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93节(1 / 2)
渭水两岸的军队作战任务也重,如果需要一体征发的话,自然是那些北镇老兵担任主力,李泰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军队或许只能担任炮灰。
而且洛水下游地处关中核心,关陇豪强们乡土势力更大,肯定是要尝试往这支新武装里掺沙子的。李泰虽不抗拒与他们合作,但也不想一开始就压缩自己的话语权。
考虑一番后,李泰还是决定就近白水组建新军。白水位于关中平原的北部边缘,补给虽然不像腹地那么便利,但只要加强对洛水的疏通、恢复通航,就能把后勤的消耗拉低下来。
如果有什么战事调动,无论是南下关中平原,还是北进陕北高原,调动起来也并不困难。
而且在那里还有一个贺拔胜留下的庄园,可以用来跟当地官府和豪强们进行一下资源置换。
之前有白水县豪强入署请示商讨境内修筑池堰的事情,李泰也着员打听了一下,当中的乡情纠纷还是比较复杂,问题虽然不大,但却繁琐。
李泰原本还想拖一拖,不过现在就有了动力。
他打算将白水庄园割让出来一部分,让白水县衙安置迁户,池堰尽快动工,但池堰的管理权要交给都水行署。
白水灌溉条件改善后,沿岸必然会开辟出一些良田。这一部分资源可以由境中豪强们分配,但是他们则要跟都水行署订立一个供物的协定,解决一部分未来都水武装的给养。
白水流域还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样也可以利用起来。
尽管大行台只是提及食料和厩场这两个任务,但好的下属就是需要急主上之急、为主上分忧。
所以在安排属员前往白水督造厩场的同时,李泰又着令士伍之中选募一批懂得冶炼锻造的匠人,同赴白水建起一个冶炼锻造工坊。
那么多军队聚集在白水大阅,甲刀损坏当然需要就地修补。
虽然朝廷在编的军队会配给相应的后勤人员,但还有大量没有编制的乡团武装,他们自然没有足够的后勤配套,如果因为军械问题而影响到大阅和田猎的表现,也是让人可惜。
洛水行署提供配套的服务,既能积累经验,还能赚取一部分外快。大家都是兄弟单位,咱也不能死要钱,真要随军的物资不够,拿些破损的刀枪军械抵账也是可以的。
之前武装自家部曲时,让河东豪强们赚了一笔,虽然这笔帐到现在都还没销,但李泰想想也觉得心疼。有机会的话,当然要组建起自己的军器工坊。
正经的事务安排完毕后,李泰仍然感觉意犹未尽。一想到不久后他就要拥有一支数量可观的武装力量,心情就亢奋的不得了。
不过宇文泰也只是许诺给他一个招募甲兵、组建武装的资格,台府不可能直接拨给他在编的军队,也不可能花钱给他养军。
所以,要想真正的拥有这支武装力量,兵员的问题还需要他自己解决,包括后续一系列的养军训练等问题。
李泰现在所拥有的,只是自家和贺拔胜的部曲整合,抽调出五百名壮卒已经算是一个极限了。如果再抽调更多,自家产业生产也将要大受影响。
所以他势必要开拓新的兵源,面向乡土招募。
直接整编豪强部曲当然是最快捷方便的方法,只看去年乡里豪强们踊跃捐输,就可见他们的热情。
但霸府对于豪强整编是逐步进行,并没有一下子全都放开。李泰这里提供给他们一个机会,左近乡土豪强们想必不会拒绝。
不过李泰并不想自己的武装力量中充斥太多豪强私曲,这太影响军令的上下贯通,不利于整体的控制。
所以他得先确定自己能够统率的部伍多寡,养军的物料缺口等等,再考虑招募多少豪强私曲,以免喧宾夺主。
除了豪强私曲之外,乡土中存在的武装力量还有就是盗匪。
这些盗匪有的是失地破产的流民,有的是编制溃散的乱兵,也有内迁但却没有得到妥善安置的边胡,没有恒产和稳定的生活环境,只能流窜劫掠谋生。
这些武装力量并不少,甚至就连华州城里都有,长安周边更是一圈贼窝,给地方治安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但若说他们天性凶狠歹毒,也不尽然,其中有许多也的确是生计所迫。
招抚盗匪进行整编,也是扩充军队的重要方式。都是刀口上舔血谋生,有时候兵和匪的界线也不算清晰明确。
只不过李泰虽然谈不上道德洁癖,终究还是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也并不希望自己部属尽是掳掠成性的亡命徒,军纪方面一定要有要求。盗匪可以招募,但若驯养不化,那也只能当军功了。
其实他最希望招募的,还是那些乡土民户子弟。
不过这事操作起来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都水行署并非正式的地方行政官府,那就是既没有籍民编户的资料,也没有征发民役的资格。
都水行署虽然没有编户资料,但是渠盟有啊。渠盟不只有,而且比官府掌握的还要更详细。
凡龙首渠所流经区域,民户有田者都需要输谷修渠,贫寒者则佣力代之,这是李泰在龙首渠动工之处便制定的乡律。
官府能够掌握的只有均田户,但渠盟所掌握的除了均田户,还有荫户、佃户等等,只要在河渠两侧有田者,其户籍资料渠盟统统掌握。
李泰下令都水行署拨给渠盟三千匹绢,奖酬其策用民力修渠之功,并收回一部分龙首渠的管理权,主要就是对于佣力的使用。他又不是要扫地为兵,只要获得这个资格,就可以从容拣选乡人勇力。
渠盟用这三千匹绢置业扩产,以其利润承担这些佣力民户的租调,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
都水行署没有征役民力的权力,李泰也没有编制兵户的资格,但是通过行署公权和渠盟乡律的左右倒手,就可以直接绕开地方官府的限制,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兵源。
随着洛水修渠事业的逐步铺开,渠盟会继续扩大,而李泰所掌握的民户兵源也会逐渐增多。总有一天,的卢嘶鸣会响彻洛水两岸,直插关中平原!
但有的时候,人真的不能太得意。在美好愿景的驱动下,李泰每天都是干劲十足,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嘴上都挂着笑容。
几天后,一个北面传来的消息却让他心情顿时大坏。
第0151章 北州滋扰
“卑职已经厉告北境戍将,此为大行台声令,所需用马必须月前拨给,但是……”
风尘仆仆一路刚从北境返回的参军李到站在直堂中,一脸惭愧的垂首说道。
之前大行台着令都水行署负责养备一千匹战马,关西的战马多从陇边与河套两地拨给,李到此行正是要到陕北将战马引回,但在抵达北境戍镇牧场后,却被告知没有收到拨付战马的命令,无奈只得空手而归。
李泰这会儿脸色同样很难看,但还是按捺着怒火发问道:“北境戍牧之所不少,难道没有别处可以拨给?”
他根本就没问命令究竟到达与否,用屁股想也能猜到这他妈是有人在下绊子。
陕北与关中虽然地理环境不同,但实际的距离并不太远,特别又是事关大阅筹备的军令,怎么可能这么长时间都还没有传达到位!
“卑职也访问几处,虽然答复不一,但结果都是无马可给。有乡党故识暗告,这就是西安州常使君授意。卑职叔父等已经整部归参大阅,唯常使君今冬留守备胡,诸防戍都需听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