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181节(2 / 2)
如此大宗的钱货交易,就绝不是一般乡里豪强能够胜任的,必须要有跨地域调度资源的能力,并有足够的实力保证货品的长途运输安全。
过去的大统十一年,李泰也是靠着雕阴刘氏等依附投靠过来的胡部豪强们的捐输供给,才算是堪堪满足了乡人们的交易需求,让这产业凡所涉及的人家过上一个肥年。
有了切实的利益回报,今年乡里纺织生产规模又有提升,甚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商原周边的桑园规模便扩大将近三分之一。
郡县长官们对此乐见其成,喜孜孜的当作劝耕劝织的功绩上报台府,但这些增产的布帛能不能换来足够的生产物资,他们是不关心的。
想要确保乡情秩序的继续稳固和有序发展,李泰就必须要为这些新增的布帛产量去寻找消化市场,无论他官居何处,这都是他推脱不了的责任。
还有三防城与刚刚增设的北部防城一事,全都不可半途而废。故而无论上层政治斗争如何,李泰又会被怎么发落,他都不能拍拍屁股直接走人。
这么一通合计,李泰只觉得有些焦头烂额,心情也不由得因此愤懑起来,只觉得包括宇文泰在内这些老家伙们只顾自己权势纠纷,完全不管社稷安稳。
要不是还有老子这么一个赤胆忠臣以大局为重,这西魏朝廷早特么散伙分行李了!当然就算散了伙李泰也不觉得多可惜,反正早晚得完蛋,可问题是现在散伙的话,他行李分不到大份的啊!
原本李礼成是被李泰安排进了台府接替他担任铠曹参军,过年都没来得及赶回长安。李泰特意传信给他,让他尽快入京来,趁着自己还在京中这段时间里给李礼成跑跑官,争取能够获得一个更大的实权官位,来照顾一下此边的人事产业。
当李礼成听到李泰的规划后,顿时也兴奋不已。他自有一颗事功之心,否则去年也不会拍拍屁股就跟着李泰返回华州。
这小子出身比李泰还要硬挺,且不乏亲友关照,但混的却远不如李泰。亲友们的照顾主要只是生活上,但在前途上能给予的提携帮助却是非常的有限。
“伯山你这次打算让我担当什么样的官职?我虽然年资不足负重,但只要你安排我做,我就一定尽力做好,绝不辜负你给予的机会!”
李礼成同李泰相处时间虽然不多,但对李泰的崇拜却是极深,特别在华州见到商原那么大的家业与随口几句话便将之安排进台府担任官职后,在其心目中只觉得李泰简直是无所不能。
李泰听到这话后却有些哑然失笑,听这小子意思,哪怕自己说要给他安排一个三公职位他怕都不会怀疑,但他如今的能量却实在有点辜负李礼成对他的信任。
之前的他不说能量多大,但就连李穆这个东夏州刺史的位置都是一言指定,包括崔訦的北华州刺史,虽然很是被大行台敲打一番,但也总算是遂愿了。
但那时的他是霸府新贵、大行台心腹宠臣,自然说啥是啥、万事都好商量,可现在却落架凤凰不如鸡,再没有之前那种话语权,想要给李礼成安排一下新工作还是挺麻烦的。
李礼成的年龄虽然比李泰浅长一些、且入关更早,但却没有李泰这样的禀赋和机遇,去年才解褐入仕,只凭着门荫得授一个著作郎,完全没有任职军政的履历。
如果是在往年西魏吏治还颇混乱时,想要安排一个实权的官位难度也不大,只要实力够大、关系够硬就可以了。
但随着六条诏书的颁行实施,官职选授就变得严谨起来了。就连宇文泰虽然要给独孤信和李泰添堵,对李泰的官职授命也不是随便安排,而是切合李泰的功勋履历。
李礼成这样的资历不能说单薄,只能说没有,想要为其安排一个能够实际发挥作用的官职还是蛮让人头疼的。特别在大权俱揽于霸府,而他在霸府已经彻底失势的情况下,那就是更加的难上加难了。
台府那边的路子暂时是不必想,李泰即便还有一些人事交情存留,但在大行台摆明针对他的当下,也不好意思再去麻烦别人,交情耗尽了,事情还未必能安排好。
活人不会被尿憋死,霸府既然走不通,那还有朝廷。虽然说眼下朝廷几乎已经被全面架空,但烂船还有三斤钉,仔细找一找,总会找到点有价值的东西。
讲到贪公肥私,李泰那是专业的,之前因为对长安朝廷兴趣不大,所以一直乏甚关注。可现在形势所迫,将朝廷方面的人事构架稍作梳理,很快便找到了两处油水和职权都非常可观的地方,那就是光禄勋和太府。
在西魏朝廷中,光禄勋负责管理皇家膳食诸类材料的供奉和分布在各地的皇家园林宫苑的管理。太府即就是少府,主要负责各种御用器物的打造,各类宫造器坊和方伎工匠都在管理之内。
这么说或许还有些不够具体,就拿赵贵的儿子将要任职的万寿宫监来说。
几年前皇帝在从华州返回长安之际,于沙苑北面建造一座万寿殿以作临时驻跸所在,后来逐渐扩建成为一片颇具规模的宫苑。
除了作为临时住宿的行宫之外,万寿宫还聚集安置了许多罪没为奴的士伍男女,这些士伍自然不会好吃好喝的住在行宫中,而是要负责制作各种各样的器物,既包括冠履鞋帽等日用品,还有弓槊马鞍等军械装备。
另外,关西的租调虽然归总于霸府度支使用。但这仅仅只是常赋,除此之外另有地方的方物土贡诸物则不入台府,诸如新丰梨、京兆蜡等地方上的特产,同样也需要光禄勋与太府量物为用,或直接入贡禁中,或是作为原料进行加工。
霸府主要把持的还是军政大权,但是这些奉御性质的事务则就没有全都掌握在手,仍然保留在朝廷之中。
李泰能够看到当中的利益,别人当然也能,故而这两部分官职事务早已经被在京的元魏宗室和一些勋族所瓜分,外人想要插手则就比较困难。
但这对李泰也不成问题,他是不敢向宇文泰虎口拔牙,但对这些元魏宗室则就乏甚敬畏心。
更何况还有一个现成的突破口,那就是近来一直跟高仲密狼狈为奸混在一处的广陵王元欣。关系不用过期作废,当然得赶紧插手进去分一杯羹。
第0315章 多谢大王
李泰先让李礼成换下那一身的戎装披挂,然后才又将自己的打算略向其交代一番。
李礼成听说居然是要让他返回长安朝廷任职,多少是有些失望的。须知去年当他打算跟李泰前往华州的时候,嘴上虽然没有大声宣扬,但心里多多少少也是有点不混出个人样就不回来这样的想法。
不过当听到李泰将这一安排描述的非常重要、甚至关系到他们陇西李氏能否在关中再创辉煌时,他也一脸严肃的点头应承下来并保证道:“伯山你放心吧,只要你交代给我的事情,我一定尽力完成!”
别的不说,起码这态度是很端正,以至于李泰都不好意思说这事还八字没一撇,成不成两说呢。
两人这里刚刚交谈一番,宅邸门外的大街上已经是锣鼓声大作,倒不是谁家迎亲队伍经过,而是高官出行仪仗队伍的警戒净街声。
一名家奴匆匆登堂向李泰禀告道:“郎君,司徒公归邸了,并将广陵大王引来做客。”
李泰闻言后连忙示意李礼成与他一同行出相迎,刚刚来到前堂这里,便见到高仲密正满脸笑容的向他招手致意。
“今日邀请大王入户,全因我家阿磐有事相托。无论如何请大王一定要答应下来,若不然,来日再想品尝我家饮食怕是困难。”
高仲密同广陵王混的已经是熟不拘礼,不待李泰入前拜见,便先指着刚刚下马立定的广陵王笑语说道。
广陵王闻言后也不恼怒,只笑语反击道:“如此凶恶主人,门中还如何聚敛人气?伯山可千万不要学习你家司徒公做派,你是世道知名、群众盛赞的谦谦君子,仍能共此秉性相异的恶徒同居一厦,足见珍惜情义,孤又何惧卖恩于你啊!”
广陵王元欣风评其实并不甚好,但能够立足于此世道,靠的也不只是宗室耆老的身份,待人接物颇有自己的套路,一番笑语下来让人听着很是舒服。
“阿叔只是戏言罢了,大王如此尊贵客人入户,简直求之不得。”
李泰先是微笑作揖,然后又将李礼成向元欣稍作引见,其实倒也不需要,李礼成旧居长安时同这些元魏宗室本就常有往来,只不过都是浮于表面的寻常交际。
几人入堂坐定,待到侍女们奉上各种精致美味的饮食果点后,广陵王又是忍不住的赞不绝口:“未识司徒公前,孤于京中也是自谓食家,无论寻常可见的饮食,还是珍稀难得的美味,于此胸怀中皆罗列分明。但见此户中饮食之精致巧妙后,才知往年真是无知狂妄、贻笑方家啊!”