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比赛嘛我心里有数!(2 / 2)

六个正楷红字,嵌在金边牌框中,在路灯下反着一圈暖光,刚刷上的膨胀螺丝头还带着未清干净的白石灰。

陈露阳瞅乐了。

不用猜,这绝对是陆局弄的!

他背着书包快步走近门口,抬头左看看、右瞧瞧。

说实话,这修理厂虽说最初是炒瓜子的铺子改的,但门脸真不算小,

仔细说起来,甚至比西南的那些小作坊都要气派。

可是再大的门脸,也架不住这一路挂招牌的速度啊!

只见修理厂的大门,四四方方的一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几乎全都被牌匾给贴满了。

“劲霸小汽车维护修理中心”

“北京大学力学系实验点”

“校企联合实践,工学结合育才”

“标准化配件通用化,助力四化大潮头”

现在又多了一个“片儿城市产教联动试点单位”

嘶……!

再来两块,怕不是得把大门堵死了。

陈露阳的表情深邃了……

“小陈主任,这大冷天的不进屋,你在外面站着看啥呢?”

陆局裹着大袄,手里拎着一布兜子冻梨,正瞧见陈露阳背着书包站在大门口沉思的模样。

陈露阳深沉道:“我看看咱们这片儿地方,还有没有地方能扩充一下。”

扩充?

陆局一愣,诧异的看着陈露阳:“您这是嫌咱这地方小了?”

“我觉得有点小。”陈露阳指了指门头,

“你看这牌匾,一圈贴下来跟糊窗缝似的。”

“再来几块,咱这门就真封了。”

陆局乐了:“害!这不是因为你能耐大,干的事儿多?所以咱们这小修理厂也跟着跟上了排面!”

“可这排面也得有地方摆才行。”

陈露阳叹了口气:“是啊!咱们干的事儿多,人手也越来越多。”

“这点地儿已经快放不下了。”

这小半年来,

这个坐落在西客站、带院子、带仓库的二层临街旺铺修理厂,人数已经从最初不到十人,扩展到了如今的二十多个。

虽然后加进来的十来个人是北大的学生,不算修理厂正式编制,

但他们吃饭、喝水、写资料,一天到晚的吃喝拉撒,全都实打实地在修理厂解决。

厂房里的设备,也不仅仅是最初省机械厂送的那几台基础机器了。

现在,

不但添了老苏联留下的重型车床,还在院里专门摆上了一节改装过的火车车厢,被力学系当成实验平台来用。

至于仓库,那就更别提了。

原先还能转身打包、留出一角堆原料,现在连下脚的地儿都快没了。

各种钢材、胶垫、配件试样,全堆得满满当当,一不小心就得磕着碰着。

原本还算宽敞的工作区,如今被挤得只剩基本操作空间。

大冬天人挤人还暖和点,

等明年夏天一到,

别说人了,机器都得热冒烟!

看来,等第二批通用件量产步入正轨之后,

厂房扩建、空间调整,就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

陈露阳微微皱了皱眉,把这事儿默默记在了心里,随后跟着陆局进了屋。

此时的修理厂里暖呼呼的。

一早入冬的时候,陆局就琢磨着得提前准备过冬的柴火,领着李河、孙红军、焦龙仨人备了足够的木头绊子,又批了几百斤蜂窝煤,码得仓库后头墙根子一溜排。

炉子一烧起来,小小的修理厂里烧的热乎乎的。

最近几天,大家点灯熬油将之前送来检修的车都修了七七八八。

虽然外面还停着几辆新送的车没有弄完,但是基本上已经都快完事了。

此刻炉火正旺,大伙儿干完活,围坐在炉边歇气。

孙红军捧着一大盆刚缓好的冻柿子,从厨房走出来,正热络的给大家伙儿分。

“哎呀,陈哥回来了!”

瞧见陈露阳回来,孙红军高高兴兴的挑出最大的一个大柿子递过去。

“真甜!”

陈露阳摘下围巾,将冻柿子咬破一个皮儿,随后舒爽的裹着里面的汁。

“甜就多吃几个,我买了不少呢。”

孙红军一边说,一边接过陆局手里的冻梨,接着放盆里缓化了。

“这可是我特意去大安门菜市场抢的,一毛六一个,老贵了!”

孙红军一边心疼柿子钱,一边开口道:

“贵是贵,但你瞧这个头!老大了!”

“行啊你红军,都开始抢冻柿子了。”焦龙笑着吃柿子。

“你这战斗力,咋不去火车站抢票呢?”

“说到火车站!”李河一拍大腿,

“你们听说没?昨儿前门那边抓了个倒票的,说是抢过年的票,一张票能翻三倍,站票都敢卖七块五!”

“真敢要价啊……”

张国强接过话头,“我记得去年我回一趟丰阳,硬座才四块八,现在这都能炒出七块五来了?”

“害,现在都是托关系走门路!”陆局开口道。

“我姐家侄子在车站当临时工,说今年人多得吓人,连厕所门口都能睡觉!唉,这年景……好是好,就是人太多。”

“我听说有人为了抢票,把自行车一锁,扔大栅栏就开始排队,一排就是两天!”

李河一边擦手一边咋舌,“这得多想家啊……”

孙红军凑过来小声说,“我还听说,有人专门跟着外宾走,帮着拎包,然后带去外宾商店换罐头、换毛巾……据说那罐头拿出来卖,一瓶能顶仨月工资。”

“真哒!?那这活适合我去干啊!”陈露阳乐了。

他这不光能拎包,还能跟人家说两句。

咋不能再多赚点。

“可不!”焦龙在一旁搭茬,

“咱这修理厂要真有这门路,还修什么车啊?全厂集体改行,开个‘罐头批发公司’得了。”

“瞎说,哪有那么值钱的罐头!”陈露阳一边舔着柿子皮的内瓤,一边开口道。

“要是真有这么贵的罐头,那都不够饭店里面的员工分的!”

“嘿!对啊。”李河立马来了兴趣,

“陈哥,你之前不是就在外宾饭店上班吗?到底外宾饭店里面都有啥啊?真有那么贵的罐头吗?”

陈露阳回答:“外宾饭店里就是外国人多点,好吃的多点,洋气东西多点,有点特供的果、啤酒、饮料香肠啥的,贵也不至于贵出三倍工资去。”

李河更好奇了:“陈哥,那是不是进了外宾饭店,就都能学会外语啊?”

这话一说完,修理厂人有一个是一个的全都看向陈露阳。

众所周知,陈露阳这一身武功源于外宾饭店。

在那个坐落于江边的美丽又神秘的地方,

孕育出了一名精通英、日、德、法、意……就是他妈不会俄语的全能型语言人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