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走几脚路的事,发什么语音,上来,吃饭!”

她们住同一栋楼,隔着几层。

“天天粘一起会出问题。保持距离。”林姚把电脑合上,进厨房。

唐瑞芬当年有个天天粘一起的闺蜜,两人半路反目,明争暗斗,各自的孩子不幸成了比拼的武器。她觉得她们就是毫无距离,结果物极必反。她谨记,任何关系,保持适当距离才长久。

龙薇合听她讲过老闺蜜的事,回:“哪跟哪!我焊死你大腿上,不撒手。”

她单手去揭炖盅盖,蒸气冲了手,缩回到唇边吹了吹,“下来喝汤?”

“喝不上,一会带多多去玩滑板。”

汤是炖盅隔水炖,乌鸡肉、黄芪、龙眼、红枣类混炖。罩上细火焖的煲仔饭,面上几片唐瑞芬做的腊肉腊肠,一个蛋,几根菜心,几片蘑菇,再撒点葱花,她拿木铲子翻了下,锅底还焖出了油锅巴。

一个人的午餐,她精细弄,也擅长,不觉得麻烦。

麻烦事全在单子上。

吃着饭来了候选人信息。推荐给涛象生物的候选人李璇很快试用期满,发信息给她,说涛象吹了裁员风,怕是自己不稳。

这单的保证期和候选人试用期是重叠的。费尽周折成交了的候选人保证期内离职,是她干猎头以来最头痛的事。

她约李璇明天下午出来附近咖啡店坐坐。

---

涛象生物年后开工日,各个总的办公室员工扎堆兜红包。

开工习俗还是那个习俗,但磁场不是往年那个磁场,声声“大吉大利”类的词儿,李璇听着都觉得不是那个味。

她被林姚推荐来做商务拓展总,在涛象内部定位为“战略猎手”,负责挖掘市场药物研发管线、技术平台及商业合作机会,主导购买、合作。入职几个月,手上推进的目标药品权益购买项目,上面人支持疲软,她就意识到自己不稳。

林姚约她下午三点,没想,下午两点,人力找她去小会议室。

她是她这条线被通知的第一个,人到会议室门口,大办公区双双眼睛扎她身,私下互发的信息翻浪:“我去!来了!”

人力提前五分钟通知的她,进会议室前她给林姚发了条信息:“约谈了。你能想象开工第一天裁员?”

这个时候她倒不是怨林姚推荐的错。林姚事前和她对这家公司做了能做的客观分析,当时她在上家受上司打压,急于脱身,且家庭原因只接受广州本地机会,权衡利弊下,她接下这个职位做跳板。

会议室里,她的业务

直线领导和人力总周子欣并排坐。

直线领导程序式开了个头,说公司经营战略调整,抱歉不得不选择撤掉业务拓展的购买条线。他说完就是人力主场。

李璇不急不缓,把手机反放桌上,“我面试时您说公司战略调整,重视购买线,不过几个月,又来战略调整,这么大的公司,战略调整比翻书还快,人力规划是儿戏?”

周子欣接话,“不是公司战略变化快,是市场变化快,公司只不过灵敏反应,很正常。请理解。”

“开工第一天,这么急着赶人走,公司也不吉利吧?”李璇直视她。

“公司人性化,让大家过个年,如果年前裁,大家是不是又说连年都不让过好?”

周子欣干了十几年的人事,慢条斯理之下是看得见的精明,两道细眉猛挑起来就是两道倒刺,是个难杠之人。

她话是这么说,裁不裁员的决策,春节期间上头才下定决心。定了后,那是一天都不会等。

“我的团队呢?”

“一部分沟通离职,一部分重新整合。”

李璇挪了挪身,往椅子背靠,讪笑挂脸,说是整条线都砍,到底还是挑了人的。

“关于离职方案,你入职五个月,未满半年试用期,如果你签名确认这张绩效考核表,我们可以按一个月支付赔偿。”周子欣把表推到她面前。

李璇扫了一眼。入职的时候要她签名确认过绩效任务,她知道日后可能作为试用期考核的依据,认真衡量和修改后才签的,里面的个别任务未完成,因素在于公司决策变化,她留了证据,自知没什么把柄在人事手上。要掰扯她可以奉陪到底。现在上面考核意见栏赫然写着“个人原因,绩效任务未完成”,可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