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175节(1 / 2)
眼下只是受困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刚刚经历的惨烈战事,这些离石胡众不得已只能聚集起来相依为命,若这问题不加重视起来,那么来年开春田野资源丰富起来,这些胡众一定会大量的出逃。
所以李泰便也收起怜悯之心,先在今冬尽可能的将这些离石胡俘虏的能量压榨出来,给魏平城周边营造一个屯垦基础,再招更信得过的胡部来实际经营。
李泰在魏平城留驻一段时间,瞧着离石胡众们劳作渐上轨道之后,便留下一部人马于此驻守,自己则南下返回了黑水防城。
黑水防城外,早有一群人马等候在此,眼见李泰率部抵达,纷纷趋行迎上,或称主公或称阿郎,也有直以官职相称者。
“防城遭受骚扰深不深?”
李泰翻身下马,瞧见防城城墙上略有毁坏痕迹与增设的防御工事,便望着此间防主朱猛发问道。
“郎主率部于北境追剿贼军之际,黑水下游数部贼胡便又聚结来扰,仆等即刻组织人马进行抗御反击,将诸攻扰尽数打退,谨记郎主命令固守城戍,未作进击。”
朱猛连忙叉手回答说道,他们这些贺拔胜旧部早将李泰视作新的主公,希望李泰能带领他们为旧主公报仇雪恨,故而对李泰也都是忠心耿耿、言听计从。
黑水下游的黑水胡本就是李泰今年要重点防控的对象,只是没想到入冬后又出现离石胡这一过境强龙,但黑水胡的侵扰也并没有因此消失,还是如之前所预见的那样发生了。
由于此前准备充分,加上朱猛这员宿将坐镇此间,最终还是没让这些境内杂胡得逞。但想要将之赶尽杀绝也困难,铁骑强军可以灭亡一国,但若让他们在广袤的森林原野中精准的抓住一只兔子,怕也只是徒劳无功。
所以此境稽胡的生存模式就是,先猥琐发育起来,等到势力壮大便爆发一波,然后遭到征剿平定,再流窜逃遁继续猥琐发育。
在将此间战事过程讲述一番后,朱猛也着重提醒了一下对雕阴刘氏族众助战此间的功劳。
率部入此增援的是刘氏族长刘康的儿子刘平,待到进入防城彼此坐定,李泰先向其人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感谢,然后便命人直将一份地图摆在刘平面前案上。
“请问大都督,这是何意?”
刘平望着那份有些陌生的地图,自是一脸茫然。
“事情是这样的……”
李泰微笑着将自己的谋划讲述一番,希望雕阴刘氏能够分遣族众前往奢延水流域进行经营设防,成为三防城体系的北部哨站。
刘平在听完这番计划后,神情也是变幻不定,既喜且忧,一时间不知该要作何应答。
作为一个地方豪酋而言,他当然是希望领地越大越好,越广阔的领地意味着越广阔的生存空间。可奢延水距离他们如今族地却有数百近千里之遥,山水地理、人情风貌全都不熟悉,迁徙过去后能否立足下来也不好说。
李泰自知雕阴刘氏并非穷困潦倒的破落胡部,这选择对他们而言也是非常困难的。
他需要是一个心悦诚服且有进取心的胡部来为他充当北面耳目,故而也不打算使用强硬手段逼迫,只将利弊简略分析一下,若刘氏仍是守着故土不肯迁徙,眼下的合作虽仍保持,但未来则不会再有什么深入的合作发展。
“这的确是一桩关乎部族兴衰的大事,也不必急于决定,可以先行归部同族长耆老们商讨一番,并可实地查探一番……”
李泰话还没有讲完,那刘平便避席而起,行入李泰席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并说道:“事情的确不小,但也无须长作犹豫。末将虽未与大都督相知肺腑,但自知大都督绝不会指点一条窄道,既然心胸眼界俱不如大都督开阔宏大,听命而行便绝不会错!末将代表族众应下此事,并多谢大都督厚爱指点!”
李泰跟雕阴刘氏打交道主要还是跟族长刘康交涉,对之前求见自己的刘长安也印象较深,但对这个长子刘平则就有点生疏,但却没想到其人临事如此果决,不免便有些刮目相看。
如果希望北面这座新的防城在明年开春伊始便投入建设并生产,雕阴刘氏自然越早迁徙越好,李泰之前还在担心其部是否能够胜任此事,但在这刘平表态之后,心中的疑虑便也打消,直从席中站起身来将刘平搀起,拍着他肩膀笑语道:“壮义之士,绝不轻负!只要北部防城营建可观,我必为你请一郡守之位!”
“多谢大都督!”
刘平听到这话后,也忍不住惊喜不已,因为得罪了当势权贵,他们一族屡作归义尝试都艰难得很,之前哪怕豪绢巨资五十万匹绢,都没有得到李泰如此确凿的许诺,如今只是表态果决一些,预期的回报却是惊人,便又连忙作拜道:“但能追从大都督麾下,末将无患官爵不达,鞍前马后,爪牙冲锋,绝不敢辞!”
第0303章 瓜州乱定
当李泰再回到洛川防时,原本防城外那杂乱无章又占地极大的毡帐棚户大半都已经不见,取而代之是一些规划严整的宿营。
这些宿营以竹木栅栏圈定,各自占了一块四四方方的区域,仿佛菜畦一般拱卫在防城周边。内中住户多则上百家,少则几十家,各自分帐而居,显得井然有序,不复李泰之前返回时那样混乱的景象。
“只是数月不见,区区一座防城竟比我州治还要更显热闹繁华!”
跟李泰一同归京而途径此处的李穆在见到这防城内外面貌后,忍不住哼哼说道,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李泰闻言后只是一笑,心里对裴鸿等原都水属员们的治民之功也颇感自豪,若无这群下属们代劳其事,此间状况怕也不会在短期之内便有所扭转。
李穆本身就没打算久任于东夏州,又乏招揽时流的威望和渠道,麾下无人可用,虽然身具高位却难将职权都发挥出来,对治所的管制与发展不如李泰也是理所当然的。
台府召令抵达北州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腊月上旬。李泰本来觉得自己刚刚回来,也没打算再回去,却没想到名单上还是有自己,而且特别注明了他要参加元月大朝会。
这消息对李泰而言有好有坏,好的一面是既然特别注明要让他参加大朝会,显然不是因为皇帝想念他,多半是要进行一番官爵封赏。虽然李泰更关心是实际的权柄能不能有一个显著提升,但就算只是虚名的进步他倒也不排斥,起码说出去够威风。
坏的一面那自然就是他自己作的,不说之前得罪的长孙家多有门生故吏分布在六坊禁军当中,就在之前去长安时还顺便得罪了一把当朝的太子。所以这去一趟长安,对他来说也是一件挺刺激的事情,不亚于宇文泰那种心情。
而且他眼下还有着一摊子的事,增设一防的人事安排、雕阴刘氏的迁徙等等,虽然下属们也可代劳,但终究还是自己看着才最踏实,所以他是不怎么乐意走上这么一遭,热火朝天干事业呢,就算是喊我回去搞禅让,看这架势也不可能是禅让给我啊!
但李穆的心情却完全不同于他,之前大战结束后精神便一直挺亢奋的,等到召令抵达后,更是一会儿都等不了,当即便赶到黑水防城连连催促李泰赶紧出发上路。
途径洛川防城时,眼见到编户治民卓有成效,李泰正打算停下来入城再交代一些细节问题,但李穆却是等不了,连连摆手表示些许行途风雪之苦他完全受得了、根本不用入城休息。
李泰对此也有些无奈,只能将裴鸿等人唤出,沿途交代一些措施之后,再吩咐他们赶紧回城去实施,待他新年过后再归治视察。
尽管李穆归心似箭,但沿途一场暴雪又耽搁了两天的行程,当他们行抵洛水下游石堡防时,时间都已经到了腊月中旬,若再往华州霸府方向赶去,势必将会错过大行台的仪驾,于是便只能折道经白水从渭北入京。
李泰在石堡防又抽调了三百余名精卒跟随自己一同入京,同时也不免大叹三防城建成之后,他在关西才渐有了如鱼得水的感觉,果然有兵有枪才能心里不慌。
别管未来他会不会立足长安发展势力,龙首原上那座庄园的建设还是得加快进程啊,否则都白瞎这地段了!
李穆倒是没有李泰这么多杂乱想法,只是随着行程越近长安,心情便越肉眼可见的焦虑起来,不时呵斥随行的家奴部曲,并不时询问李泰一些古怪问题,诸如指着身上簇新皮氅问道:“伯山观我这身行装如何?入京当日能否恃此惊慑群众?”
李泰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已经是他一天下来换的第三件大氅,而且观其行李体积大小,如果装的都是此类皮草,那起码还得十多件是没有见过的,一时间都颇感有些吃不消,怎么之前没感觉李穆这么闷骚?李雅那小子偶尔刁钻古怪的思维,这算是追溯到源头了!
他的确是有点奇怪,立功受赏对李穆来说也不是头一遭了,之前河桥之战几乎是凭着一己之力救了老大的性命不比这一次更大?怎么还这么的不淡定?
李泰估摸着,当年河桥之战开了那把大的后直接把这家伙的阈值拉的太高,以至于寻常小事带来的刺激都不足以让他轻易产生兴奋感,今次这种表现除了骨子里的闷骚底色之外,大概也实在是饥渴太久了,迫切怀念人生的高光时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