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道与术(2 / 2)

修路的石料、运输,甚至日后商路,他们都想插一手,

到时候朝廷大路,倒成了他们谋私利的工具!”

潘敬语气沉了些:

“张大人,眼下最重要的是把路修好,

至于大户赚不赚钱,只要不耽误工期、不贪墨朝廷银子,又有什么关系?

您要是没事,就请回吧,本官还要核对修路图纸。”

张构见潘敬根本不搭理自己,气得胸口发闷,却又没法发作,

潘敬是辽东都指挥使,手握兵权,

他一个四品御史,还真管不了他。

他站起身,甩了甩袖子,冷哼一声:

“下官先行一步,潘大人好自为之!”

离开衙房,张构又往陆云逸所在走去。

刚走到衙房门口,就被守卫拦了下来:

“张大人,陆大人正在里面忙,不见客。”

“忙?他在忙什么?”张构皱着眉问。

“不便告知。”

张构听得更气了,他站在门口,看着紧闭的衙房,

终究是没敢硬闯,只能带着一肚子火气,回了驿馆。

接下来的三日,张构几乎没出过驿馆。

他坐在房里,看着窗外日头升起又落下,心里火气却一点没消。

偶尔有随从进来禀报,

说都司衙门的人天天和大户聚在一起,

一会儿谈石料运输,一会儿谈庄户工钱,

甚至还有北平来的商贾,

说要运丝绸来辽东,等着路修好后卖到高丽去。

每听一句,张构的眉头就皱得更紧一分,

他总觉得,辽东的事正朝着他看不懂的方向走,

而他这个钦差,却像个局外人,什么也管不了。

第五日上午,驿馆的随从突然来报:

“大人,高丽那边来了人,说是王室的旁支,叫王君平,

潘大人和陆大人正在都司后厅见他,还让人来请您过去旁听。”

王君平?王室的人?他怎么会来辽东?

张构压下心里的疑惑,整理了下官服,跟着随从往都司去。

都司后厅里,炭火盆烧得正旺,空气中飘着淡淡茶香。

陆云逸和潘敬坐在上首,对面坐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

那人穿着一身高丽制式的圆领袍,腰间系着玉带,面容黝黑,胡子很长,看着有几分凶悍,

只是此刻脸上挂着谄媚,十分格格不入。

厅里还坐着几个官员,还有刘彦辰和臧圣杰等一众大户,

一个个都面带笑意,气氛十分融洽。

见张构进来,陆云逸抬了抬手,笑着说:

“张大人来了?坐。”

潘敬也点了点头,示意他在一旁的空位坐下。

张构坐下后,目光落在王君平身上,没说话,只静静听着。

这时,王君平先开口了,语气带着几分恭敬:

“陆大人,潘大人,

此次下官来辽阳,是受王室所托,商议三地互通商贸之事。

高丽有上好的人参、皮毛和麻布,

若是能运到大明,定能卖个好价钱,

而大明的丝绸、瓷器和盐铁,在高丽也十分抢手,只要商路通畅,两边都能得利。”

潘敬点了点头,看向刘彦辰:

“刘老,刘氏在辽阳有不少商队,日后大明的货物要运去高丽,还得靠你们帮忙。”

刘彦辰笑着应道:

“潘大人放心,只要两国互通有无,商队随时能出发。

不过,高丽那边的货物进来,还得靠王大人多费心,毕竟是王室的人,办事方便。”

王君平连忙道:

“刘老客气了,本官在高丽开了家商行,

日后大明的货物进高丽,高丽的货物进大明,都可以通过我的商行周转。

我已经和陛下谈过,他答应给商行免税三年,就是为了让两边商贸能尽快做起来。”

张构坐在一旁,越听心里越惊。

他算了算,大明的丝绸运到高丽,至少能翻三倍价钱,

高丽的人参运到大明,也是供不应求。

若是这些货物都通过王君平的商行周转,

那王君平得赚多少?

而陆云逸和潘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他突然想起之前高丽信使说的话,

李成桂极力压制女真劫掠的消息,还贬了敢提此事的官员。

原来如此!

不是高丽怕将事情挑明,得罪了大明,

而是三地早就达成了共识!

这哪里是修路?这分明是在用未来的钱财,换现在的银子!

接下来,众人又谈了一些细节。

很快到了中午,潘敬让人摆了酒宴,

桌上的菜很丰盛,有辽东的炖鹿肉、高丽泡菜,还有江南运来的鱼鲞。

众人举杯饮酒,气氛越发热闹!

刘彦辰和臧圣杰频频向王君平敬酒,

说着日后合作之事,脸上红光满面,像是年轻了十多岁!

张构坐在角落,没怎么喝酒,只偶尔夹一筷子菜,

他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火气却越积越旺!

大明官员、地方大户、高丽王室子弟,

围着一张桌子,谈的全是利益,

把朝廷国策、两国邦交,都当成了牟利工具!

酒过三巡,众人都有了些醉意。

张构猛地直起身,端着酒杯,声音带着几分酒气,却格外响亮:

“陆大人,潘大人!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陆云逸抬眼看他,眼神清明,似乎没怎么醉:

“张大人但说无妨。”

潘敬也放下酒杯,皱了皱眉,眼中带着告诫。

张构深吸一口气,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摔在桌上,沉声道:

“两位大人,你们和高丽人狼狈为奸,

用大明商路换银子,还让大户插手朝廷工程,这分明是通敌卖国!

你们就不怕朝廷知道后,治你们的罪吗?”

这话一出,厅里的笑声瞬间停了!

刘彦辰和臧圣杰对视一眼,脸上笑意瞬间收敛,

其他一些大户也眉头微皱,看向张构的眼中带着几分不满,

王君平的脸色白了白,端着酒杯的手微微发抖,

一旁的许成连忙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

在场官员也不敢说话,

只偷偷看着陆云逸和潘敬的反应。

潘敬脸色一沉,目光平静地看着他,语气没有丝毫波澜:

“张大人,话可不能乱说,什么叫通敌卖国?”

他指了指王君平,继续道:

“王大人是高丽王室,此次来辽阳,是为了两国商贸。

大明货物能卖到高丽,高丽货物能卖到大明,两边百姓都能得利,这叫互利共赢。”

他又指了指刘彦辰和臧圣杰:

“刘氏和臧氏出银子、出人手,是为了帮朝廷修路。

路修好了,他们能赚些钱,这是应得的报酬。

张大人,您是御史,讲究的是证据,

可不能凭一己之见,就给人扣帽子。”

张构被说得一愣,

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找不到理由,

潘敬说的是实话,商贸互利是真,大户报酬也是真,

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又说不出来!

“你们和高丽的协议,没上报朝廷!”

张构憋了半天,终于想出一句话。

潘敬笑了笑:

“路还没修好,商贸也没开始,等一切走上正轨,自然会上报朝廷。

张大人,您是钦差,职责是监督修路。

如今银子齐了,人手齐了,路很快就能开工,连高丽都愿意配合,这难道不是您想看到的结果吗?”

张构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陆云逸面色淡然,刘彦辰和臧圣杰一脸坦然,王君平也恢复了镇定,

只有他自己,像个小丑,

在这热闹局里,显得格格不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