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169节(1 / 2)

讲到自己的性命安危,刘库真精明且认真:“我不敢隐瞒大都督,今年年初迁徙避祸时,我父便将族中过半的积储都携带同行,避祸途中虽也耗使了一些,但在漠南又得不少那些胡商馈赠的报酬,全由我父的亲信卫队负责看管押运。就连之前共蠕蠕游骑交战时,都因撤走及时而损失不大……”

这家伙好歹还要点脸,并没有把话说的太直白,但意思也已经很明确,那就是他老子身家很丰厚,可以放心大胆的讨要赎金。

但是因为这肉票配合的有点超出常规,简直就等于自己把自己摆在了肉案上,让李泰都不由得生出几分荒诞不真实的感觉。

他这会儿也是有点不敢尽信其言,而是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数万部曲分崩溃散,本身已经是大罪一桩,你父还肯为了你一人安危浪使大量财货?”

有钱是一回事,但舍不舍得花又是另一回事,特别还是花在这样一个极品身上。

反正如果换了李泰是他老子……呸呸,李泰只觉得就连这么打比方都有点不吉利,但凡跟这样的家伙沾亲带故都是倒了血霉,真能拿来换钱?

“大都督请放心,我父对我宠爱可不只是因为私情。我出生时,族中各种瑞事发生,老羊复乳、坟上长蒿……族中耆老和方术高士们都断言我乃族中大兴之兆,我耶是绝不会让我有什么闪失的,只要是不太过分的要求,他都会……就算有些过分也不打紧!”

刘库真又一脸自豪的说道,向李泰隆重介绍他在部族中的福星锦鲤身份。

李泰也不知得是怎样猪油蒙了心窍的人才会相信这样的货色能是整个部族的希望,但见这家伙一脸信誓旦旦的表情,竟不由得相信了几分,可见无论任何事只要达到一个极致、哪怕是荒诞的,都会变得颇具感染力。

但无论这是不是真的,都跟李泰关系不大,他可没有兴趣客串一把绑匪跟人在赎金上降价扯皮,最明智的想法当然是我全都要!

之前不知道你们离石胡家底殷实也就罢了,现在既然知道了,若还能让你们平平安安的把财货运出境去,那真是小看了我们西魏官军的穷横!

于是他便又板起脸来对这极品家伙说道:“速速将你部族势力详实交代清楚,特别是你父身边武力虚实,若是全无隐瞒,可以饶你不死。不必再存输财抵罪的邪念,寇我疆土、杀我百姓,岂可共贼苟且议和!”

刘库真听到这话后便有些傻眼,没想到自己遇上一位刚正不阿且不贪恋财货的正直将领,额头上顿时汗如雨下,但不旋踵便又叩首道:“大都督饶命、大都督饶命!我父身畔尚有精兵上万,胜之不易,更何况人死万事皆休,即便于境狙杀我族,对大都督不过一时之功,大都督少年英雄,何患不能显达?

可若是肯网开一面,放我、和我族众离开,我可以代表部族同大都督相作誓约、永世为好,岁时供奉绝不短缺。经年以后,所得必将远远胜过一时之战功啊!”

“你代表部族?你有什么资格代表部族?我又凭什么相信你不会违约?”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冷笑起来,提起刘库真后领、望着这弓成虾米的家伙微笑道:“不过你所言也不无道理,杀鸡取卵的确不是智者之举。所以你得仔细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能让你这条小命更牢靠?

若只是情报口供的话,倒也并不唯你一人可作审问。有什么是你能做到、别人却做不到的,仔细想一想。我是见到你的求生热念,所以肯对你稍作宽待、多给你一些耐心。但若最终只是让我失望,那留你何用?”

“大都督的意思是?我实在愚钝,听不出大都督深意所指……”

那刘库真听到这话后,脸上又闪烁起希冀的光芒,但片刻后又叩首于地,哭丧着脸颤声道:“虽然不解大都督心意,但却由衷盼望能够得到大都督的指点教诲。

我部族贸然寇扰大都督治土,的确是罪恶深重,但真正的罪过只在元凶几人,众多族属却是无辜。我也盼望能助大都督讨伐元恶,若侥幸能够戴罪立功,恳请大都督能放我无辜族众一条活路。自此以后,永为奴部,恭从大都督调遣!”

这家伙能作这样一番回答,显然不是没有听明白李泰的意思,李泰对这态度也颇感满意,便又说道:“且将你部族动向底细略作交代。”

“是,我父左贤王所统亲信部伍虽然言有万余之众,但今留在朔方拱卫我父的却远不足万众。其中半数都受我兄长统率,趁统万镇人马回旋自保之际,穿越州境向西而去。据担当向导的朔方胡部所言,彼境黑盐池等储藏盐货众多,守卫人马却少,若能袭击得手,将盐货运输出境再共众胡商交易,必能获利惊人!”

这家伙已经决意连亲老子都给出卖掉了,便也没有再继续隐瞒其他情况的必要,索性便又交代出一桩重要的情报。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不由得感慨这些贼胡真是敢想敢干,也真是看不起陕北诸州驻军,搞得夏州人马封城自守后又大举围扰东夏州还不止,居然还派遣精锐人马奔袭西安州,简直就是视陕北诸州如无物啊!

不过也不怪这些贼胡猖獗,实在是霸府对陕北诸州的确是忽视良久,之前几次出兵平定境内稽胡扰乱,主要还是这些作乱的胡部已经威胁到关中的安全,至于说针对陕北本土的稳定而大举出兵则几乎没有。

不说被高欢率兵将夏州扫荡一通,之前柔然南寇时,干脆只在渭北设防,只要不入寇到关中诸州,陕北各处则随便祸祸。

远来的离石胡未必这么清楚西魏过往的守边策略,但作为接头人的朔方胡显然是明白的,自然就毫无保留的给予指点。

这些奸细带路党们,是要比真正的敌人还要更加可恨。李泰本就答应李穆要继续追击贼胡,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心里已经暗暗决定要将这几部朔方胡彻底的赶尽杀绝、鸡犬不留!

同时他又拍拍刘库真的肩膀以示勉励,你们这些二五仔带路党们彼此间也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啊。

你这家伙真要能助我战胜对手、成就大事,说不定还真能兴旺一族,以后给你单独列传,守信的刘库真,说卖一族那就绝不含糊!

第0291章 斩获颇丰

哪怕是一坨大便,只要拥有了统战价值,都会变得芬芳起来。

这个刘库真态度温顺且诚恳,以至于李泰虽然还没想好该要如何收拾摆弄离石胡,但依然觉得应该善待这个俘虏,之后必然会有大用!

于是李泰便也不再对其冷脸以对,安排李到负责将这俘虏优加安置,顺便试试能不能由其口中挖出更多有价值的情报。就连他那些护卫们,都专辟一营看管起来,不与其他俘虏混杂。

尽管只是李泰一句话的事情,但那刘库真却连连的叩首道谢,别的且不说,这反馈感可谓是满满的不打折扣。

此间问话结束,广武城外的战场上各处战斗也已经进入尾声,开始打扫清理战场。

战场的清理工作自有广武城的役卒们进行,他们先傍着城边建起了几座圈禁俘虏的营垒,然后那些贼军俘虏便像是羊群一样被从战场各处驱赶进去。

所有的俘虏并不混杂安排,首先得以入营的,是那些尚有酋首带领的胡卒们。被俘的胡酋们灰头土脸的在甲士们的看押下,在俘虏队伍中将各自部伍下属呼喊出来送入营垒之中。

这样既能让俘虏们的管理维持一定的秩序,又能进一步摧垮他们的士气。

毕竟对绝大多数胡卒而言,首领就是他们头顶的一片天,是他们平生所见最具权威的人,如今却在他们面前如丧家之犬一般被人呼喝羞辱,这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无疑都是一大摧残,威力大概仅次于把牛骟了再于其当面把牛蛋一锤砸爆。

被锤了蛋蛋的胡卒们变得更加的沮丧顺从,进入营地后不需要看守的士卒们再作喝令,便自发的拣取营中堆放的物料来搭建略可遮风御寒的简陋营帐。

至于那些没有首领的游兵散卒们则就比较倒霉,若有父母妻儿等还好,尚可入营先安顿下来。但那些既无首领管束,又无亲属拖累的则就倒霉了,他们要等到所有俘虏都安置完之后,看看哪处还有闲地才会被塞进去,提供给俘虏的物资都被拿空,而且要被长长的麻绳连成一串,就连基本的活动都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虽然李泰在战前曾有只杀不俘的命令,但也只限于战斗的前期。可当贼军阵仗开始溃败后,数万人四散奔逃,根本就杀不完,也没有必要再继续多造杀戮,所以当战斗结束后,所俘获的贼军数量还是颇为可观。

一直到了傍晚时分,广武城外所散落的贼军俘虏才被尽数安置进了城外的营垒中。在不计算追击人马后续俘获的情况下,单单此处战场收聚来的俘虏便达到了一万七千余众。

尽管这当中存在着大量的老弱妇孺,但这样一个数据也让李泰不由得大感瞠目结舌,只觉得自己真是欠缺见识,一场战斗便俘获万众的情况还真的没有经历过。

看来高家父子们围剿稽胡上瘾还得加上一条,那就是通过战争来获得新增人口啊。这特么一场战斗下来便增加几万人乃至于几万户,可比自然的生育增长给力多了。

相对于人口方面的惊人俘获,其他的收获倒是也有,但却远没有这样惊艳了。

刀枪器杖等等,数量倒是不少,品质却是不高,起码李泰是不敢就这么直接武装给部曲的,部曲武装差异过于明显,且不说将士们会不会心中生怨,在战斗中的表现也容易脱节,给敌人造成可趁之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