谢长陵下套,或可一试。擒住了贼王,彼时不用八万兵,只消八千,我便能击败他们。”
太傅道:“可前提是,这姬妾对谢长陵而言,十分重要。”
小皇帝漫不经心道:“试试呗。我们走投无路,都把死马当活马医了,还有什么不能试的。”
第48章
◎局中人◎
又是一日走过场的朝会后,小皇帝将谢长陵单独留下来,东朝堂内内监宫女都被屏退,只留下君臣二人推心置腹。
小皇帝道:“朕听闻大司马心爱的姬妾死而复生,真是可喜可贺。”
都是多年的狐狸,何必玩聊斋。所谓听说,大约就是指王谢二家闹得僵持,就连朝会上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王家总有人会和谢长陵争个高下。
小皇帝如此迫切地将他留下,除了看好戏外,恐怕还存着火上浇油的打算。
谢长陵一眼就看出了小皇帝打的是什么如意算盘,只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焉知小皇帝帮谢长陵往黄泉路推得这一把,不是谢长陵想要的?
谢长陵露出了苦笑:“臣的后宅小事,都惊动了陛下,臣实在有愧。”
他谦虚有礼地说,让小皇帝颇感受宠若惊,更觉此计可行,他迫不及待地道:“小娘子出身卑微,在长安城中没有倚仗,将来若是与王家的小娘子起了冲突,怕是就算有大司马相护,但总有大司马妈妈难以顾及之处,难免要吃亏。”
谢长陵深以为然:“正是这个道理。”
小皇帝又道:“爱卿与朕君臣一场,又有师生之情,朕倒有个主意为爱卿解除眼下之困——爱卿觉得,叫皇后认了小娘子做义妹如何?”
在开口之前,小皇帝与太傅盘算过这个计谋到底可不可行。
本来他们所赌的也只有谢长陵对姮妧的宠爱,两人对计谋的成功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不过这也没关系,因为这次计谋也并非最终目的,最要紧的是不能让谢长陵看穿他们的真实目的,而对于这点,小皇帝很有信心,他对太傅道:“我们双方兵力太悬殊,朕和太傅又一直忍气吞声,告诉谢长陵,谢长陵必然以为朕只是想要离间他与王慕玄,就算他能想到瓦解王谢二家联盟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推翻他们,但谢长陵有兵权,有兵权的人一定会自满大意,他在过往无往不利,本就是个自满的人。”
谢长陵似笑非笑地看向小皇帝,通过这一眼,小皇帝能确信谢长陵一定看穿了他表层的目的,小皇帝仍旧镇定,双方的核心矛盾一直都尖锐地存在着,若此刻小皇帝出了个绝对有利于谢长陵的主意,那才叫谢长陵怀疑呢。
他等着谢长陵的回答。
他等着看谢长陵对姮妧的爱意到底有几分。
谢长陵缓声道:“皇后,出身似乎低了些。”
这就是看不上皇后的意思。
但只是一会儿,谢长陵又道:“臣替姮妧谢过陛下隆恩。”
小皇帝脸面一僵,继而心内大怒。
谢长陵分明是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可是他非要多余地说前半句话,不就是为了敲打小皇帝,皇后这般低贱的农女出身,做得皇帝的皇后,却做不得大司马姬妾的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